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6年3闖關2失敗!83歲首富,迎第10個IPO…

2025-08-31 14:35

(來源:企業上市法商研究)

導讀:若安得智聯順利實現IPO,其將成為美的集團第5家上市公司,以及何享健家族的第十個IPO。

美的集團(000333, 0300.HK)創始人、83歲的佛山首富何享健,正衝刺家族第10個IPO

8月27日晚,美的集團子公司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得智聯「)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同時任命中金香港證券、摩根士丹利亞洲和中信里昂證券為整體協調人。

01

美的分拆安得智聯赴港上市

8月28日,美的集團發佈關於分拆所屬子公司至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安得智聯於2025年8月27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並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了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資料。

根據最新的招股書,本次赴港上市計劃,安得智聯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拓展國內物流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開展供應鏈國際化業務,以及通過數智化技術推進端到端數字化。

在管理權這方面,美的集團對安得智聯有着絕對的控制權。安得智聯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美的集團通過美的集團全資子公司美的智聯持有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52.94%的權益。

作為「美的系」物流板塊核心企業,安得智聯近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1.73億元、162.24億元、186.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14.8%;同期淨利潤則由2.15億元升至2.88億元再到3.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33%。進入2025年,增長勢頭仍在延續,上半年實現收入108.85億元,同比增長20.23%;淨利潤2.48億元,同比增長21.75%。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年及今年上半年,安得智聯前五大客户貢獻收入佔比分別為49.8%、48.6%、52.1%及49.7%, 約佔公司一半營收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收入仍有較高比例來自母公司美的。2022年至2024年,來自最大客户美的的收入佔比分別為37.7%、36.6%、41.1%。

到了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則為40.4%,和過去三年一樣, 始終超過36% 。

股權結構方面,美的旗下美的智聯持股52.94%,為控股股東。外部投資者中,海信持股22.03%,天津順和持股2.9%,鍾鼎晟觀持股1.45%,隱山致能持股0.72%、美科啟信持股0.43%。其余股份由持股平臺持有。

IPO前夕,海信等機構突擊入股。2025年6月安得智聯股本增加至7.452億元,新增股本由海信、天津順和、鍾鼎晟觀、隱山致能、美科啟信認購,本輪融資額度達19億元,其中海信投資15.2億元,獲得絕大部分投資份額,天津順和、鍾鼎晟觀、隱山致能、美科啟信分別投資2億元、1億元、5000萬元和3000萬元。按新增股本及投資額計算,安得智聯此次融資的估值約為69億元。

02

IPO之路曲折,16年三次闖關

安得智聯謀求獨立上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09年。彼時,公司計劃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但因與母公司關聯交易比例過高被否。

2013年,美的集團完成整體上市后,安得智聯獨立上市的計劃再次擱置。2017年,就在官宣集團重要轉型階段的這一年,美的曾表示要推動安得智聯獨立上市。直到2023年7月,美的董事會通過了啟動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聯深交所主板上市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2023年12月,中金公司代表安得智聯向中國證監會安徽監管局遞交上市前輔導備案。不過,在今年1月中金公司發佈第四期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后,有信息顯示安得智聯撤回了IPO輔導備案。

今年4月29日,美的在發佈一季度業績報告的同時宣佈,擬分拆安得智聯港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完成后,美的仍將維持對安得智聯的控制權。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美的首次嘗試分拆子公司上市。在謀求安得智聯獨立上市的同時,美的也曾費盡心思為子公司美智光電謀劃。

然而,在2023年12月,專注於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美智光電第二次撤回深交所創業板IPO申請。自那之后,美智光電再未傳出重啟上市計劃的消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安得智聯已然超越美智光電,成為何享健家族第十個IPO最有希望的選手。

放眼行業,海爾的物流部門日日順同樣走過一段坎坷的上市之路。自2018年從母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剝離后,日日順的上市申請材料於2021年5月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歷經三年才成功過會。然而,過會一年多后未能提交註冊,日日順在2024年10月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03

何享健家族上市公司將擴容至10家

安得智聯此次衝擊港股IPO,或將成為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第10家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何享健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包括「美的系」的美的集團、萬東醫療科陸電子合康新能,以及何享健子女控制的美的置業、盈峰環境百納千成顧家家居會通股份等A股、H股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美的集團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健康醫療、智慧物流等業務的全球化科技集團,目前已形成美的、小天鵝、庫卡、合康、科陸等多個品牌組合,每年為全球超過5億用户提供產品和服務。

回顧美的集團過去的資本運作路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種是通過收購不斷進軍新賽道,例如收購萬東醫療等A股上市公司;另一種是通過內生孵化,旨在將原本服務於集團內部的公司培育成獨立的上市公司,安得智聯便是其中一例。

萬東醫療是一家專業從事影像類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和生產、提供影像診斷服務的公司,於1997在上交所上市。2021年,美的集團入主,萬東醫療成為美的集團佈局醫療領域的重點企業。

合康新能則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端製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的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美的集團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購合康新能。如今,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羣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已經在新能源、暖通家電、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核心部件等多個領域取得進展。

國金證券可選消費首席分析師趙中平認為,美的集團主要通過收購兼併迅速獲取製造能力和核心技術、豐富產業佈局,隨后通過縱向產業鏈拓展和研發迭代,並依託集團多元化業務佈局及規模效應降低製造成本。2017年以來,美的集團通過收購KUKA、合康新能、科陸電子等企業,進一步強化了To B業務的新增長曲線。

然而,美的集團的擴張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早在安得智聯之前,集團曾推動分拆旗下照明業務美智光電在A股上市,但后者兩次申報均主動撤回。2021年6月首次遞交后於次年7月撤回,2023年4月再次遞交后於12月再度撤回。

身為家電巨頭,美的和大多數行業龍頭一樣也早早湧入投資圈,試圖用錢布局出一個規模更大的商業版圖。故事開始於2000年,這一年美的掏出2320萬元成立「佛山市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如今這家公司對外投資項目已近百個,這是美的在資本市場埋下的第一條暗線,也是其投資版圖擴張的元年座標。

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與「美的集團」相關的投資機構共有三家,分別是主體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美的集團」,主體為美的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美的資本」,和主體為美的置業有限公司的「美的置業」。

其中,創辦於2018年的美的資本尤為關鍵。資料顯示,美的資本的前身是美的集團的戰略發展及創新投資部門。美的資本圍繞全球先進製造行業和「智慧家居+智能製造」生態鏈進行系統化佈局,通過對被投企業提供全產業鏈賦能幫助企業實現長期價值增長。目前對外投出了包括芯聚能、晶藝半導體高景太陽能英華特思必馳華瑞微電子等明星企業,也從中收穫了數個IPO

此外,美的集團還在2016年參與高瓴集團北京遠景長青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出資,已投GP包括梅花創投金沙江創投明勢資本線性資本藍湖資本鍾鼎資本等;在2021年7月,美的集團海爾阿里TCL小米創維等數10家巨頭共同出資,參設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夥),該基金主要用於對蘇寧易購的收購。

美的集團外,何享健之子何劍鋒也在資本市場上積極佈局。2006年,何劍鋒的盈峰集團收購上市公司上風高科,並將其改名為盈峰環境。2018年,何劍鋒的盈峰集團又從華錄文化手中取得華錄百納,並將其改名為百納千成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

2024年1月,何劍鋒再次通過盈峰集團旗下子公司以88.80億元收購顧家家居29.42%的股份,成了顧家家居的新實際控制人。

目前,何劍鋒實控的上市公司達4家,包括美的置業盈峰環境百納千成顧家家居。其中,美的置業,盧德燕、何享健、何劍鋒為共同實控人,其余三家實控人均為何劍鋒一人。

何享健之女何倩嫦同樣活躍於資本市場,其實際控制的會通股份於2020年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何倩嫦直接持有會通股份25.54%的股權。

總的來看,何享健家族目前已實際控制9家上市公司,包括美的集團合康新能萬東醫療科陸電子美的置業盈峰環境百納千成顧家家居會通股份。以最新收盤價計算,這些公司的總市值高達6636億元。

據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何享健家族以1885.7億元財富蟬聯佛山首富,排名第8位。

來源:新財富雜誌綜合自上海證券報、新浪、融中財經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