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1 20:17
(來源:君實財經)
紫光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交流會
會議要點
1、業績表現與財務數據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74.25億元,同比增長24.96%;歸母淨利潤10.41億元,同比增長4.05%;扣非后歸母淨利潤11.18億元,同比增長25.1%。第二季度營收266.35億元,同比和環比增速均接近30%,規模淨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18.01%。核心子公司新華三上半年營收364.04億元,同比增長37.75%,淨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接近20%。
·新華三國內政企業務上半年收入310.35億元,同比增長53.55%,主要受益於互聯網行業需求增長及公司全面佈局;國際業務收入19.19億元,同比增長60.25%。交換機和服務器產品收入同比增速遠超往年,公司推出的united S8萬超節點、64卡單機櫃超節點等產品,組網訓練效率提升25%,推理效率提升63%,並已落地部署。
2、核心業務增長與產品佈局
·新華三上半年IT業務增長接近65%,主要受益於GPU服務器及AI服務器需求拉動,顯卡增長快速;網絡業務增長接近14%。公司推出高密度液冷整機櫃方案,支持64卡H800加速卡或千核級CPU部署需求,新一代無損網絡解決方案和3D集成交換機有效帶寬提升107%,實現GPU和網卡解耦,TensorHub平臺支持超20款CPU和60多個大模型,訓練效率提升20%。
·交換機領域,新華三上半年數據中心交換機收入佔比51%,園區交換機佔49%。按接口速率分,100G以下佔76%,400G和800G合計接近22%。隨着博通TH6芯片發佈,800G交換機及光模塊速率將迅速增長,下半年800G生態鏈完善后有望迎來高峰,未來18-24個月400G到800G年化複合增長率將超50%,目前主力發貨和訂單圍繞800G接口形態。
3、市場拓展與海外業務
·海外業務上半年高速增長,主要分佈於東南亞、東亞、中東和歐洲區域,東南亞和中亞佔比最大,中東和歐洲處於拓展階段。歐洲市場潛力巨大,因AI爆發后歐洲供應商較少,雖受部分限制,但歐洲不願被美國壟斷,未來有望成為主戰場。公司深化本地化戰略,推出WiFi 7園區全光網絡、高性能GPU服務器等產品,在日本、沙特、菲律賓等國家運營商市場實現突破,與德國、哈薩克斯坦等國頭部軟件服務商達成戰略合作。
·國內市場深度參與多行業數字化建設,互聯網領域中標通用計算平臺、整機櫃及800G高速交換機量產項目,800G CPU硅光交換機、CDN算力網絡架構在頭部互聯網廠商上線;製造領域為大模型廠商、算力服務商及汽車自動駕駛等行業頭部客户提供AI2B解決方案,助力超100家企業落地智算集羣;數字金融領域完成工行、建行等多家機構數字化平臺提升;運營商市場加強分佈式推理資源池、行業AI一體機合作,推進政企AI轉型。
4、關鍵技術與生態佈局
·AI服務器方面,上半年新華三AI相關定製化業務收入接近100億元,其中60%-70%為AI相關互聯網定製化服務器,通用市場AI算力規模接近60-70億元。H卡佔比不到40%(含H20、L20等),受政策影響二季度已顯現,但國產卡機會增多,新一代產品具備與N卡競爭實力,預計下半年AI計算將平穩增長,增速或趨緩。商用領域非互聯網市場國產GPU量已超NVIDIA,互聯網領域國產化佔比也將提升,未來或呈百家爭鳴態勢。
·Scale-up領域,新華三積極佈局,已交付基於以太網互聯的S80000和PCIE互聯的F80000整機櫃解決方案,未來將跟進NVLink、UALink、CXL等技術路線,在以太網、PCIe方案均有儲備,是該場景重要實踐者。相比傳統scale-out以太網,scale-up整合計算與連接技術,需熟悉PCIE機內連接及以太網低成本連接,新華三憑藉算力與連接團隊積累,價值貢獻將更顯著,涉及硬件、軟件及鏈路層優化等多方面。
5、戰略規劃與未來展望
·港股上市方面,公司於2025年3月啟動準備,5月末向聯交所和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及備案,聯交所第一輪反饋已收到,公司正準備答覆並提交,中國證監會備案已被接收,后續將根據審批節奏推進。
·液冷技術方面,新華三很早就部署液冷,整機櫃產品如S80000、NVIDIA相關產品均採用液冷,今年已規劃液冷產能,未來液冷趨勢明顯,整機櫃基本將採用液冷,研發和產能規劃將跟隨該趨勢。整機櫃毛利率較高,華為Mach 384報價折扣后約七八千萬,毛利率可觀,公司正與互聯網廠商打通技術難點,未來商用整機櫃毛利率有望提升,產能規劃上每月maximum千櫃級別。
6、財務優化與股權安排
·財務費用優化方面,上半年30%股權增持產生的財務費用影響上市公司業績約3億元,19%期權安排影響約1.5億元。19%期權費用若HPE將股權賣給其他人或12月4日期權到期后會消失。公司正洽談置換去年90億境外併購貸款,計劃尋求境外低成本資金或境內資金(需論證資金出境及外匯監管可行性),以降低財務費用。
·新華三剩余19%股份安排,HPE可在2025年12月前尋找投資人購買,或到期后向紫光股份出售,紫光股份也可聯合其他投資人購買。目前HPE正尋找投資人,公司也在為收購做計劃安排,最終方案需時間明確。
7、生產製造與供應鏈管理
·生產製造採用自有製造與生態鏈合作模式,杭州未來工廠完成70%服務器、整機櫃、液冷生產,30%由富士康等代工;交換機、路由器超50%由紫光華智在重慶生產,另有5-6家生態合作伙伴代工。上半年因AI爆發產能不足,二季度緊急擴容后,目前服務器、整機櫃、液冷及網絡產能充足,效率較高,生產中應用大量AI技術。
·整機櫃方面,公司已交付基於以太網和PCIE互聯的南向互聯解決方案,未來將結合新技術、與GPU廠商及客户合作推出新方案。整機櫃出貨不僅涉及硬件,還包括軟件系統管理,其價值實現從工業標準服務器料本模式轉向綜合價值,成熟商用整機櫃毛利率有望提升,公司在該領域投入及技術積累將超傳統scale-out以太網,因涉及計算與連接交叉領域,發揮算力與連接團隊優勢。
QA
Q:上半年交換機、服務器業務的拆分及增長情況如何?下半年國內智能開支增長預期及各板塊展望?
A:上半年新華三整體同比增長接近38%-40%。IT業務增長接近65%,主要由GPU服務器、AI服務器驅動,服務器營收達240-250億元,其中定製化業務近100億元(60%-70%為AI相關互聯網定製化服務器),通用市場AI算力規模接近60-70億元;國產化服務器受海光供應影響增速20%多,下半年將高速增長。網絡業務增長接近14%,數據中心交換機佔比51%,園區交換機佔49%;速率方面,100G以下佔76%,400G及800G合計接近22%。顯卡增長也非常快速。下半年,隨着800G生態鏈完善及國家「人工智能+」政策推動,預計800G交換機及光模塊將迎來高峰,算力計算中心建設和邊緣AI計算將帶動IT、CT及服務業務持續快速增長。
Q:上半年海外業務增長較快的區域及產品是什麼?港股上市的具體節奏?
A:上半年海外業務高速增長,主要分佈在東南亞、東亞、中東和歐洲區域,其中東南亞和中亞佔比較大,中東、歐洲處於拓展階段,歐洲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有望成為主戰場。港股上市方面,公司於今年3月啟動準備,5月末已向聯交所和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及備案,聯交所第一輪反饋已收到,公司正準備答覆並儘快提交;中國證監會備案已被接收,后續將持續快速推進審批工作。
Q:上半年IT業務中GPU服務器高增長的底層支撐結構是什麼?下半年到未來行業發展的主要增長來源?
A:上半年服務器營收迅猛,主要受AI驅動,來自行業市場、互聯網及AI領域。底層支撐方面,定製化業務中AI相關佔比高(60%-70%),通用市場AI算力規模接近60-70億元。未來增長將主要來源於AI服務器、GPU服務器的持續需求,國產化服務器下半年增速將超過上半年的20%,同時400G/800G交換機在互聯網、企業及雲上計算領域的應用(未來18-24個月年化複合增長率超50%),以及scale up場景下與博通等技術生態合作的以太網、PCIe等方案落地。
Q:目前不同速率交換機的整體佔比情況及行業技術升級趨勢?公司在海外和國內網絡業務中的參與機遇?
A:當前交換機速率佔比:100G以下佔76%,400G及800G合計接近22%。技術升級趨勢:未來18-24個月,scale out領域400G到800G增速極高,年化複合增長率超50%,國內互聯網、企業及雲上計算領域產品將集中於400G/800G。公司已發佈高速ROCE迭代產品DDC,主力發貨及訂單圍繞400G特別是800G接口;在scale up領域,積極跟進博通51.2T芯片及NVLink等技術路線,佈局以太網、PCIe方案,是該場景的重要實踐者。海外方面,歐洲等區域因供應商較少且不願被美國壟斷,中國公司有拓展機遇;國內隨着「人工智能+」政策推進,算力網絡鏈接需求將帶動交換機及路由業務增長。
Q:AI服務器業務中,H卡佔比及政策影響下三季度及下半年的預期,全年預判是否有變化?
A:H卡受政策影響自3月底開始顯現,4月后合規H卡進入中國市場受限,二季度H卡在公司AI服務器業務中的佔比不到40%(含H20、L20等組合)。儘管H卡存在挑戰,但下半年國產算力卡隨着新一代產品發佈,已具備與N卡競爭的實力,頭部互聯網客户對AI算力需求仍持續,整體AI計算業務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可能趨緩,但不會出現斷崖式下降。
Q:Scale up互聯協議生態進展,國內外趨勢演化及公司技術方案選擇?
A:Scale up是計算與連接交叉領域,技術生態流派多(如NVLink、UALink、CXL等),國內外客户(互聯網、運營商)均有標準探索,未來12-18個月技術路線尚不明確。全球主要有博通引導的以太網高速鏈接和英偉達NVLink兩大流派,國內以太網是重要方向,同時也在探索信源交換等模式及國家相關標準。公司優先選擇以太網方案,已成功交付基於以太網互聯(S80000整機櫃)和PCIE互聯(F80000整機櫃)的南向互聯解決方案,未來將持續跟蹤新技術,與GPU廠商、客户合作推出新方案。
Q:國內AI服務器市場中,國產卡當前佔比及明年比例提升預期?
A:在商用通用市場(非互聯網市場),國產GPU的量已超過NVIDIA;互聯網領域,頭部廠商的AI芯片解決方案中國產化佔比也將超過NVIDIA。明年隨着國產卡技術進步加快(新一代產品對標H100,競爭力增強),市場份額有望迅速增長,但N卡憑藉生態和技術優勢不會完全退出中國市場,整體將呈現百家爭鳴態勢。需注意公司數據為合規企業數據,國內存在較大灰色市場(H100、H200、B200等),實際行業整體比例需綜合考量。
Q:Scale up採用switch tree方式后,公司參與的價值量是否會減少?
A:公司在scale up領域的投入、技術積累及參與程度遠超過傳統scale out以太網。Scale up需整合機內計算連接(PCIE)與低成本連接技術(以太網),公司算力與連接團隊具備技術優勢;該領域技術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涉及鏈路層、物理層優化,公司可發揮經驗積累,且在芯片層面有技術投入。整機櫃形態不僅是硬件結合,還包含軟件系統管理(上層管理軟件、應用軟件、運維軟件等),公司在技術整合與突破方面價值顯著,參與價值量不會減少。
Q:公司在OCS和相干光技術領域的佈局及優勢?
A:OCS並非新技術,物理和鏈路層相對簡單,複雜在軟件部署層面,公司在軟件部署有優勢,正積極跟進並投入OCS領域。相干光技術在傳統光傳輸領域成熟,隨着算力拉遠、東數西算等趨勢,跨數據中心互聯將推動高速光模塊發展,公司在DSP、硅光組件等方面與生態合作伙伴積極合作佈局。兩者均是未來計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連接的重要技術趨勢,公司有相關投入和產出規劃。
Q:公司目前服務器液冷出貨量佔比如何?未來隨着液冷滲透率提升,紫光股份在液冷領域有哪些佈局,對整體價值量和毛利率有何影響?
A:新華三很早就開始部署液冷技術,已將液冷組件作為服務器的可選配件,尤其在冷板式液冷方面可作為標配選配件。未來整機櫃出貨方案增加,而整機櫃基本都會採用液冷技術(如已交付的S80000整機櫃即為液冷產品),液冷趨勢非常明顯。公司已對液冷產能進行規劃,研發和產能佈局將跟隨液冷趨勢推進。整機櫃產品的毛利率預計會有相應提升,成熟商用整機櫃的毛利率會比較好,其價值實現更看重最終整體價值,而非傳統工業標準服務器從料本往上的做法。
Q:未來整機櫃出貨量的展望如何?
A:公司目前對整機櫃產能的規劃是每月最大可生產約千櫃規模。
Q: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服務器和交換機領域,互聯網客户、國央企客户的市佔率分別是多少?公司未來如何應對白牌廠商的競爭?
A:服務器方面,上半年互聯網側營收同比增長接近150%,接近150億元,發貨量超過200億元。交換機方面,根據IDC報告,2025年Q1新華三交換機國內整體份額排名第一,數據中心交換機份額排名第二;互聯網側交換機(含白盒、白牌)上半年出貨收入超過20億元,發貨量超過30億元,在定製化交換機(白盒)領域作為后來者已追趕上主要競爭對手。
Q:新華三剩余19%股份的安排和節奏是怎樣的?公司財務費用后續優化的路徑及空間如何?
A:新華三剩余19%股份存在三種可能安排:一是HPE在2025年9月至12月期間尋找投資人收購;二是2025年12月后HPE向紫光股份出售;三是紫光股份可聯合其他投資人共同購買。目前HPE正尋找潛在投資人,公司也在為此做計劃安排。財務費用優化方面,上半年30%股權增持產生的財務費用影響約3億元,19%期權安排影響約1.5億元(若HPE出售給第三方或12月4日期權到期,該費用將消失)。公司正積極洽談置換去年90億境外併購貸款,計劃通過境外低成本資金置換或境內資金償還(需論證資金出境及外匯監管可行性),對降低財務費用、增厚業績有較大幫助。
Q:公司400G及以上交換機是否大部分自主生產?未來向整機櫃模式發展,對供應鏈及生產製造環節的生態將帶來哪些變化?
A:生產製造採用自有製造與生態鏈合作並行策略。自有製造方面,杭州未來工廠可完成70%的服務器、整機櫃、液冷產品生產,紫光華智電子在重慶生產超過50%的交換機和路由器;生態合作方面,30%服務器等產品由富士康等代工,交換機、路由器另有5-6家20年合作經驗的生態夥伴代工。產能方面,上半年因AI爆發產能嚴重不足,二季度緊急擴容后,目前服務器、整機櫃、液冷及網絡產品產能均充足,且生產中應用了大量AI技術提升效率。
Q:請對紫光股份及新華三下半年乃至明年的發展進行展望?
A:下半年隨着國家AI扶持政策(如國務院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及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的出臺,AI+百行百業將快速發展,有望帶動ICT產品及服務需求增長。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良好,目前已通過產能提升和備貨補充解決了此前因AI爆發導致的IT、ICT網絡產品備貨及產能不足問題。DDR4全面停產曾在二季度給交付帶來巨大壓力,近期海外主要廠商已逐步恢復DDR4生產,這將對下半年服務器(包括通用服務器和AI服務器)交付提供巨大幫助。公司聚焦規模與利潤平衡,追求盈利能力提升,力爭全年在收入規模和淨利潤方面均給投資者交出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