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助力外貿商家持續拿單,二季度阿里國際站訂單量逆勢增長30%

2025-09-01 15:53

B2B模式是中小企業出海的「壓艙石」。

阿里巴巴(BABA.US)發佈的最新一季財報中,阿里國際站訂單量和GMV均保持高速增長:訂單量同比增長30%、GMV同比增長16.4%。可以説,在今年4~6月複雜多變的全球貿易環境下,中小外貿企業再一次顯現了自己的「韌性」。

作為B2B出海第一平臺,阿里國際站幫助中小外貿企業抗風迎浪持續拿單,聚焦鞏固美國市場、拓展全球多元市場、用AI再造一個「新市場」。

從傳統的「世界工廠」到「全球供應鏈樞紐」

先來看一組數據:今年4月,阿里國際站歐洲市場訂單規模增長53%,法國增速更是超過三位數。

而后的5月,阿里國際站又發起了史上首個「外貿618」,不設門檻,所有平臺商家都可以參加。6月迎來大捷,平臺訂單同比大漲42%,在原本的外貿淡季,幫助中小商家再造一個外貿「新旺季」。

面對外部環境的衝擊,阿里國際站在美國市場保持穩步增長和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在歐洲、中東、亞太等多元化市場的投入,給了中小商家強大的支撐。

這些外貿商家也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如做定製陽光房出口生意的杭州老闆熊偉平,美國是他最大的市場,佔比60%以上。但今年4~6月,其美國訂單不降反增。一個美國客户還繼續給他下了超千萬人民幣的大單,並且自掏腰包請他去美國波士頓給一個度假村量尺寸、定製陽光房,推進單子。

美國老客户一個沒走,熊偉平反而接到了更多新客户。很多美國普通人也開始直接找中國工廠購買源頭貨。

當時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阿里國際站登頂美國App Store購物榜第1。一個跨境B2B採購平臺,登頂購物榜第一實屬罕見。

這背后其實是因為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掀起了一股「中國工廠揭祕潮」。網友們發現阿里國際站上聚集着最多的中國外貿工廠,帶動全世界多個國家的用户湧入阿里國際站「囤貨」。

而在泉州鞋靴產業帶的外貿電商創業者劉世奇,原本他的美國客户市場份額佔到了80%。今年4~6月,他加速拓展多元市場,目前歐洲市場的份額已經佔到了40%。

一方面,在選品上,依託阿里國際站AI去調研歐洲客户對拖鞋品類的偏好、買家特徵等,他研究整個歐洲的關鍵詞數據,並據此去做新品設計和改款;其次,藉助阿里國際站提供的AI智投功能,大大降低了全球多市場營銷的難度,劉世奇從去年開始就把40%的營銷成本投向了歐洲。今年4~6月,他把全部的營銷投入都砸向了歐洲市場,快速打開了局面。

經歷複雜環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全球貿易確實在變,但貿易不是那麼容易被切斷的。過去20年,中國的製造業工廠、外貿服務商、互聯網平臺、數以萬計的國際電商,將中國從傳統的世界工廠一步一步打造成更具戰略意義的「全球供應鏈樞紐」。

AI正為中國外貿企業再造一個「新市場」

新的數字化貿易秩序也已經開始建立。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預計,未來全球貿易這一30萬億美金產值的巨大產業,至少應該由AI帶來10%以上的增長。

財報顯示,目前阿里國際站上,「更多商家採用AI驅動的工具用於市場營銷、採購和產品上架,這也拓展了該業務的收入變現途徑。」當前每天有14.2萬中小企業每天都在用阿里國際站的AI工具做全球生意。

高考英語30分,這在傳統概念里,做外貿一定不是上選。據介紹,三線小城邢臺的姜璽偏偏不信邪,結果入門一年虧損近70萬。痛定思痛三個月后,姜璽決定再賭一把。

他遇上了阿里國際站新推出的全流程AI,用AI分析市場、作圖、發品、取標題,也用AI翻譯、接待客户、回郵件,甚至用AI推廣商品。

短短5個月時間,AI就讓姜璽在外貿圈站穩了腳跟。加上年單,公司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200萬元。

今年8月,阿里國際站上線的Accio Agent版,則藴含着一場更為深刻的AI外貿變革。AI時代用户搜索行為變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自然語言、圖片和文件去表達自己的採購需求。也只有AI能夠理解這種長上下文的需求,並做出精準匹配。

作為「全球首個會做生意的Agent」,Accio給海外中小企業帶來的全新體驗,降低參與全球貿易的門檻,更多海外客户湧入,也將為中國外貿企業再造一個「新市場」,帶來更多新訂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