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5:3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阿爾法工場)
導語:阿里巴巴「500億元外賣補貼」的效果來了,訂單激增、利潤縮水,外賣大戰愈演愈烈,強如阿里也不得不為市場份額付出沉重代價。
利潤縮水超百億,強如阿里巴巴-W(9988.HK),在「外賣大戰」中也要付出鉅額代價。
阿里巴巴近日公佈的2025年6月份季度(指2025年4月-6月)財報顯示,當季總營收約 2476.52 億元,同比增長 2%。若不考慮高鑫零售和銀泰的已處置業務的收入,同口徑收入同比增長將為 10%。
但受到淘寶閃購等業務投入影響,其外賣業務所在的「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分部,利潤縮水超100億元至383.8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487.53億元,降幅約21%。
這場慘烈的「外賣大戰」仍在繼續,阿里巴巴7月已經公開稱,要在未來的12個月投入500億元用於外賣補貼。但市場普遍關注,如此鉅額的投入,是否會加劇阿里巴巴的利潤下滑?阿里電商事業羣CEO蔣凡又將如何把握盈虧平衡?
01 支出大增200億,淘寶閃購「燒了」多少錢?
阿里巴巴4 月底在淘寶 app 上推出「淘寶閃購」服務,這標誌着阿里巴巴正式加入京東、美團的「外賣大戰」。
在這場「外賣大戰」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各家的真實投入,但阿里巴巴並未具體公開在外賣業務上的投入、利潤等情況。
已公開的財務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當季銷售和市場費用約531.78億元,與2024年同期相比大增204.82億元,增幅高達62.64%。
財報披露,這筆鉅額支出的主要去向是「淘寶閃購」以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的用户體驗和用户獲取的投入所致。
分析來看,阿里巴巴上述百億補貼支出主要用於四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消費者直接補貼、運力建設、商家激勵和技術投入。官方數據顯示,自淘寶閃購上線以前,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淘寶閃購及餓了麼騎手月活數量增長 181%,其中兼職騎手增長 236%。
在鉅額補貼刺激下,阿里巴巴的訂單持續刷新內部紀錄。在宣佈上述補貼計劃期間,淘寶閃購日訂單已突破6000萬單。8月7日至9日,隨着補貼活動的持續,在「秋天第一杯奶茶」「88會員日」「超級星期6」等多重活動刺激下,疊滿「BUFF」的淘寶閃購日訂單量連續3天破1億單,成為淘寶閃購在外賣大戰中達到規模領先的標誌性事件。
據阿里電商事業羣CEO蔣凡在季度業績會上透露,閃購前期訂單規模激增 4 倍,而目前閃購的日活躍用户規模已達到1.5億人次。
據高盛在8 月 10 日所發研報中給出的測算,中國外賣市場的中期格局在份額上或將是阿里 4.5: 美團4.5: 京東1。
可以預判的是,阿里巴巴接下來還會持續進行外賣補貼。
在今年7月2日,淘寶閃購宣佈啟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根據該計劃,淘寶閃購將在12個月內直補消費者及商家共500億元。按阿里2025財年淨利潤1259.76億元計算,這筆鉅額補貼約為淨利潤的40%。
02 利潤縮水超百億,訂單越多,虧的越多?
雖然訂單量持續爆表,但在鉅額補貼下,盈利問題是擺在阿里巴巴面前的現實問題。
需要明確的是,阿里巴巴此前對旗下業務進行了重新調整組合,淘天集團、餓了麼與飛豬合併爲「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因此,阿里巴巴的外賣業務整合到了「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
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當季營收約1400.72億元,同比增長10%;經調整EBITA約383.8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487.53億元,縮水超100億元,降幅約21%。阿里巴巴表示,主要是由於對「淘寶閃購」以及用户體驗、用户獲取和科技的投入所致。
其中即時零售業務營收約147.84億元,同比增長12%。即時零售業務包括通過「淘寶閃購」服務和「餓了麼」app 產生的收入。
安盈基金雪球專欄發文測算稱,如果剔除即時零售的收入,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當季營收約1252億元,假設EBITA margin維持43.1%,則EBITA數據約 540億元,所以即時零售貢獻EBITA -156億元。根據調研數據,淘寶閃購4-6月的日均單量約2500/4300/4900萬單,如果數據準確,即阿里巴巴平均每單虧損4.4元。
在淘寶閃購頁面可以看到,外賣補貼金額從5元–21元/單不等,還可以免配送費。阿里巴巴並未公開盈利或虧損數據,但從直接補貼力度上,也可以感受到外賣訂單的壓力。
此外,阿里巴巴自由現金流為淨流出188.15億元,而2024年同期為淨流入173.72億元,主要去向之一也是用於淘寶閃購。
對於第三方對阿里巴巴外賣虧損的分析,阿里巴巴沒有直接回應,但阿里電商事業羣CEO蔣凡在業績會上給出了止損的計劃。
在談到閃購業務經營效率和單位經濟模型(UE)時,蔣凡給出了短期內的損益收斂計劃,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大量新用户優化用户結構;第二,提升高價值訂單的比例,進而提升整體客單價(AOV);第三,降低物流成本。
蔣凡預計,短期通過物流跟補貼效率的提升,還有用户訂單結構的優化,在保持消費者當前優惠投入的情況下,UE虧損可以縮減一半。長期看,隨着訂單密度的顯著變大,物流成本對於對比 4 月之前,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認為規模是決定效率的第一因素,在新的規模跟市場份額下,長期來看,我們有信心在效率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蔣凡表示,「我們不會單獨看外賣的盈利情況,考慮到電商的綜合收益,我們認為可以在長期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前提下,閃購對平臺整體產生正向經濟收益。」
蔣凡還表示,過去我們的訂單規模是同行的 1/3,此前在很多省市,我們的份額甚至低於 20%。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份額差距下,談論效率沒有意義。目前閃購已經達到了規模領先,會快速提升我們的經營效率,努力縮小和外賣同行的效率差距。
「我們預計未來會有百萬家品牌線下門店入駐淘寶閃購,天貓跟淘寶閃購的結合會給品牌商帶來新的生意增長,也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綜合來看,我們預計在未來 3 年內,閃購跟即時零售為平臺帶來 1 萬億的新增成交。」蔣凡稱,外賣行業從一家獨大到多平臺參與,讓商家跟消費者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長期對行業一定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