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誰踩對了這波光模塊行情

2025-09-01 18:47

(來源:喬令財經)

  在英偉達突破4萬億美元,博通創歷史新高之后,國內AI指數中Wind光模塊CPO近一年的漲幅高達270%,遠超滬深300。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為首的三巨頭近一年漲幅更是超過1倍,其中新易盛拉出了4倍的漲幅。

  從資金風向上來看,A股今年和美股的風格極其相似,國際資金扎堆湧入AI產業擁抱英偉達、博通、AMD以及亞馬遜、谷歌等雲廠商,可以説美股的牛市全靠AI產業支撐。而國內市場上半年還是銀行金融抱團拉指數,下半年風格切換到AI、醫藥,Nvda鏈的工業富聯拉出了萬億市值,光模塊三巨頭的中際旭創市值逼近4000億。

  某種程度上來説,A股今年的牛市幾乎是全面牛,全市場有4235家年內漲幅為正,翻倍個股近400家,但行業上分化依然明顯,核心主線主要集中在芯片、達鏈和創新葯,押不中這三個方向今年就很難拿到超額收益。

  從公募表現來看,截止到8月30日,公募4399只股票型產品中幾乎全面盈利,平均收益率為24.96%,混合型8205只產品中也有8089只盈利,平均收益率22.89%,而這其中佈局光模塊的幾乎都是50%以上的收益。比較突出的是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A近一年收益超過200%。

數據來源:Ifind 數據來源:Ifind

風口上的阿爾法

  光模塊是光纖通信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光信號傳輸過程中光電轉換和電光轉換功能的光電子器件。光模塊由光器件、功能電路和光接口組件組成,其中核心構成器件是光收發器件,主要包括TOSA、ROSA。

  上游主要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光芯片、電芯片、光組件、光器件等,下游應用場景主要是電信市場和數通市場。

  這兩年光模塊大火的根本原因在於AI大模型的火爆,從Chatgpt開始至今全球開啟了一波大語音模型創新熱潮,自動駕駛、機器人,以及AI大模型訓練等都直接推動了數據中心的算力需求。

  英偉達是賣GPU的,光模塊相當於是給英偉達以及谷歌這些大廠供應配件的,海量的數據需要光模塊來轉換光信號,而市場常説的800G、1.6T這些是傳輸速度,傳輸速度越快價值就越高。

  下游需求景氣度完全依賴數據大廠的資本開支,而從Q2各大雲廠商財報中也能看到,行業的景氣度是持續過熱的。Meta財報后將資本開支上調至660億-720億美元,2026年預計Capex將達到1000億美元,微軟Azure連續大幅超預期后,下季度的資本支出預期也提到了300億美元,AWS全年預期1200億美元,之前是1000億美元。

  從行業層面來看,無論是應用還是算力產業,進展速度及行業影響都大幅超預期,整個AI以產業閉環已變得清晰可見。騰訊靠AI賦能實現營銷收入的增長,Meta也是AI驅動廣告業務高增長,在微軟谷歌嚐到甜頭后,亞馬遜也在大力投入加大Capex。

高盛在8月26日的報告中也上調了新易盛和中際旭創的目標價格,給出了光模塊一個長期增長前景更為樂觀的觀點。高盛分析表明,對應每1美元花在GPU上的投資,光模塊的投資價值量將持續攀升,從H100的0.07美元上升到GB300的0.09美元。預計到Rubin ultra這一代GPU,每1美元GPU投資,須投入的光模塊價值量將達到0.12美元。

  這麼熱的行業風口,在年初第一季度也出現了較大的分歧,一季度市場擔心CPO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光模塊的影響,以及EML芯片短缺等負面因素,多家外資行也下調了中際旭創的盈利預期。

  美銀報告中提到,注意到CPO的關注度日益提高,這可能降低收發器製造商的價值,雖然傳統收發器在未來2~3年仍是主流,但依然下調了中際目標價。包括小摩、瑞銀、野村等均在3-4月下調過光模塊廠商的目標價格。

  但是二季度在光模塊情緒低谷階段,依然有多個公募產品逆勢加倉,比如中歐科技戰隊的馮爐丹管理的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A,二季度前十大持倉幾乎全換,光模塊三巨頭以及勝宏科技這些之后都是超級大牛,本輪行情的標杆;杜厚良管理的中歐信息科技混合發起A前十大重倉也踩中光模塊、國內晶圓巨頭以及算力鏈;重倉自主替代科技鏈的中歐智能製造混合A,年內收益也超過65%。光模塊翻倍的還有永贏科技智選、中航機遇領航、信澳業績驅動等。

數據來源:IFind 數據來源:IFind

產業邏輯思考

  在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A的中報中,馮爐丹的觀點就提到:AI並不僅僅是科技板塊的一個分支,而是驅動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力量,是科技領域中確定性較高、最具成長潛力的賽道之一。我們通過對產業鏈上下游的系統性研究,力求把握技術突破和商業變現之間的最佳結合點。

  報告期內大幅調倉的方向幾乎全部都是AI產業鏈,加倉推理側基礎設施,重點佈局海外算力鏈需求提升具備技術領先優勢的光模塊和PCB產業。

  杜厚良在半年報中的觀點也明確表達了對AI產業的樂觀:5月開始,海外AI敍事有較大變化,Tokens調用大幅增長,頭部廠商在推理端產生正向的ROI,帶動算力需求應用,我們也在重點關注,目前看到海外在AI陪伴、編程、AI客服三個領域爆發。我們認為在供給端更明確后會有更好的配置機會。

  在三季度的展望中也提到了國產算力和應用的機會:AI的發展是波動式的,有一定周期規律的,從硬件到軟件再到硬件,中美之間在大模型的差距也是從接近到拉大再到接近。在當下階段,海外多模態大模型能力結合MCP,帶來了海外應用也就是推理端的爆發。后續我覺得國內一定會較快速地跟上這個節奏。

  從光模塊全面爆發后,國產算力鏈以寒武紀為首的設計廠也全面爆發,寒武紀市值突破6000億,中芯市值也創歷史新高,存儲、芯片、IP廠等全面加速暴漲。説是科技牛,其實是AI和算力的牛市。

  倉位集中在自主科技鏈的邵潔在半年報中也提到了自主科技崛起的機會。她覺得二季度國內大模型和應用處於真空期階段,AI行業表現相對暗淡。但如果把目光轉向海外,各類AI應用5-6月的ARR都較年初高速增長,推理端需求逐漸顯現,ASIC在推理應用中佔比提升速度超過GPU。

  發現AI產業趨勢,從AI推理進入新階段,推理模型的模型維度、記憶、推理速度和推理成本都是產業創新的方向,同時她也提到了國內企業在智能汽車、先進支撐、自研IP、下一代智能終端等高技術附加值領域都實現了技術突破和趕超。之后就是堅守邏輯知行合一等待市場驗證。

  中航機遇領航混合的中報里也談到了AI產業的發展趨勢。海外GPT的迅速迭代,科技巨頭如谷歌、META在ASIC的持續投入,通過國內互聯網廠商的資本開支提速,AI的景氣度持續超預期。基於下游需求的高景氣,光模塊以及上游光學器件、AIPCB的需求有望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信澳業績驅動也關注到了光模塊,管理人在報告中提到AI產業鏈未來一段時間內業績爆發增長的持續性和確定性仍然較強,AI在全球範圍內的產業趨勢已經逐漸加速,並深刻影響改變各行各業。

結尾

  在中際旭創的持倉中,中歐持倉602萬股位居第八,新易盛持倉1004萬股排名第六,踩中光模塊風口的還有中歐新藍籌混合A、中歐明睿新常態混合A,及中歐成長先鋒混合A,其他的就不列舉了。

  除了自主科技和Nvda鏈以外,今年醫藥也是大牛,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年內收益也接近65%。

  主動型投資和被動ETF投資是有本質區別的,ETF是以成本規模取勝,而主動投資更看重擇時和產業研究能力。在收益層面上,主動型的目標就是跑贏基準攫取超額收益,而被動型則是緊跟指數拿到一個平均回報(Beta)。

  馮爐丹是最早關注到光模塊的基金經理,發現產業趨勢,之后堅守邏輯等待市場驗證。四月CPO技術迭代的分歧中,傳統光模塊的確有不少負面預期,也有不少產品減倉光模塊,真正堅守下來拿到翻倍收益的屈指可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