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9月資金面怎麼看?

2025-09-01 14:36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靳毅,作者:靳毅

核心觀點

2025年9月流動性缺口分析:①政府債務發行與資金下撥,補充超儲1896億元;②常規財政收支,補充超儲1.11萬億元;③信貸投放消耗2258億元;④M0需求消耗超儲2134億元、外匯佔款消耗超儲722億元。

我們預計2025年9月份資金有7845億元流動性補充,其中,超儲增加主要來自於財政支出,以及9月份政府債務淨融資或將較8月份環比下行。

9月份超儲或上升,但並不意味着資金面寬松,我們預計2025年9月超儲率環比增幅,低於2020-2024年同期。因此,我們認為在外部因素推動下,商業銀行跨季資金面整體可控。

綜合來看,預計9月份政府債務供給壓力下降利多因素仍在,資金利率或將維持寬松態勢,不過考慮到跨季因素,資金利率或邊際小幅上行。對債市而言,短債利差有一定保護,但在資金面平穩運行背景下,暫未看到向下突破動力,短債市場或整體趨於震盪。

報告正文

8月以來,資金面維持寬松態勢,短債利率趨於平穩。9月資金面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對於債市又有何影響?對此我們將做出分析。

1、9月流動性缺口預測分析


1.1因素一:政府債務發行與資金下撥

政府債務發行是影響資金面的重要因素。我們認為,9月份政府債務淨融資規模或相較於8月環比下行,但整體規模仍較大。

地方債方面,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的統計,截至8月30日全國已有24個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公佈9月份地方債發行計劃,經梳理后我們發現,已披露省區市的新增一般債、專項債分別為682億元、3586億元。

但尚有部分地區尚未公佈發行計劃,我們通過2024年該地區新增債務限額全國佔比,估算地方債新增情況。經估算,9月份新增地方一般債、專項債分別為978億元、4321億元,合計環比8月份實際發行值下行39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往年經驗,地方專項債8-9月為發行高峰,供給節奏明顯加快。但根據地方披露的發行計劃,我們發現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節奏有所提前,7-9月專項債發行速度或相對平滑,債市邊際供給變化不大。

國債方面,據我們估算9月份國債發行規模或達到1.41萬億元,規模高於2021-2024年同期水平。但由於9月份國債到期規模偏大,9月國債最終淨融資規模或為6505億元,環比8月下行1985億元。

綜合計算,我們認為9月份政府債務供給規模(國債淨融資+新增地方債)或達到1.28萬億元,環比8月份下行1896億元。9月份政府債供給規模預計環比下行,資金面壓力或有所緩解。

1.2因素二:常規財政收支

從季節性上看,9月份多數為財政淨支出月。

2020-2024年9月同期,公共財政平均淨支出為1.11萬億元。我們認為可以採用上述歷史平均數據估算2025年9月財政淨收入強度,同時該筆財政支出下撥,或將形成同等規模的流動性補充。

1.3因素三:信貸投放

信貸投放帶來派生存款增長,將會促進超額準備金轉化為法定準備金。

從票據利率上來看,8月下旬半年國股銀票轉貼現利率有所上行,我們認為近期信貸投放同比增速可能有一定改善,8月份信貸同比增速及需繳準存款規模同比增速或邊際上行。

在此背景下,考慮到「需繳準存款」同比增速與信貸同比增速方向基本一致,2025年7月「需繳準存款」同比增速為7.8%,我們假設8-9月份維持這一增速,法定存款準備金規模環比或增加2258億元,並帶來相應規模的流動性消耗。

1.4因素四:M0、外匯佔款變動

庫存現金方面,往年9月同期M0傾向於小幅環比增加。參考2020-2024年9月M0環比變動均值為2134億元。我們假設,2025年9月份資金面也消耗相應規模的流動性。

外匯佔款方面,2025年5-7月,外匯佔款環比下行737億元、714億元、715億元。我們認為,近期資本外流壓力對資金面影響有限,9月份外匯佔款環比變動假設為上述3個月均值:下行722億元。

1.5總結

因素一至因素四綜合計算,2025年9月份資金面預計有7845億元流動性補充,超儲或將環比增加0.29個百分點。其中,超儲增加主要來自於財政支出,以及9月份政府債務淨融資或將較8月份環比下行。

2、短債怎麼看?


9月份超儲或上升,但並不意味着資金面寬松,因為我們還必須要考慮季末、年末時商業銀行爲了應對MPA考覈,通常會減少資金融出,造成銀行間流動性缺口擴大的影響。

這部分資金需求不易測算,然而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歷史同期,判斷資金面走向。對比歷史同期,我們預計2025年9月超儲率環比增幅,低於2020-2024年同期。因此,我們認為在外部因素推動下,商業銀行跨季資金面整體可控。2025年9月銀行間資金面或受季末因素影響小幅收緊。

債市方面,截至8月29日,「主流短債品種-R007」利差,多位於2019年以來歷史分位數的30%左右,利差有一定保護。

綜合來看,預計9月份政府債務供給壓力下降利多因素仍在,資金利率或將維持寬松態勢,不過考慮到跨季因素,資金利率或邊際小幅上行。對債市而言,短債利差有一定保護,但在資金面平穩運行背景下,暫未看到向下突破動力,短債市場或整體趨於震盪。

風險提示:中國央行貨幣政策不及預期,金融監管超預期,利率波動風險,通脹超預期,信貸超預期,流動性波動超預期,匯率波動超預期,估算結果僅供參考,以實際爲準。

注:本文來自國海證券於2025年8月31日發佈的研究報告《9月資金面怎麼看?》,報告分析師:靳 毅 S0350517100001,聯繫人:馬聞倬S035012407001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