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專注光伏主業,用創新穿越周期,昱能科技半年報彰顯經營韌性

2025-09-01 08:34

伴隨光伏企業半年報密集出爐,行業趨勢也得以顯現:儘管面臨挑戰,但拐點有望提前到來。

五月底國內光伏搶裝結束后,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需求顯著下滑,光伏組件海外出口繼續疲軟。根據國家能源局披露的數據,2025年7月,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僅11.04GW,同比下滑47.55%。海外市場,六月份,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21.7GW,環比下降3%。

受整體環境影響,諸如通威股份、TCL中環等光伏龍頭虧損超40億元,但與此同時,陽光電源(300274.SZ)德業股份(605117.SH)昱能科技(688348.SH)等光伏逆變器企業依靠出海戰略、光儲一體化成功維持盈利。

中原證券認為,從已經披露的中報來看,光伏行業二季度業績呈現邊際改善的特徵。下半年,圍繞反內卷的產品銷售價格措施、企業間併購整合、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和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將會相繼落地,競爭格局和產業鏈生態有望優化,行業估值存在修復契機。

專注創新破「內卷」

不難看出,如果光伏企業要率先突圍,必須要在產品和打法上實現創新。

以昱能科技為例,公司專注於光伏發電及儲能領域,提供以微型逆變器為核心的分佈式光伏+儲能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產品及業務包括微型逆變器及能量通信產品、户用及工商業儲能產品、AI智慧能源業務、分佈式光伏電站業務等。

得益於「強研發、重營銷、輕資產」的經營方針,昱能科技通過全球銷售佈局及全委外代工的輕資產模式,展現出了極強的生產靈活性及經營韌性。所謂委外代工,是指將具體生產製造環節委託行業內領先的代工廠。這種代工模式能夠使得昱能科技最大限度地減少固定資產投入,確保有足夠的資源分配到研發及營銷環節,實現技術研發、全球營銷和產品製造的最優結合。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歸母淨利潤7913.62萬元,在手現金充沛,貨幣資金達到13.8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36.8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3%。在香港專業質量服務機構Sinovoltaics(中伏)發佈最新一期全球光伏逆變器製造商財務健康排名中,昱能科技也憑藉穩健的資產結構、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出色的風險控制,榮登榜首,位列全球第一。

從財報也可以看到,在整體收入承壓的情況下,昱能科技還能持續加碼研發,通過創新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達5866.22萬元,同比增加3.61%,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9.01%,並且通過申請專利來鞏固強化研發創新優勢,新增授權知識產權24項。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的知識產權總數共計212項,其中發明專利95項。

深厚的技術儲備為昱能科技擴充產品矩陣打下基礎。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研發了離網混合逆變器AHS系列產品。離網混合逆變器不依賴公共電網系統,在電網不穩定時可確保關鍵性負載不斷電,很好地滿足了部分國家和地區因電網覆蓋率不足、電網供應不穩定等因素催生的離網及備用發電使用需求。

中金公司認為,昱能科技近期推出離網逆變器產品適配新興市場,目前行業庫存已逐步見底,微型逆變器具備安全、簡便、高效特點,看好長期需求空間存在。在市場競爭層面,龍頭企業Enphase在歐洲市場競爭力下降,美國市場户用補貼2025年底后開始退坡,利好具備價格優勢的國內微逆廠商,公司或將率先抓住美國市場機遇。

完善全球化業務佈局

從全球範圍來看,不論光伏還是儲能,市場規模都在快速擴大。根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2024年,全球新增裝機量約530GW,同比增長35.9%。預計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1078GW,較2024年增長103.4%,2024-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5.3%,未來全球光伏裝機量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今年上半年,昱能科技工商業儲能產品已在海外市場取得突破,在德國、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相繼實現銷售。此外,公司緊跟市場需求變化趨勢, 在巴基斯坦、菲律賓、孟加拉國、埃及、尼日利亞、肯尼亞及墨西哥等亞非拉國家參加國際展會,全面推廣展示陽臺、户用、工商業及離網場景的光儲解決方案,顯著增強了公司在目標市場的品牌形象和渠道滲透,為進一步開拓亞非拉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伴隨海外業務不斷放量,國內反內卷持續推進,昱能科技的全球化佈局與技術創新將穩固核心競爭力,助力公司穿越行業周期,兑現長期價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