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否認傳聞也擋不住!阿里概念股全線狂飆

2025-09-01 15:49

9月1日,針對近日網絡傳聞「阿里緊急追加寒武紀思元370訂單至15萬片」一事,阿里雲相關人士迴應稱,阿里雲始終堅持「一雲多芯」策略支持國產供應鏈,但所謂採購15萬片GPU的消息並不屬實。

儘管如此,市場情緒依然高漲,國產AI芯片廠商走勢強勁,相關概念股也集體跟漲。

截至發稿,港股市場中阿里巴巴(09988.HK)股價大幅拉昇近18%,並帶動A股多隻阿里概念股走強。比如與阿里平頭哥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量產RISC-V處理器D1的全志科技(300458.SZ),截至收盤,該股漲幅12.08%;與阿里雲定製化IDC核心供應商的數據港(603881.SH),漲幅9.99%;為通義大模型提供30%推理算力的杭鋼股份(600126.SH),漲幅2.64%。

除此之外,包括旋極信息(300324.SZ)新華都(002264.SZ)榮聯科技(002642.SZ)三江購物(601116.SH)智度股份(000676.SZ)健康元(600380.SH)浙大網新(600797.SH)依米康(300249.SZ)派諾科技(831175.BJ)山子高科(000981.SZ)朗新集團(300682.SZ)等一批阿里概念股,均出現不同幅度跟漲。

這一輪行情背后,是市場對阿里雲AI算力需求持續增長的強烈預期。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阿里資本開支達到386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長220%。該季度,阿里雲業務實現營收333.98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八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並帶動計算、存儲等公有云服務需求同步上升。

今年2月,阿里曾表示,將在未來三年持續投入3800億元用於AI資本開支。雖單季投資額會因供應鏈因素有所波動,但整體節奏不變。阿里同時透露,已為全球AI芯片供應及政策變化準備「后備方案」,通過與不同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鏈儲備,從而確保3800億元投資計劃能夠如期推進。

與此同時,阿里也在積極佈局自研AI芯片。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阿里正在開發一款新的AI芯片,該芯片意在面向更廣泛的AI推理任務,與英偉達架構兼容,並由國內企業代工生產,目前已進入測試階段。

消息面上,英偉達專供中國市場的H20芯片近期面臨挑戰。

此前有報道稱,中國監管機構已要求多家科技公司説明採購英偉達專供中國市場的H20芯片的理由,而非優先採用國產替代方案。這一要求主要出於對芯片安全性的考量,包括其是否存在遠程定位、遠程關閉及數據泄露等「后門」風險。此舉被業內普遍解讀為對國產AI芯片產業的有力支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