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成都打造全球人力資本「出海口」

2025-09-01 19:22

轉自:人力資源報

在成都高新區國際人才城的外企德科四川總部辦公室的電腦屏幕上,中西部人才需求熱力圖與瑞士總部數據實時聯動。這家世界500強人力資源企業自2024年3月落地成都以來,已為20余家中資出海企業定製跨境人力資源解決方案,為四川及西部的各類企業引進海外人才近百人。8月29日,外企德科四川總經理周科表示:「選擇成都,是因為這里既有輻射西部的樞紐力,更有能鏈接全球的人才生態。」

截至2024年底,成都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跨境服務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力資源服務貿易年出口額突破7200萬美元,進口額近百萬美元。作為全國首批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成都不僅是人才流動的「中轉站」,更是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走出去」與全球人才「引進來」的戰略樞紐。

政策賦能

「一園三區」攜手,三級協同築高地

成都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的誕生,源於一場「雙向奔赴」的戰略佈局。2022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商務部聯合認定首批12家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成都憑藉西部樞紐優勢和產業基礎脫穎而出。不走「單點發展」老路,創新構建「一園三區」協同體系。

高新園區,以國際人才城、國際人才港、人才公園為核心,聚集全球獵頭機構13家,創新打造西部獵頭谷引才平臺,擴大海內外獵才網絡。

人才園區,搭建「雲上人力資源市場」,鏈接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的勞務供給網絡,打造「川人出海」品牌,累計服務川人出海1000余人次。

經開園區,瞄準新能源、航空經濟領域,聯合20家區域龍頭企業和10余所高等院校,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平臺,開展汽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政策紅利更是層層疊加,省級提供400余萬元外經貿資金支持平臺建設;市級出臺《促進新時代成都市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機構、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數字化轉型;基地主要承載地成都高新區出臺《關於加快構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高地的若干政策》《關於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銀」對服務貿易額突出企業給予獎補。

此外,政策創新的「組合拳」直擊行業痛點。

擴大人力資源市場對外開放,鼓勵外資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來蓉提供國際化服務。目前成都已設立外資、港澳臺資性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7家,其中6家為出口基地內企業。

實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居留許可「一窗式」辦理。拓寬完成60項永居證適配性改造和便利化應用。將143類境外職業資格納入《成都市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破除境外人才執業壁壘。

針對跨境服務統計難題,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商務廳聯合四川省統計局建立全國首個省級人力資源服務貿易統計體系,推動基地企業實現數據直報……

主體培育

龍頭領航聚勢能,30家企業織就全球網

走進基地核心區,上海外服、外企德科、人瑞人才、中智四川等企業的標識沿走廊依次排布,形成極具衝擊力的「出海企業矩陣」。3年間,基地以「龍頭領航、骨干支撐、新鋭突破」的培育戰略,推動30余家企業實現國際化佈局。

人瑞人才以「中國節奏」重塑國際人力資源服務標準。2024年,其印度團隊僅用45天便為某跨境電商完成300個崗位交付,為Realme、CVTE等企業提供的EOR(僱主記錄)服務,幫助客户合規成本降低60%。「我們在印度建立25個離岸中心,不僅提供招聘,還涵蓋辦公室租賃、IT支持等全鏈條服務。」人瑞人才國際事業部總經理何靜介紹,這種「交鑰匙」模式已複製到東南亞、中東等20個國家。

四川外聯經濟則以「技能輸出+文化輸出」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累計向70多個國家輸送2萬余名技術人才。從埃塞俄比亞的水電站到沙特的光伏電站,從巴基斯坦的軌道交通到祕魯的礦產開發,中國工程師的安全帽與「四川外聯」的標識並肩而立。「外派人員中特種工佔比超過30%,月薪達3.5萬元。」公司負責人表示,成都培育的技術人才成爲了國際工程市場的「硬通貨」。

上海外服的全球版圖持續擴張,在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國設立10多個分支機構,服務網絡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外服副總裁於玲稱,公司已通過Global Desk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實時發佈30多個國家的政策分析、風險展望及定製化解決方案,實現海外政策查詢與企業服務需求的智能匹配與高效對接。

3年間,基地「企業梯隊培育」成效顯著。人瑞人才、北森控股先后登陸港交所主板,成為西部地區率先在主板上市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培育省服務業百強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家、省級龍頭企業11家,1家企業斬獲全國人力資源服務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2家企業榮獲全國人力資源服務貿易創新案例獎……「成都軍團」在全國行業舞臺嶄露頭角。

模式創新

「川味服務」拓路徑,川人出海新通道

「我們採用‘技能培訓+日語浸潤+文化適配’模式,已輸送200余名川籍護理人才赴日工作,僱主滿意度達98%。」在成都人才園四川鵬捷公司,總經理王濤展示的東京合作醫院感謝信,正是基地「川味服務」國際化的生動註腳。

基地探索多項創新舉措,正重塑人力資源服務出海新路徑。

全鏈條定製。開展精準專業的定製化服務,構建海外人力資源生態平臺,提供全球範圍的僱傭外包、員工聘用、薪酬發放、用工合規管理等全鏈條定製化解決方案。「海外招聘—薪酬發放—合規管理」全流程服務被多家新能源企業採納。一企業通過該模式在越南建廠時,人力籌備周期縮短60%。

離岸人才交付。通過離岸服務外包等形式,開展酒店管理、特種設備操作、農業種植、養老護理等技能人才輸出服務。成都邁思為印尼電廠項目批量輸送電力工程師,實現「人才在川培訓、遠程服務海外」,年節省企業差旅成本超500萬元。

職教出海賦能。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教體系,按照歐洲職業教育標準,培養汽車產業國際化技能人才;聯合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岳池輸變電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培養國際化電力人才,2024年向中東、非洲輸出電力人才300余名。

遠程外包突破。支持機構建設跨境人才服務平臺,圍繞教育、醫療、語言等專業人才及相關業務,探索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新模式,解決跨境遠程交付問題。語言橋公司搭建海外項目語言人才輸送橋樑,為中國企業在全球五大洲開展項目,提供全方位的涉外人才支持,年派遣人員超2000人次。

生態營造

資源精準鏈接,從「單點對接」到「生態共榮」

每周三下午,基地的「人社政策下午茶」活動準時開講。這場由政府、律所、會計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沙龍,已累計為企業提供涉外合規諮詢300余次。「我們不僅教企業如何規避用工風險,還幫他們對接海外資源。」成都高新區人社部門負責人介紹,配套發放的《服務貿易政策一本通》讓企業精準享受税收優惠和資金扶持。

為打破「單點對接」的侷限,基地構建多維度生態支撐體系。

賽事引才聚資源。舉辦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國際化引才基地建設論壇」,連續三年承辦「蓉漂杯」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吸引26國1015個項目參賽,30余個高科技項目落地轉化,估值超15億元。組織機構參加國際服貿交易會、中國—東盟人力資源服務博覽會、人力資源服務國際貿易交流合作大會等,打通國際交流合作渠道。

獵頭集羣強引才。聯合鋭仕方達、獵上網等13家知名獵頭企業成立「中國西部獵頭谷」,打造線上引才平臺,面向全球發佈8批次「百萬年薪」榜單,崗位800余個,吸引1200余名國際高端人才投遞。

數字賦能提效率。打造「金熊貓人才通」高端人才在線服務平臺,集成政策服務1.1萬件,服務人才超41萬人次;創新「政策找人才」「數字化人才服務專員」等服務模式,對海外人才工作和生活需求「一站式」響應、「保姆式」服務。

跨基地聯動促共贏。與數字貿易、語言服務出口基地共建「服務貿易生態圈」,實現「跨界賦能、協同出海」。2024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推介會上,成都企業簽下1200萬美元服務訂單,將西班牙電信、普華永道納入合作對象。

破局前行

靶向破解瓶頸,2025年劍指「250家企業集羣」

儘管成績亮眼,基地仍面臨「成長的煩惱」。多數企業海外業務模式雷同,規模偏小;跨境服務受簽證、支付等制約。有企業負責人坦言:「跨境支付的匯率損失和結算周期,讓我們利潤率下降5至8個百分點。」

針對痛點,基地已明確破局路徑——

編制《人力資源服務出海指南》,覆蓋東南亞、歐洲等10余個重點市場的用工合規、税務政策,建立涉外法律風險防控體系;推動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探索「服貿通」專項外匯便利政策,力爭將企業結算周期從15天縮短至7天;靶向引進跨境獵頭、背景調查、全球薪酬管理等高端業態,目標2025年集聚人力資源服務企業250家,打造功能更全、輻射更廣的「全球人力資本配置中樞」……

站上國際人才港頂層展望台,基地規劃圖日漸清晰——未來,這里將建成人力資源服務貿易中心、人力資源服務創新中心、國際人才交流中心等七大載體。「我們要讓全球企業想到‘人力資本配置’,就想到成都。」

從外企德科將西區總部落子成都,服務範圍延伸至東盟和中亞,到泰國工程師通過成都企業獲得德國車企聘書;從7211萬美元的出口額,到30家出海企業的集羣效應,成都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正以3年時間完成從「內陸腹地」到「全球人力資本出海口」的蜕變,讓「一帶一路」沿線上的人力資本流動,始終帶着「成都印記」。(孫磊 成都市人社局供圖)

【延伸閲讀】

上海外服:40年國際「基因」厚積薄發

上海外服的國際化「基因」早在40年前便已深深植入,作為當時上海市政府唯一指定的外商服務機構,上海外服獨樹一幟、開創先河,為外商企業提供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被譽為「中外合作的橋樑」。自那時起,作為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先行者,上海外服不僅見證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也積累了豐富的跨文化人力資源服務經驗。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企業出海浪潮興起,上海外服及時調整了人力資源服務的發展戰略方向,將服務重心轉向助力中國企業 「走出去」。

2018年,上海外服開始了國際化摸索,制定了國際化戰略。2020年在新加坡成立FSG-TG公司。去年,香港公司也進入實體化運營。目前,海外網絡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在內的10個自營分支,服務能力覆蓋50個國家和地區,並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企業提供出海人力資源的落地服務。

針對出海企業人力資源遇到的普遍痛點,上海外服已經形成了多個人力資源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招聘、專業僱主組織、人才租賃、薪酬服務外包等四大核心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搭建線上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平臺Global Desk,發佈海外人力資源政策,平臺共發佈了涵蓋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中東、非洲和大洋洲共計31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服務和人力資源政策,為企業出海提供專業前瞻的當地人力資源管理資訊。公司先后被授予「上海市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聯盟成員」「上海市企業走出去專業聯盟首批機構」等走出去專業品牌。

據瞭解,上海外服在四川設立海外工作站后,將進一步提升人力資源服務發展水平,提升跨境服務協同能力助力公司的國際化發展,發揮引領作用,提升基地在全球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影響力。(李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