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趙長鵬香港演講:穩定幣是美元全球化利器,RWA面臨流動性困境

2025-09-01 12:57

  文章來源:區塊鏈數字財經

  趙長鵬一句「船沒翻,只是換航道」,道出加密行業四年滄桑與未來航向。他的香港演講,揭示了數字金融未來的戰略佈局與挑戰。

  2025年8月27日,香港大學講堂座無虛席。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時隔四年重返華語世界,在這場備受矚目的「香港加密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

  從2021年被「請」出大陸后全球漂泊,到如今成為香港金融界的「座上賓」,趙長鵬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到「故事纔剛開始」概括了這段歷程

  趙長鵬首先回顧了穩定幣的發展歷程。他坦言自己並非穩定幣專家,但指出幣安平臺承載了全球約70%的穩定幣交易量,使其成為行業最重要的穩定幣分發渠道

  穩定幣最初只是作為市場下跌時的「避風港」而存在。2017年幣安成立初期,由於缺乏法幣交易功能,用户只能在比特幣下跌時提幣到其他平臺兑換法幣。

  為改善用户體驗,幣安決定支持USDT,將其作為市場下跌時的避險工具

  USDT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關鍵階段:2017年后幣幣交易所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第一波增長,隨后許多亞洲用户對美元的需求帶來了第二波增長動力——這些用户難以直接開設美元賬户,USDT提供了完美替代方案

  趙長鵬特別強調了穩定幣對國家戰略的價值:「USDT幫美元跑了1000億美金的私活,港幣穩定幣也能幫人民幣跑。」目前約有1000多億USDT資金購買了美國國債,且幾乎所有USDT用户都在美國境外,這實際上擴大了美元的全球影響力

  談到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趙長鵬表現出謹慎態度。儘管RWA賽道具備廣闊市場前景,但他認為「落地難度遠高於市場預期

  他指出了三大挑戰:流動性困境、監管複雜性和產品機制缺陷

  以房地產為例,即使波動較大的香港地產市場,相對於比特幣波動仍然很小。這種波動不大的資產發幣后交易性不強,訂單簿深度不夠,流動性就會變低

  「如果投資者試圖進出上億元級別的資金,幾乎無法成交;即便資產上鍊,流動性依然不足,反而更容易引發意外波動,甚至被短期操縱。」趙長鵬解釋道

  監管層面同樣複雜。涉及金融屬性的產品需要明確是證券還是商品,不同國家監管要求各異,企業需要申請多種牌照,導致業務模式受限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是另一個重點話題。趙長鵬預測:「十年內DEX與CEX角色將互換」,今天人們用郵箱註冊中心化交易所,明天錢包就是微信,DEX手續費更低,大户悄悄搬家只是時間問題

  但他也承認,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面臨用户體驗和安全挑戰,需要時間發展成熟

  趙長鵬給香港的建議是「別自建交易所,直接借船出海」:「重搭一個所要花10億美金加300個安全大神,不如讓Binance來港合規運營,省下的錢請大家喝早茶。」

  趙長鵬還討論了加密資產財庫(DAT)模式,認為這對傳統投資者是全新的投資方向

  DAT讓傳統股權市場投資者通過購買上市公司股票接觸加密資產,將這一小眾資產類別推向更廣泛受眾。這種現象不僅在美國出現,在中國香港、日本等有股權市場的國家和地區均有發生

  但他也提醒風險:不同DAT業務模式各異,市場存在周期波動,未來難免遭遇熊市,股價可能下跌,多數DAT公司需經歷市場寒冬,投資者需留意相關風險

  人工智能與Web3.0的融合是趙長鵬看好的另一個領域。他預測這將帶來交易模式的變革

  「AI互相買咖啡,一次0.01美元,傳統銀行嫌麻煩,區塊鏈秒到零手續費——香港現在佈局,就是AI經濟結算中心。」趙長鵬形象地描述了這一前景

  2025年3月,趙長鵬就曾表示:「一直在等待AI炒作平息,然后再開始推動BNB AI,真正的Builder會在熱度結束后前進。」這表明他對AI與區塊鏈融合有着長期規劃。

  總結時,趙長鵬給香港提出了幾點建議:「監管要快,產品先跑再修;流動性要全球化,別把用户關在小池塘;留好DEX和AI空間,今天邊緣,明天主線。」

  他特別強調香港在穩定幣方面的機會:「港幣穩定幣也能幫人民幣跑」,暗示香港可以藉助穩定幣技術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趙長鵬認為,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賬本技術,其首個應用場景就是金融,因此穩定幣是區塊鏈技術的天然應用。目前只有美元穩定幣發展較為成熟,其他國家貨幣的穩定幣尚未崛起,這意味着這一賽道未來的增長空間極其巨大

  演講結束時,趙長鵬輕輕放下麥克風:「四年前我以為再也回不到華語圈,今天在香港,我知道故事纔剛剛開始。」

  老話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加密世界,四年就足夠了

  從「流放」到「主場」,趙長鵬的迴歸不僅是個人的轉折點,更是整個加密行業與傳統金融世界關係變化的縮影

責任編輯:朱赫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