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方達控股上半年業績扭虧,乘勢CRO行業拐點,「戴維斯雙擊」可期

2025-09-01 09:56

2025年,港股市場延續估值修復行情,恆指重心持續上移,年內升幅超25%。先有Deepseek橫空出世點燃科技板塊衝高行情,其后創新葯BD出海高潮再次帶飛生物醫藥板塊,形成由基本面反轉和PE被嚴重低估為支撐的強勢行情。年初迄今,恆生綜合醫藥保健業漲幅近90%,持續性超出預期,創新葯已徹底邁入向新階段。

然而,作為創新葯行業的「賣水人」,CRO行業的經營拐點已同步降臨,但板塊整體表現卻稍顯「落后」。儘管龍頭如藥明康德、藥明合聯等年初以來已實現翻番,但板塊整體漲幅仍落后於創新葯,距離2021年高點仍存在較大的「補漲」空間,也側面提供了尋找「業績反轉、漲幅温和」潛力股的絕佳窗口期。作為深耕CRO行業數十年的全球化企業,方達控股(1521.HK)憑藉紮實的基本面、清晰的全球戰略以及2025年中期顯現的業績拐點預期,算得上是當前CRO板塊最值得關注的標的之一。

順應行業拐點,中期業績扭虧為盈,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方達控股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期業績,清晰地揭示了公司已重返盈利能力上升通道,符合CRO板塊拐點預期。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26.6百萬美元,其中北美及歐洲業務收入約98.6百萬美元,及中國業務收入約28.0百萬美元;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27.1%增加至27.9%。最大亮點在於,公司的盈利能力迎來了關鍵拐點,得益於卓越的成本控制和效率優化,淨利潤實現扭虧為盈,錄得2.9百萬美元,經調整純利同比增長26.2%。此外,公司第二季度增長勢頭強勁,單季收入同比增長7.8%,經調整純利同比激增56.4%,增勢強勁。

同時,方達控股未來的增長可見度亦相當高,截至6月30日在手訂單總額達4.047億美元,同比增長8.2%,為長期業績提供了堅實保障。更重要的是,隨着全球產能佈局進入成熟期,公司經營質量顯著提升,經營活動現金淨額翻了四倍,較2024年同期的4.6百萬美元增加到18.8百萬美元,內生造血能力顯著增強。

新增CRDMO設施正式啟用,夯實核心競爭優勢

業績的顯著改善,還得益於方達控股戰略佈局的成功。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實現了關鍵升級,在賓州的CRDMO新設施正式啟用。該設施面積達46300平方尺,將更好地支援化學、製造和控制產品開發與製造的服務線,極大增強公司CROMO服務能力。加入此新設施后,方達控股在全球運營設施達25個,遍佈北美、歐洲和中國,可更好地把握全球增長機遇。

伴隨產能部署的日益完善,方達控股三地協同的優勢逐漸清晰。美國聚焦於前沿研究與開發服務,中國基於工程師紅利優勢專注服務屬地化較弱且價格敏感性較高的中小型海外客户,歐洲則可根據具體領域提供專業支持,發掘更多潛在客户。這種全球化佈局不僅能抵禦單一市場的風險,更能通過協同效應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厚築方達控股的競爭壁壘。

行業迎高確定性, 方達控股「戴維斯雙擊」可期

長遠來看,方達控股的未來增長,將植根於CRO行業持續向好的宏觀環境。首先,上游需求正在加速釋放,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葯BD出海超50起,總金額超480億,接近24年全年總和,交易金額再創新高,彰顯了強勁的源頭創新能力。隨着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環境有望回暖,創新葯企將有更充足的資金投入研發,直接轉化為對CRO服務的訂單需求。國內市場,政策面利好也在持續釋放,審批效率加快、支持創新葯納入商保目錄以及優化集採規則不再錨定最低價等,為創新葯的發展保駕護航,同樣將有利於提升CRO訂單需求。

另一方面,隨着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環境有望回暖,創新葯企將有更充足的資金投入研發,直接轉化為對CRO服務的訂單需求。在此基礎上,全球大藥企正面臨大規模的「專利懸崖」壓力,爲了降本增效、聚焦核心,將更多業務外包給專業的CRO公司已成為必然選擇。這一趨勢也從近期行業的中報季表現中得到驗證,大部分CRO公司業績符合預期,龍頭企業的超預期表現更是印證了行業的高景氣度與訂單的加速兑現。而擁有全球化佈局和產能優勢方達控股,無疑將繼續充分受益於這一趨勢,為其業績增勢帶來更高的確定性。

綜合來看,方達控股正站在一個全新的增長起點。公司的內部動能在於其業績向上拐點已經明確顯現,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狀況持續改善,為未來發展積蓄彈藥。產能層面,CRDMO業務的落地和全球協同網絡的成熟,將助力公司向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環節邁進,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外部驅動則在於,公司將持續受益於全球創新葯研發熱潮和外包滲透率提升的雙重利好。相較於已大幅上漲的同業龍頭,方達控股目前股價漲幅有限,估值具備明顯吸引力,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