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9:00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郭聰聰
在9月第一天,為期一年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正式實施!
無論你是計劃換一部新手機、購置家用汽車,還是安排一次家庭旅行、裝修新房,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申請消費貸款並真實用於消費,就有機會享受年化1個百分點的貼息「國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多家經辦機構發現,目前多家銀行已火速上線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服務端口。更有不少銀行明確表示:哪怕你在政策實施前就已經申請了消費貸款,只要滿足條件,同樣可能享受貼息優惠。
不過,不同銀行的落地節奏和補貼路徑不盡相同——從哪兒申請?如何申請?怎樣查詢?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文帶你一文讀懂,輕松領補貼!
兩個關鍵條件拿「國補」
很多人看到「財政貼息」會覺得流程複雜,其實政策把門檻放得很低,只要滿足兩個核心條件「機構對了、授權簽了」,之后銀行會自動幫你申請貼息。
首先,必須是《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中的經辦機構。在這些機構中,既有大家熟悉的「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大行,也包括招商、中信、華夏、浦發等12家股份制銀行,還有招聯消費金融、螞蟻消費金融等5家專門做消費貸的機構。
其次,在申請消費貸款之時,簽署補充協議,授權銀行查詢消費交易信息。多家銀行公告稱,這份授權只用於確認貸款是否「真的花在消費上」。
最后,貸款機構會自動識別並幫你申請貼息。
至於貼息能省多少錢?政策給了明確標準:年化1個百分點。貼息範圍就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日常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
需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消費貸都能享受此次財政貼息,比如信用卡透支消費就不在貼息範圍內;部分經辦機構還針對不符合貼息的情形做了進一步明確強調 —— 其中,中國銀行明確表示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不在貼息範圍之內,工商銀行則強調個人轉賬、提取現金等行為,將被識別為不符合貼息條件。
經辦機構落地進度大不同
政策在9月1日統一落地,多家名單內經辦機構已經上線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端口,但不同銀行的執行節奏卻不盡相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機構已經上線「一鍵享貼息」,有的機構還在 「籌備中」。
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機構就在手機銀行APP上線了「財政貼息」專區,用户可在其中籤署消費貸貼息協議。建設銀行APP里,還開通了「貼息記錄」,這樣用户可以查閲每一筆補貼扣了多少、什麼時候到賬。
也有部分銀行並未開通「貼息專區」,而是直接將簽署環節嵌入到了手機銀行貸款流程當中。比如中國銀行客服回覆當中提到,在提款時即可完成貼息協議的簽署,后續將上線消費貼息專區。再比如招聯消費金融就表示,2025年9月1日起,在招聯金融分期商城以個人付息的形式貸款購物,系統將自動完成貼息,無需額外操作。
也有部分機構還在 「趕進度」。比如螞蟻消費金融,客服迴應 「貼息方案還在籌備中,預計 9 月內上線」,建議用户多關注支付寶的官方通知。
部分機構明確:存量客户也能補享補貼!
政策落地后,不少老客户心里犯嘀咕:「我這剛貸下來的款,還能趕上這波福利嗎?」比如有用户8月份貸了10萬元準備買車,貼息政策9月才正式實施,這錢還能享受補貼嗎?
好消息是:部分機構明確,存量客户也是可以享受補貼的!
多家銀行明確表示,哪怕政策出臺前申請的消費貸款,只要在貼息期內(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發生真實消費,依然可以享受貼息!
不過,不同銀行對老客户的具體執行方式略有差異,存量客户在申請之前,需要及時諮詢自己的貸款經辦行。
比如中國銀行官方客服稱,「在7月1日后辦理的消費貸,只要在政策期內有消費行為,可以申請貼息。」
浦發銀行客服也稱,針對 「i 車貸」「浦閃貸」的老客户,如果9月1日前已經審批通過但沒提款,只要政策期內提款消費的,就能享貼息;
工商銀行官方客服同樣表示, 「在3月15日之后辦理消費貸、且符合條件的存量客户,也可以主動聯繫貸款行申請貼息」。
中信銀行對存量銀行的客户補貼更為友好,並未限制貸款申請時間。該行表示「在貸款業務辦理過程中未簽署補充協議的,可進行補籤,並從補籤時點起享受貼息。」同時,該行明確「如客户未簽署補充協議,視為放棄本筆貸款財政貼息,不影響貸款的申請、辦理及使用。」
也有部分機構表示,尚未開放辦理老客户的貼息政策。比如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客服表示該行尚未針對個人消費貸存量客户明確相關細則,用户可以多留意手機銀行通知,或者多關注官方渠道更新。
消費貸貼息雖香,這些合規紅線莫踩!
拿到貼息是好事,但有些關鍵合規信息不注意,用户不僅享受不到貼息,甚至還會被追究相關責任。
多家機構明確,違規辦貸是紅線!農業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均表示,「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規開展貸款審批,對符合《方案》要求的予以貼息。對提供虛假資質、虛假材料、虛假擔保、虛假交易、虛假用途等或通過不法中介辦貸的,包括但不限於‘包裝貸’‘職業揹債人’‘高評高貸’等,我行嚴格予以禁止。」
對於這種違規行為,多家機構表示,「對相關部門審覈未通過或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我行將按規定扣減或追回。對借款人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納入個人不良徵信記錄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另外,用户也需警惕 「中介陷阱」。多家銀行通過不同渠道提示,在辦理消費貸款業務及貼息業務過程中,銀行不會委託任何第三方(包括社會中介)辦理。客户可通過營業網點、手機銀行等官方渠道申請個人消費貸款。在辦理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業務過程中,銀行不收取任何費用。
還有人關心:萬一貸款不小心逾期了,貼息會不會直接沒了?對此中信銀行也給出了迴應,「貸款發生逾期時,不進行財政貼息。但在償還貸款所欠本息后,可繼續享受財政貼息。」
總的來説,貼息是國家給的 「消費福利」,但前提是合規用貸、踏實消費。與此同時,考慮到此次參與消費貸貼息的各家機構,在細則執行上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建議大家在申請貸款前,以及后續用貸、申領貼息的過程中,若遇到疑問或不確定的地方,及時諮詢自己的貸款經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