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ETF月評(2025年8月):科技主題風起雲涌,相關ETF卻「越漲越賣」

2025-09-01 18:29

8月市場震盪上行,三大指數全部收漲,滬指站穩3800點。經過幾個月震盪調整后,8月科技主題投資熱度再起,投資者對該板塊的信心顯著增強。其中算力、芯片、人工智能成為市場的主要關注方向,新易盛(300502.SZ)寒武紀-U(688256.SH)等股價連創新高,工業富聯總市值突破萬億元。

以上述三個熱門板塊為主題的ETF產品在8月同步放量大漲,其中通信ETF(515880.SH)、人工智能ETF(515980.SH)、通信設備ETF(159583.SZ)8月漲幅超40%,其余漲幅居於前十名的ETF單月也均漲超30%。

8月21日,DeepSeek發佈的新一代大模型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參數精度,而「UE8M0 FP8是針對即將發佈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在8月末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過去四個季度,已經在AI基礎設施以及AI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這些都極大地提振了市場對於國產芯片、AI大模型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

此外,8月先后出臺的《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衞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也都為上述板塊的發展提供了支持。

華泰證券(601688.SH)認為,DeepSeek-V3.1的發佈進一步驗證了國產算力鏈的成熟度與競爭力,隨着模型複雜度提升與應用場景拓展,國內互聯網廠商資本開支增長疊加海外GPU供應受阻背景下,國產GPU有望逐步填補需求,國產算力的基礎設施需求將持續爆發,應當把握國產算力從技術突破到規模化商業落地的投資機遇。

天風證券(601162.SH)研報指出,互聯網公司財報已經驗證AI投入正帶來實質性回報,而海內外AI共振將有望推動中國AI應用生態進入快速迭代的周期,進一步強化了中國AI商業化加速兑現的趨勢。

8月ETF市場有882.6億元資金淨流入。分類型來看,資金流向與7月相同,即股票ETF、商品ETF和貨幣ETF呈資金淨流出,而債券ETF與跨境ETF獲得資金淨流入。

但是與7月不同的是,8月跨境ETF成為資金最偏愛的產品,獲得788.08億元資金淨流入。債券ETF雖然獲得481.85億元資金淨流入,但相比於7月超千億元的資金淨流入規模,仍有明顯「降温」。

從單隻ETF資金流向來看,博時基金旗下的可轉債ETF、富國基金旗下的港股通互聯網ETF在8月均獲得超百億元資金淨流入。港股券商、創新葯、科技等板塊相關的ETF也獲得大量資金淨流入。

在資金淨流出的ETF中,漲幅居前的科創、芯片等主題ETF卻陷入「越漲越賣」的局面,可能是資金在「恐高」情緒影響下選擇及時止盈,也可能是有部分投資者終於「解套」所以選擇及時撤出。

上周規模增長居於前十名的ETF,單月規模都增加了百億元以上,其中場內規模最大的4只滬深300ETF合計貢獻了1038.59億元的增量。

規模減少TOP10的ETF中,華寶添益ETF是唯一一隻規模縮水超百億元的ETF。此外,之前熱門的黃金ETF、銀行ETF等規模也出現明顯縮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