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4:20
在創新葯BD(業務發展)熱潮之下,成都先導(688222.SH)交出一份淨利高增的「答卷」,公司整體業績再上一個新臺階。
8月27日晚間,成都先導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7億元,同比增長16.58%;歸母淨利潤5004.20萬元,同比增長390.72%;扣非歸母淨利潤5391.19萬元,同比增長2517.6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11億元,同比增長51.48%;主營業務整體毛利率為53.82%,同比增長7.23個百分點。
多技術平臺協同發力,淨利顯著增厚
成都先導是一家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葯發現與優化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擁有DNA編碼化合物庫(DEL)技術、基於分子片段和三維結構信息的藥物設計(FBDD/SBDD)技術、基於寡核苷酸的藥物研發平臺(OBT)、靶向蛋白降解平臺相關技術(TPD)四大核心技術平臺。
依託這些技術平臺和關鍵新葯研發能力,公司可以為全球醫藥企業提供新葯研發服務,同時通過轉讓新葯項目的全部或者部分權益獲得收入,以及將自主研發項目推進至臨牀階段 乃至遠期實現上市銷售。
報告期內,成都先導各個技術平臺的商業項目穩步推進,研究項目進展順利,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增長,歸母淨利潤增幅達390.72%。
作為「基石」業務,公司DEL板塊營收達1.02億元,同比增長40.45%。成都先導的DNA 編碼化合物庫小分子數量突破1.2萬億,是全球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實體小分子化合物庫,在行業內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今年以來,面對不同客户的市場需求,成都先導的DEL相關的定製庫和篩選業務更加靈活和多元化。尤其是DEL庫定製在今年上半年多樣性導向定製庫進展強勢,收入明顯增加。
公司DEL庫也在繼續豐富經典雜環小分子化合物庫的同時,將庫類型擴展到共價化合物庫、蛋白降解化合物庫、分子片段化合物庫、線性多肽庫和環狀多肽庫等。
以多肽領域為例。據瞭解,這一領域應用場景多元,既可作為治療分子(如現有多肽藥品),包括線性肽、環肽、修飾過的多肽等,還可作為遞送載體(如遞送核素、小核酸)及用於雙功能抗體類似的新型應用。目前,公司已完成超過500億的具有多樣性的環肽DEL庫的設計,以及超過1500億線性肽類分子庫,為快速發現大環化合物和肽類化合物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公司的FBDD/SBDD 板塊業務也實現了穩定增長,收入達6523.89萬元。這主要是因為公司英國子公司Vernalis在本期確認里程碑收入,進一步鞏固了FBDD/SBDD平臺發展。OBT板塊則藉助遞送分子相關服務,實現了小核酸一站式項目的商業轉化。TPD板塊在今年積極探索新業務模式,與合作伙伴共同啟動基於 PROTAC技術的新項目合作。
在2025年上半年,成都先導的自主設計並搭建的自動化高通量化學合成平臺高效運轉,由此帶來化學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大幅增長94.17%。
2025年上半年,基於商業化戰略考量,成都先導英國子公司Vernalis主動調整研發資源配置,重點支持商業項目,研發投入同比下降。但同時母公司持續穩步推進技術平臺升級和自研管線研發進度,研發投入同比有所增長。通過這一結構性調整,公司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整體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
AI賦能項目研發,階段性成果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先導還致力於研究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創新葯物發現和優化上的應用。
基於AI大模型,一方面公司利用DEL篩選項目的大量數據集,構建靶點-萬億化合物的親和力預測模型,賦能高質量苗頭化合物發現環節;另一方面,結合搭建的高效化學合成和高通量化合物檢測平臺,公司也在建設DEL+AI+自動化的「設計-合成-測試-分析」(DMTA)分子優化的能力平臺(HAILO)。
成都先導持續推進DEL+AI/ML在新葯發現與優化方面的項目研發及能力建設。報告期內,公司在平臺建設、模型迭代和管線推進等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模型與數據上,依託DEL海量篩選及自動化實驗平臺產生的多維度數據,公司迭代升級靶點-小分子活性預測模型,並同步構建適配高通量化學平臺的分子生成模型。高通量化學平臺還快速完成以TRIM21、CRBN為E3 配體的多靶點分子膠庫設計與合成等。
項目管線上,公司新增的兩個自研項目已經依託HAILO平臺啟動首輪 DMTA 循環並找到先導化合物進入評價環節和下一輪優化。
「AI製藥本身是科技跨界的嶄新賽道,未來的首個破局者,既可能是AI藥企,也可能是傳統仿創龍頭在AI領域的前瞻深耕者,還可能是非藥領域的新進科技公司。」國金證券研報認為,隨着AI製藥行業奇點來臨,首個重要時點必然是人類首個AI驅動研發的藥物的獲批上市,其看好管線即將兑現和前瞻佈局AI領域的龍頭藥企。
根據成都先導在8月29日發佈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公司將結合AI技術開發下一代探索化合物空間的方法,加快更高質量新葯分子的發現及優化。
另外,成都先導也在對併購進行相關規劃。成都先導表示,公司將在條件成熟時投資或收購行業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型公司,進一步豐富公司的業務鏈條,保持公司技術水平的行業領先地位。上下游延伸是公司選擇併購標的的主要標準之一,這方面會比較關注下游CMC和製劑企業、上游生物模型及蛋白企業等。
相關機構報告顯示,預計至2025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將達1.8萬億美元,醫藥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增長。整體來看,小分子化藥依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新化學分子實體獲批數量呈上升趨勢,專利創新葯物的比重將持續增加。
在全球製藥行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下,成都先導主營業務深度綁定全球藥企研發需求,將迎來廣闊的發展機會。中泰證券在今年5月份的研報中指出,預計隨着項目管線逐步向后端延伸,項目價值持續放大,新葯項目轉讓帶來的業績彈性有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