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7:1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目前,42家上市券商已全部發布2025年半年報,業績全部同比增長,有兩家業績高增近1200%,7家擬「豪擲」超十億「紅包」。此外,多家機構分析認為,目前券商板塊估值仍在低位、機構欠配明顯。
券商中報出爐,這兩家業績高增近1200%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截至9月1日,42家上市券商已全部發布2025年半年報,業績全線增長。其中,24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在10億元以上,約10家增幅超100%。
從業績增幅來看,華西證券(002926.SZ)、國聯民生(601456.SH)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遙遙領先,均近1200%。
其中,華西證券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大增1195.02%,營業收入為20.73億元、同比增長46.72%。
華西證券指出,上半年,公司實現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1.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5.25%,主要系公司抓住市場行情好轉機會,日均股基交易量增長,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相應增加。
國聯民生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11.27億元、同比大增1185.19%,營業收入為40.11億元、同比增長269.40%。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一方面是由於一季度並表民生證券,另一方面是由於二季度公司實現較高的投資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因並表民生證券,2025年上半年,國聯民生實現投行業務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214.1%;報告期末股權主承銷規模13.1億元,同比增長160.2%;債券主承銷規模424億元,同比增長57.1%。
資管業務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資管業務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14.4%,截至2025年6月末資產管理規模2965億元、同比增長137.5%。
經紀業務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經紀業務收入9.0億元、同比增長223.8%,佔營業收入(剔除其他業務收入)的比重為22.6%。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基金投顧保有規模97.08億元、同比增長40%。
業績向好之際,多家券商不吝分紅。目前,已有28家上市券商披露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皆為現金分紅。其中,中信證券(600030.SH)、國泰海通(601211.SH)、中國銀河(601881.SH)、華泰證券(601688.SH)、中信建投(601066.SH)、招商證券(600999.SH)、東方證券(600958.SH)7家券商擬派發現金紅利(含税)總額超10億元,分別約42.98億元、26.27億元、13.67億元、13.54億元、12.80億元、10.35億元、10.12億元,分別約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31.33%、16.69%、21.07%、17.94%、31.82%、19.96%、29.23%。
告別「規模競賽」,券商業績或進一步回暖,估值仍具空間?
8月22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決定,是繼2020年修訂后時隔5年的重要完善。新規取消總營業收入排名加分,提升ROE加分力度,規模導向弱化,引導行業集約化發展,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同時,新增財富管理、權益類自營投資等方面指標作為加分項。
如前所述,財富管理、權益類自營投資業務是驅動華西證券、國聯民生業績高增的主要動力。多家機構分析認為,隨着市場交投活躍度顯著提升,經紀、自營兩大核心業務成為驅動券商業績增長主要來源,券商業績將進一步回暖,目前券商板塊估值仍在低位、機構欠配明顯。
中原證券研報顯示,8月券商指數上半月持續刷新年內新高,下半月未跟隨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而加速上漲,短周期走勢有所轉弱。板塊平均市淨率(P/B)由上旬的1.50倍左右修復至月末的1.65倍以上,自去年四季度后再度站回2016年以來1.55倍的板塊平均估值之上。受益於指數型上漲行情,證券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持續向好。中短周期內,如果權益市場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券商指數有望保持穩步修復、震盪上漲的總體趨勢,券商板塊有望向兩倍P/B的近十年估值上限逐步靠攏。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過去券商作為「牛市旗手」,行情演繹較快。但今年以來「慢牛」行情持續,上證、恆指均突破2024年第四季度的階段性高點,而券商指數走勢較穩,尚未突破2024年11月前高點。
此外,過去A、H股券商行情基本同步啟動,但年初以來香港市場景氣度持續提升,IPO規模和成交額修復,驅動H股券商行情先行,AH溢價率均值從4月末約120%持續下降至50%左右,H股券商修復先於A股。
券商龍頭「搶跑」H股業務
從歸母淨利潤來看,國泰海通居榜首。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8.72億元、同比增長77.71%,實現歸母淨利潤157.37億元、同比增長213.74%。
上半年,公司境內證券主承銷額為7081.82億元,同比增長18.7%。具體而言,公司股權主承銷額為1253.16億元、同比增長1315.8%。其中,公司IPO主承銷家數為7家,主承銷額為47.97億元;在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A股定增項目中承擔重要角色。債券方面,公司債券主承銷額為5828.66億元,其中,公司債主承銷額2579.43億元、同比增長13.2%。此外,公司完成中國電信收購等財務顧問(FA)項目19個,在審併購重組項目4個。
香港市場方面,公司上半年共完成兩個港股IPO保薦項目;完成再融資14家;港股IPO遞表項目數39個。
中信證券業績緊隨國泰海通之后。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0.39億元、同比增長20.44%,實現歸母淨利潤137.19億元、同比增長29.8%。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科創板、創業板及北交所股權承銷規模約261億元,助力影石創新(688775.SH)、賽分科技(688758.SH)、漢邦科技(688755.SH)等一批科技創新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香港市場上,公司上半年完成IPO項目18單、再融資項目9單,承銷規模為28.85億美元,包括2025年首單A股公司H股IPO——赤峰黃金IPO,以及映恩生物IPO等項目。
華泰證券業績規模排名第三。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2.19億元、同比增長31.01%,實現歸母淨利潤75.49億元、同比增長42.16%。
上半年,公司持續聚焦科技創新,積極服務高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A股市場前十大IPO項目保薦2單、前十大再融資項目參與2單。
此外,公司參與港股市場前五大IPO項目4單;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完成9單港股IPO保薦項目。新加坡子公司於報告期內獲得新加坡交易所授予的主板保薦人資質,具備主板IPO項目的承攬與管理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