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400億!中創新航拿下重要合作

2025-09-01 19:32

(來源:行家説儲能)

  8月底,中印領導人的重要會晤,標誌着兩國關係進入新的緩和期,這為中國儲能企業「出海印度」創造了重要窗口期。

  今日據外媒消息,印度商用車製造商Ashok Leyland宣佈與中創新航達成長期獨家合作伙伴關係,將在未來7-10年內投資超5000億盧比(404.5億人民幣)建設電池製造項目,以滿足汽車和儲能系統領域的需求,並推動印度建立本地化電池供應鏈。

  圖為:Ashok Leyland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Shenu Agarwal與中創新航首席執行官Jacky Liu在Hinduja集團替代能源和可持續發展計劃總裁Shom Hinduja的見證下籤署合作協議,源於EVreporter.com

  據瞭解,中創新航2025年上半年儲能系統產品及其他收入57.57億元,同比增長 109.7%。對於儲能業務大幅增長的原因,公告中提及是由於企業持續開拓儲能系統產品業務領域,其儲能系統產品業務實現倍數級增長。上半年,中創新航儲能出貨量實現大幅度增長,電站運營效率和收益實現國內領先,且海外成功配套拉美和南非最大電站項目。

  在產能佈局方面,2025年中創新航也是動作頻頻,企業在江蘇常州、四川成都、福建廈門和歐洲葡萄牙均啟動項目建設,累計將新增產能超75GWh。

  另據ZEEBusiness報道,儘管印度目前已規劃的電池產能已約120GWh,但仍難以完全滿足未來市場需求,需進一步擴大投資。考慮到電池產能建設周期,在短期至中期內,印度仍需依賴海外儲能供應鏈以保障其國內需求的實現。

  目前,電池儲能系統中約80%的電池單元及相關組件大部分都來自中國。2025年,中汽新能、遠景能源、蜂巢能源、天合光能南都電源等多家中企先后拿下儲能訂單,對外的訂單總計超11GWh。

  為彌補本土供應鏈不足,印度政府啟動總額達1810億盧比的「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該計劃旨在激勵本土製造,致力於將印度打造為全球先進化學電池(ACC)製造中心。

  印度本土儲能品牌Livguard宣佈,未來五年將投入336 億盧比(約合28.76億元人民幣),將其電池產能擴至25GWh,與此同時塔塔和信實等本地巨頭也紛紛建廠。

  此外,由於印度政府提出的本土化率要求——即最低40%零部件須在當地採購,富士康已於2024年年底在印度投建電池儲能系統工廠,寧德時代也在佈局本地化生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