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22:4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達摩財經)
上市不到五個月,霸王茶姬的股價已然腰斬。去年還是茶飲界的「網紅」,上市后為何突然變臉了呢?
8月29日,霸王茶姬(CHA.O)發佈二季報。今年二季度,霸王茶姬實現營收33.32億元,同比增長10.2%;歸母淨利潤為0.70億元,同比下滑88.82%。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公司二季度的經調整后淨利潤為6.30億元,同比微增0.13%。
這一增速較上市前大幅下滑。2024年,霸王茶姬的營收增速為167.35%,歸母淨利潤增速高達228.63%。
門店增長速度趨緩疊加單店業績表現下滑,是霸王茶姬收入增速下降的主要因素。今年二季度末,霸王茶姬的門店數量為7038家,較上季度末增長357家。與之相比,去年二季度末時,公司門店數量環比增長了913家。
今年二季度,霸王茶姬大中華區的單店月均GMV為40.3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53.80萬元收窄25%。
業績增長趨緩直接反映在了霸王茶姬的股價上。8月29日,霸王茶姬大跌13.14%至19.11美元/股,總市值約35億美元。上市不到5個月,霸王茶姬股價較上市首日高點下跌54.3%,較28美元的發行價也下跌了1/3。
作為一家異軍突起的新茶飲公司,霸王茶姬在短短3年內完成了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的華麗轉身。2022年初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的門店數量從不到500家暴增至逾6000家,門店數量在高端現製茶飲(杯單價17元及以上)賽道排行第一。
在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看來,公司主要堅持三個原則,即堅決不盲目跟風捲入價格戰;堅持高價值品牌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化運營提升優化運營效率。曾經,這一原則是霸王茶姬佔領用户心智、實現快速發展的祕方。但隨着新茶飲市場的轉變,這一原則能否繼續為公司發展提供動力值得關注。
單店GMV下滑
對於霸王茶姬而言,單店GMV的下滑是公司面臨的顯著問題之一。自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霸王茶姬單店GMV持續走低,至今已連續三個季度GMV同比下行,且下降幅度越來越大。
門店數量增長過快,是導致霸王茶姬單店GMV下滑的原因之一。僅僅用了3年時間,霸王茶姬的門店數量就增長了6000家,平均每個月要新開超160家門店。隨着門店數量快速增多,其在主要市場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單店覆蓋的消費者數量也會隨之下降。
同時,霸王茶姬也面臨着高度依賴大單品的問題。與其他新茶飲品牌相比,霸王茶姬主要依賴大單品拉動銷量。據國盛證券數據,霸王茶姬爆款產品伯牙絕弦在公司銷售額中的佔比超過40%。
推新剋制加之大單品戰略,讓霸王茶姬的培訓成本與供應鏈成本大幅降低。去年,張俊傑曾表示,其門店已實現8秒/杯,千分之二差異率的出品標準。
不過,隨着伯牙絕弦的爆火,越來越多的新茶飲品牌將輕乳茶作為重點發力領域。例如瑞幸就在去年8月推出了輕輕茉莉系列產品,該產品也一度被稱為「9.9元版伯牙絕弦」,推出首月銷量即突破4400萬杯,刷新了瑞幸單品銷量紀錄。
偏貴的價格、以及易被競品複製的爆款單品,疊加霸王茶姬堅決不捲入價格戰的策略,使其在居民消費水平下降的當下壓力倍增。
2月以來,京東、美團及阿里巴巴先后入局外賣大戰,補貼之下,甚至一度出現「奶茶0元購」的情況。不過,霸王茶姬並未深度參與外賣大戰。在霸王茶姬全球CFO黃鴻飛看來,公司未參與短期導向的折扣活動,導致部分客源暫時分流,影響了銷售表現。
從結果上看,參與外賣大戰的新茶飲品牌普遍實現了業績回升。上半年業績顯示,蜜雪集團、古茗的業績增速均優於2024年的整體水平,去年業績下滑的茶百道、滬上阿姨也在今年上半年重回增長。奈雪的茶雖然仍在虧損,但虧損程度已有所收窄。
外賣大戰升溫之際,霸王茶姬活躍會員(報告期內至少下單一次的註冊會員)數量大幅下滑,今年二季度時環比下降14.03%至3860萬人。此前4個季度,霸王茶姬的活躍會員一直保持在4200萬人以上。
出海掘金
國內市場增長陷入瓶頸,霸王茶姬繼續加碼海外市場。
早在2019年,霸王茶姬就在馬來西亞開出了海外首店,此后門店數量持續增長。至二季度末,霸王茶姬的海外門店數量已增至208家,同比增長93家。二季度,公司海外業務GMV為2.35億元,同比增長77.4%。
目前,公司絕大多數門店位於東南亞地區,其中馬來西亞178家,新加坡16家,印尼、泰國分別為8家、5家。今年5月,霸王茶姬又登陸美國市場,在洛杉磯開出北美首店。
爲了拓展北美業務,霸王茶姬設立了全新的北美管理層團隊。其中,曾在星巴克中國、洲際酒店集團任職的Emily Chang成為北美首席商務官。曾擔任荷蘭兄弟咖啡高級開發副總裁的Aaron Harris就任北美首席發展官。
與國內市場相比,海外茶飲市場尚有開拓空間。據國泰海通研報,以廣東省密度為基準測算,東南亞咖啡開店空間為17萬家,茶飲開店空間為8萬家。Grand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至2030年,美國珍珠奶茶市場預計複合年增長率達8.6%。
不過,海外業務的擴張也讓霸王茶姬面臨更多挑戰。
海外業務不僅推高霸王茶姬的行政成本,供應鏈同樣是霸王茶姬要面對的問題之一。新茶飲品牌常用的原料,包括奶製品、茶葉、水果、糖等。大多數品牌尚未在海外建廠,新的供應鏈體系仍待搭建,各類原料仍然需要從中國進口。在赴美IPO時,霸王茶姬就表示,將使用IPO募集資金建設海外供應鏈,預計投資1880萬美元。
此外,霸王茶姬的海外門店同樣陷入了單店GMV下滑的情況。今年二季度,霸王茶姬海外單店GMV同比下降18.1%,這也是其連續第二個季度同比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