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8:00
雖然貴為中國智能駕駛芯片第一股,但和Momenta、地平線相比,黑芝麻智能既沒有客户數量上的優勢,也缺乏大眾中國和理想汽車這樣足夠優質的大客户。
與此同時,各家車企都在進行芯片自研,更是會在相當程度上壓縮所有輔助駕駛芯片企業的生存空間,而這對邊緣企業將更不友好。
一個只有黑芝麻智能受傷的世界,似乎出現了。
虧損金額7.6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169%。
8月29日,中國智能駕駛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下稱:黑芝麻)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公司營收2.5億元,同比高達40.4%;但利潤情況則讓外界大跌眼鏡,和2024年中期盈利超11億元相比,2025年中期的黑芝麻實在是虧的太慘了。
2025年上半年,中國輔助駕駛產業雖然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整體發展勢頭依然強勁。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乘用車L2級及以上的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有明顯增長,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裝車率更是從去年同期的66.4%,增長至今年的82.6%,增幅高達16.2個百分點。
其實,在財報正式發佈之前,黑芝麻就曾發出財務警告。8月22日,黑芝麻曾發佈公告稱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淨虧損不超過8億元。對此,黑芝麻對自身的虧損給出了三條解釋:
首先,因集團僱員授出獎勵而產生的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的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其次,集團於高階輔助駕駛及解決方案的研發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及產生的開支;最后,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收益減少。
應該指出的是,在2024年年中和當年的業績中,雖然黑芝麻分別實現淨利潤11億元和3億元,但有多家媒體都指出,這並不是公司輔助駕駛業務帶來利潤,而是因為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所致。
此外,有分析指出中國輔助駕駛產業的快速發展,反而對黑芝麻構成了重大挑戰。
就在這個8月,有媒體報道稱,行業頭部企業Momenta自研的輔助駕駛芯片,已在近期點亮並開始上車測試。據悉,這款Momenta自研的芯片將對標英偉達Orin-X和高通8650等大算力輔助駕駛芯片。
這也就意味着,一旦Momenta自研芯片完成量產,這家本就具備算法優勢的企業將完成算法和芯片的垂直整合。
除了Momenta,地平線是另一家可以提供軟硬件全套產品的智駕企業,其全新的一段式端到端解決方案HSD已經拿下了多家車企的定點。
與此同時,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都在努力實現智能駕駛芯片的自研,其中小鵬圖靈芯片已經首先搭載於小鵬G3,三顆芯片的總算力高達2250TOPS。
在傳統自主三強,吉利、長城和比亞迪也都有各自的芯片自研計劃。
特斯拉則已經將HW系列更名為AI系列,其AI5芯片將採用4nm工藝,算力比現款 HW4.0 提升10倍。
在這樣強敵環伺的市場格局之下,市場留給黑芝麻的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
2024年,黑芝麻的營業收入取得了超過五成的大幅增長,達到4.7億元。
巧合的是,地平線在2024年的營業收入也增長超過五成。但不同的是,地平線在2024年的營收高達——23.8億元人民幣。這背后是地平線在2024年定點超100款車型。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在地平線本就龐大的客户羣體中,不乏比亞迪、理想汽車和大眾中國這樣的重磅客户。
另一家智能駕駛巨頭Momenta還沒有上市,所以外界無法獲悉其2024年的營業收入。可在Momenta的招股書中披露,這企業2023年的營業收入就已經超過8億元。當時,Momenta交付的車型數量只有8款。到了2024年,這一數據已經突破26款。2025年4月的上海車展期間,公司創始人、CEO曹旭東進一步表示,Momenta手中的定點車型數量已經突破130款。和地平線類似,Momenta也有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凱迪拉克、上汽奧迪和智己這樣的重量級客户。
作為對比,黑芝麻的客户羣就顯得有些單薄了。
在2025年中報中,黑芝麻表示目前公司與吉利、比亞迪、東風、一汽等頭部客户持續深化合作,A1000系列芯片已在吉利銀河E8、星耀8、東風奕派007新款車型、東風奕派008等多款車型實現規模化量產。C1200系列芯片的商業化進程穩步推進。A2000系列產品和方案則更加撲朔迷離,黑芝麻方面只表示正在進行方案開發驗證,目標是今年內與頭部車企達成定點及量產合作。
雖然吉利和東風都是整車大廠,但爆款車型卻並不多。以吉利銀河為例,作為今年銷量增長最為迅猛的品牌之一,吉利星願已經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4萬輛。然而,這款主打入門市場的車型卻並非黑芝麻的定點車型。
相反,黑芝麻的定點車型星耀8 PHEV和E8中,前者尚可,月銷量已經在7月突破萬輛大關;但后者不盡人意,7月銷量已經滑落至444輛。
作為黑芝麻的另一個重要客户,比亞迪的情況就更讓外界捉摸不透。
今年2月10日,比亞迪正式發佈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可就在3天前的2月7日,網絡上有消息稱,比亞迪已採用黑芝麻車規級輔助駕駛芯片,搭載車型為比亞迪旗下的騰勢品牌。
對此消息,黑芝麻當時對媒體表示:「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已被比亞迪採用,並已實現量產出貨,具體細節不便透露。」
這則消息極大地提振了資本市場的信心,黑芝麻當天股價上漲37%,報收於38.8港元/股。
可隨后的劇情卻突然逆轉。
比亞迪在2月10日的天神之眼發佈會上並未提及與黑芝麻的合作關係,黑芝麻股價隨即跳水39.5%,報23.4港元/股。
隨后,黑芝麻方面正式發佈公告稱:
董事會已注意到公司股票價格及交易量出現不尋常波動。近期若干報道提及有關公司產品用於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車,董事會謹此澄清,集團與中國領先的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包括但不限於比亞迪)有長期合作關係,此乃集團的日常及一般業務過程。截至本公告日期,有關該合作概無任何重大變動須根據上市規則予以披露。
在查詢騰勢汽車的公開信息后,億歐汽車並未發現其採用黑芝麻芯片。
也就是説,網傳信息可能和中國股民們開了一個玩笑。但在暴漲暴跌之間,資本市場對黑芝麻沒能把握住比亞迪這棵大樹的失望情緒已經不必贅言。
是什麼原因導致黑芝麻的芯片無法收穫數量更多或質量更優的客户?
有分析人士指出,算力是一個最顯而易見的指標。公開數據顯示,黑芝麻華山A1000的單顆芯片算力為58TOPS。作為對比,地平線征程6M和英偉達Orin-X的單顆芯片算力分別為128TOPS和254TOPS。
作為華山系列的全新芯片,黑芝麻稱A2000芯片的算力是當前主流旗艦芯片的4倍,但其具體性能數值並未披露。對於這款芯片,黑芝麻只是在公告中表示,A2000芯片會在2025年爭取整車企業的定點。
但有供應商對億歐汽車表示,「定點的話目前2000還沒有信息。」
可以説,算力上一目瞭然的差距,讓各大車企非常容易做出選擇。
對於一些在輔助駕駛上有更高追求的車企,自研芯片是其實現軟硬件一體化的最優方案。這無異於在壓縮所有供應商的市場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下會讓本就弱勢的企業更加被動。
「有效算力,全球第一。」
在今年7月小鵬G7上市發佈會上,何小鵬一次性在Ultra版G7上搭載了三顆圖靈AI芯片,讓算力達到了2250TOPS的算力。目前,行業的主流有效算力區間基本在80至700TOPS之間,全新G7的最高算力是后者的3至28倍。
而圖靈芯片,正是小鵬自研的最新成果。
目前,中國各大車企爲了更好地讓輔助駕駛算法匹配硬件,都在佈局自研芯片。
在新勢力中,蔚來在2021年就公佈了其神璣NX9031芯片的自研計劃;理想汽車的自研芯片則有望在明年量產裝車。
新勢力之外,吉利、長城和比亞迪也都有各自的自研芯片計劃。
2024年,長城汽車自研的國內首款RISC-V車規級芯片紫荊M100點亮成功。根據規劃,紫荊系列芯片將為長城后續的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應用搭建基礎。
同樣在2024年,吉利旗下的芯擎科技點亮了星辰一號自動駕駛芯片,該芯片採用7nm工藝,計劃於2026年量產裝車。
科技公司中,華為ADAS算法和芯片的垂直整合更是早已完成。小米雖然沒有正式公佈自研車載芯片的計劃,但是雷軍已經明確表示:第二代小米玄戒芯片會考慮在車上應用。
當然,作為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的開創者,特斯拉也早已完成軟硬件垂直一體整合。其下一代AI5芯片將採用3nm工藝,由臺積電和三星共同代工生產,單顆算力有望達到2000至2500 TOPS。
當各大車企紛紛加碼自研芯片,這對所有芯片供應商都將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科技產業就曾有過這樣的經典案例,蘋果自研成功M1芯片之日,就是英特爾永遠失去蘋果之時。
可以説,隨着各大車企自研芯片的逐步落地和量產裝車。所有供應商都在受到無差別的傷害,而本就弱勢的供應商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雖然有一些供應商的高層質疑車企自研成本,但至少目前來看,自研芯片的趨勢並未消退。
所以,對於2024年營收不到5億元的黑芝麻來説,如何突圍?中國市場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億歐汽車」,作者:郭懷毅,編輯:郝秋慧,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