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順豐中期業績再驗證:慢牛行情里最硬的物流核心資產

2025-09-01 21:16

前言部分:

2025年以來,港、A股演繹「慢牛」行情。

截至829日,上證指數今年累計上漲15.1%、深證成指上漲21.91%、創業板上漲34.95%、恆生指數上漲25.1%

在行情主線上,顯現出「反內卷+科技創新」雙軌驅動的格局,並且這兩條主線並不對立,反而是價值投資者長期活躍的互補方向。

其根本邏輯在於,在經濟結構深度轉型的浪潮下,「反內卷」推動傳統行業從規模擴張的同質化競爭轉向質量效益的差異化發展,「科技創新」則是打破增長天花板的核心動力。

物流恰好是站在這個雙軌交叉點上的典型行業。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同時,6月行業單票價格降幅出現收窄,上市快遞龍頭的份額環比均有明顯提升,行業競爭壓力或有緩解跡象。7月國家郵政局推出「反內卷」政策,進一步給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加速行業從「價格戰」邁向「價值戰」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物流龍頭順豐控股於近期發佈了2025年中期業績,自然有了行業風向標的意義。

財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1468.58億元,同比增長9.26%;歸母淨利潤57.38億元,同比增長19.37%,帶動歸母淨利潤率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至3.9%

當前,順豐的盈利模型正在發生質的飛躍,給投資者觀察中國物流資產的價值重構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樣本。

01

利潤引擎換擋,速運物流「量利雙升」的價值密碼


先來看順豐這份中期成績單。

順豐的業務分為速運物流、供應鏈及國際兩大業務板塊,涵蓋多個業務條線。

其中,速運物流(時效快遞、經濟快遞、快運、冷鏈及醫藥、同城即時配送)業務長期以來都是支撐順豐穩健增長的「壓艙石」,驅動利潤提升的核心引擎。

此次財報,可以清晰看到,速運物流板塊已從「規模牽引」升級為「價值驅動」的雙引擎模式,實現了件量、收入、利潤的三重共振。

首先「量」的提速。

上半年,速運物流業務件量累計達78.5億票,同比增幅25.7%,跑贏上半年行業平均增速19.3%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件量呈現「逐月提速」的強勁態勢——1-3月單月業務量同比增幅從15.95%提升至25.36%,進入二季度后增長動能進一步釋放,4-6月單月同比增速分別躍升至29.99%31.76%31.77%

再次「質」的抬升。

高溢價的時效件業務,滲透消費與工業領域,並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客羣,拉動單票收益。上半年,順豐在消費品、汽車、工業設備、通信高科技等行業的物流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

同時,快運抓住「以舊換新」政策窗口,通過升級產品矩陣拓展中高端市場,延伸服務挖掘新的機會點,並且進一步完善大件物流服務網絡鞏固領先地位。上半年快運業務實現收入195.7億元,同比增長11.5%

最后「效」的放大。

多業務協同帶來規模效應持續釋放,成本曲線加速下探,利潤彈性顯著高於收入彈性,兑現了「量增價穩、本降利升」的價值閉環。

02

價值錨定,順豐如何把「規模紅海」煉成「價值藍海」?


站在當下,環視物流行業的競爭,價值之錨正逐漸從單純的「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客户需求的多樣化,快遞企業需要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來構建核心競爭力。

由此來看順豐,其也正從單純的業務量增長,轉向服務質量、效率和綜合價值創造,公司的2025年中期業績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其一,公司業務量增速遠超行業,這深刻反映了其「以客户為中心」的差異化產品策略和末端激活經營策略的有效性。

其二,盈利質量持續改善,這背后正是公司精益管理和科技賦能帶來的運營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

可以説,當下順豐通過構建難以複製的綜合生態,形成了其堅實的「護城河」。

首先在於其構建的時效飛輪。

對於消費者而言,時效性直接關係到購物體驗的滿意度,對於企業客户而言,時效性則關係到供應鏈的效率和成本控制。

而時效件業務則是順豐的傳統優勢領域。2025年上半年,時效快遞收入632.3億元,同比增長6.8%,業務量同比增長18.6%

順豐通過不斷優化物流網絡,實現了從攬收到派送的全程時效管理,確保了快遞服務的高效率。這種時效性不僅體現在國內業務上,也體現在國際業務上,滿足了全球化背景下客户對快速、準時服務的需求。

一方面,順豐通過構建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物流網絡,實現了網絡效應的最大化。這種網絡效應使得順豐能夠提供更廣泛的服務覆蓋,更高效的資源調配,以及更靈活的物流解決方案。

以航空樞紐來看,鄂州貨運樞紐正在構建全球領先的「軸輻式空網+多式聯運+智慧物流」體系,助力產業升級。截至20256月底,公司在鄂州貨運樞紐累計開通國內航線59條、國際航線19條。依託鄂州貨運樞紐,多家國際頭部3C品牌實現倉配極致履約,高端及智能製造品牌建立加工、備件、維修及退換中心等。

另一方面,順豐還不斷拓展多元渠道,深度構建場景生態。如公司加強了與電商平臺的合作,通過提供定製化物流解決方案,滿足了電商客户對時效性的高要求。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順豐的市場競爭力,也增強了客户對其時效性服務的信任和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具有較高的信任度,其時效件業務因其高效、可靠而受到廣泛認可。這種品牌影響力使得順豐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其次則在於公司全球化的供應鏈立體網絡,是難以複製的高壁壘。

順豐依託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打造了安全高效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廣泛的全球網絡覆蓋和完善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特別是高效的航空貨運服務與前瞻的貨運樞紐佈局,助力其持續提升時效與成本競爭力,公司擁有107架運營全貨機和鄂州貨運樞紐的軸輻式網絡,形成了行業難以複製的高壁壘。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包括倉儲、分揀中心、運輸線路等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投入,並非短時間內可以複製

同時順豐不僅在快遞業務上具有優勢,還在冷鏈物流、國際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進行了佈局。這種多元化的業務佈局使得順豐能夠提供一站式的綜合物流服務,滿足客户多樣化的需求。

此外順豐還通過收購和合作,不斷整合行業內外的資源,擴大其供應鏈網絡。目前,順豐在國內業務覆蓋中國339個地級行政區,覆蓋率100%。國際快遞、貨代及供應鏈業務覆蓋95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小包業務覆蓋200個國家和地區。

(來源:公司財報

儘管面臨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2025年上半年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仍達342.3億元,同比增長9.7%。更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海外子公司KEX虧損及併購相關利息費用影響后,該分部實際淨利潤同比大增178%,證明了其國際業務強大的盈利潛力。

財報同時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超過95%的《財富》中國500強企業與順豐合作,並有超過60%500強企業使用順豐國際服務。顯示了其服務大型企業全球化供應鏈的深度滲透能力。

最后是科技帶來的降本增效與高成長預期

順豐通過科技賦能,實現智能化、無人化技術在端到端物流全鏈路深度應用,大幅提升操作崗位效能,支撐業務規模化擴張下的高效運營。

可以看到,順豐在科技領域的投入,並非簡單的以「機器」替代「人工」,而是透過一場系統性的科技數字工程,釋放成長潛能。換言之,每一臺設備、每一行代碼都在壓縮成本、放大體驗、沉澱數據,最終讓龐大的物理網絡越用越「輕」。

以中轉環節來看,公司致力於建設高效智能中轉網絡,通過引入前沿技術與新型設備強化運營效能,部署超高速分揀設備,上半年增投超120套自動化設備及超380AGV無人叉車。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實現小件中轉操作效能提升12.5%,單票中轉成本持續下降。

在數智化升級層面,順豐持續迭代小哥智能機器人,引入新技術,拓展更多服務場景,2025年上半年累計解決350萬次提問。同時,基於大語言模型能力,搭建對答交互式小哥管理助手,快速提升小哥專業能力與工作效率。2025年上半年,小件收派效能同比提升13.7%,大件收派效能同比提升19%

03

機構看好,資金加碼,三重維度把握順豐機會


站在當下,從投資視角出發,順豐控股的機會可以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維度來把握:

短期來看,財報驗證順周期業績改善以及科技降本增效國際業務潛力。

這些被驗證的基本面已市場提供了明確的業績指引有助於增強公司對其業績和后續增長的信心。對此,民生證券研報觀點指出,隨着順周期預期改善,中高端快遞市場具備需求回暖機會價值,順豐控股業績彈性大。維持"推薦"評級。

中期視角下,順豐REITs領域的拓展和多賽道佈局將重塑其資產價值和盈利模型。

前者來看,通過盤活資產和優化資金循環,順豐能夠提升其資產的流動性和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順豐成功發行了32.9億元規模的物流REITs,有效盤活了物流產業園資產。此舉不僅提升了資金循環效率,還進一步拓寬了融資渠道,通過將物流產業園的資產證券化,順豐能夠將原本沉澱在固定資產中的資金釋放出來,用於新的投資項目,實現資產的高效利用和資金的良性循環。

后者來看,通過在快運、冷運、同城配送等多個細分領域的佈局,順豐能夠實現多元化收入,降低單一業務的風險,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和穩定性。這種多元化的佈局不僅能夠增強順豐的市場競爭力,還能為其未來的長期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聚焦長期。

順豐構建的全球供應鏈網絡有望伴隨價值的持續深挖,不斷釋放成本複利、定價複利和現金流複利。

同時,其無人化技術等物流科技領域的領先探索,也將有望把人力曲線變成算法曲線打開整個產業鏈更大的價值空間,甚至有望重新定義未來物流行業格局。

總的來看,順豐上半年的業績,展現了其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的成功轉變。其核心在於

一方面,其強大的網絡底盤和持續的科技投入構築了成本優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礎。

另一方面,精準的行業化解決方案和國際化能力抓住了中國產業升級和出海的大趨勢,開闢了新的增長曲線。

最后,公司健康的現金流和提升的分紅比例彰顯了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視。此次半年度,公司每股派發0.46元股利,現金分紅總額為23.2億元,分紅比例達40%

顯然機構投資者也看到了這一點紛紛加碼佈局根據此前二季度公募基金數據,順豐控股A二季度公募主動基金加倉市值居前。

此外,根據社保基金半年度數據,順豐控股A股更是最受社保基金「青睞」,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二組合成為新進前十大股東,持股市值達12.67億元。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對衝基金巨頭Citadel等頭部機構也在二季度對公司展開增持,而據統計,90天內18家機構給出評級,其中16家為「買入」,增持評級2家,反映了專業投資機構對其投資價值的認可。(全文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