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1 10:34
財聯社8月31日訊(記者 曹韻儀)「8月最后一周,各家保險公司都在緊鑼密鼓切換產品。」近日,財聯社記者走訪市場時,多位保險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26號開始很多老產品就下架了,最近陸續接到各家保險公司新老產品替換的通知。」
在新一輪保險產品預訂利率調降周期中,8月底成為備受矚目的時間節點,此前,多家保險公司公告,將在8月31日完成新舊產品切換。多位保險代理人則對財聯社記者坦言,老產品「欲購從速」,「多家保司已經關閉預覈保通道」。
不過,財聯社記者在走訪調研中也瞭解到,每一波停售都對消費者的心態均有所衝擊,但此次,除了本身在觀望的消費者以外,僅老客户會在停售窗口有加保動作。有銀行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兩年保險產品調價較為頻繁,客户反應趨於平穩。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這幾年來一路下行,在考慮是否配置時,我們也會更多與銀行理財等其他金融產品進行比較,看看吸引力如何。」多位消費者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並不會衝動參與「炒停售」。有專家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下調預定利率會增加新保單的銷售難度,因為較低的保證利率可能會削弱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同時,這也要求保險公司優化產品結構,注重開發保障功能更強的產品,而非單純依賴投資回報。
上百款產品下架 保險代理人忙着衝業績
「普通型從目前的2.5%下調至2.0%,這意味着新的保險產品將集體漲價,成人重疾險大概漲13%,孩子漲幅可能到29%。8月以后,一家子保費每年要多花幾千。」保險代理人王鷗(化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8月她一直都在推薦客户趁着最后這十幾天配置一些重疾險。
此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1.99%,連續兩個季度低於2.5%的動態調整閾值,觸發預定利率調整。
根據相關安排,自2025年9月1日起,普通型、分紅型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以及萬能型保險產品的保證利率上限將分別下調至2.0%、1.75%和1.0%。其中,普通型和萬能型產品利率分別下調50個基點,而分紅型產品僅下調25個基點。
近年來保險產品利率持續下調,此次調整意味着保險行業正式邁入預定利率「2.0時代」,不少代理人正抓緊機會開單。「最近肯定是加大活動量、組織團體活動,拜訪客户,趁着產品轉換期再衝刺一下業績,8月底可能是銷售的一個小高潮。」上述保險代理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26號開始很多老產品就下架了,最近陸續接到新老產品替換的通知。
保險代理人陳平(化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投保已進入白熱化狀態。「臨近8月31日的最后期限,由於單量太大,多家保司已關閉預覈保通道。」 她表示,預覈保已經開始限流,無法保證時效。「最好先確保覈保通過,再決定扣不扣費。」有截圖顯示,部分保險公司覈保自8月16日至9月14日暫停服務通道,原因為作業高峰期,覈保員全力投入覈保作業。
「針對9月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行問題,新保險產品我們總行目前已經准入,會有交替但不會影響銷售。未來還是以增額終身壽險、兩全保險的代銷為主。」某股份制銀行的經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不過財聯社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已有多個保險產品正式停售。在「水滴保之家」小程序上,預計會有上百款產品將在8月31日前下架,產品涉及重疾險、失能險、意外險、定期壽險、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和分紅險等在內的多種保險產品將經歷重要調整。
水滴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正積極溝通保險公司調整產品策略,做好新舊產品切換、客户服務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新舊產品的銜接計劃,確保在售產品合規,併爲新產品上線作準備,以確保平穩過渡。此外,也將制定專項服務預案,針對下架產品和投保疑問為用户提供清晰、及時的諮詢與解答,保障用户權益,提供更好服務體驗。
中國人壽總裁利明光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預定利率調整后整體影響較為有限,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新產品儲備、銷售管理、人員培訓、系統建設、政策宣傳、輿情監測等方面。
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多次下調消費者心態已趨穩 未來分紅險是主流
近年來,保險公司逐步重視銀保渠道,財聯社記者此次也走訪了銀行,調研銀行渠道8月最后一周保險產品的售賣情況。
有銀行一線員工對財聯社記者反饋客户的熱度平平。「近兩年保險產品調價較為頻繁,所以客户反應趨於平穩,會有本身猶豫觀望的客户下單,但是總體體量不大。「某城商行的經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上述銀行經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如果客户手上有一筆余錢,那可能會抓緊窗口期購買。
陳平也對財聯社記者坦言,每一波停售都對消費者的心態有所衝擊。「屢次停售背景下,消費者已經慢慢接受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降低的現實。老客户會在停售窗口加保,或者購買新的保險。但是本身不想買保險的人,不會因為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要降低而購買。」
「觀望人羣、老客户是此次節點營銷的重點。」王鷗對財聯社記者分析,此前只買了儲蓄險但沒買重疾險的客户,會推薦考慮配置一些重疾險,畢竟預定利率下調后重疾險的影響很大。
「客户會根據積極的配置情況,查缺補漏進行加保,但是我們也感受到,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持續調降背景下,保險產品對部分客户的吸引力也在變化。」一位人身險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坦言,在此背景下,其所在公司,已經開始加大度優化產品結構力度,增強保險的服務能力,強化投資能力,「還是希望讓客户更多的看到,保險的穩健及平滑風險的能力」。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財聯社記者指出,下調預定利率會增加新保單的銷售難度,因為較低的利率可能會削弱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同時,這也要求保險公司優化產品結構,注重開發保障功能更強的產品,而非單純依賴投資回報。
「保險產品仍有吸引力。」一位華東地區的保險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看,1.6%左右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以及只有1.3%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雖然近期股市有所起色,消費者會綜合考慮進行配置,但無論從風險保障角度,還是資產穩健角度,保險都是消費者「一攬子」資產名單中的「必選項」。
此前,多家保險公司表示,普通型、分紅型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最高值將分別調降至2.0%、1.75%。面對不斷下行的利率,有壽險公司的高管對財聯社記者坦言,轉型必然有陣痛期。
君龍人壽副總經理兼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鄭竹凱對財聯社記者直言,當前權益品種收益承壓與長期利率下行,是整個壽險行業面臨的共性挑戰,也倒逼行業迴歸保障本源、優化經營邏輯,用合理的定價提供真正的保障,用專業的投資創造長期的價值。
「另一方面,‘報行合一’某種意義上與‘利率下行’形成了當前市場環境的一體兩面。這對於壽險行業而言並非‘約束’,更應視為推動行業從 ‘規模擴張’ 向 ‘質量發展’ 轉型的關鍵拐點。」 鄭竹凱表示。
在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下,市場人士認為未來分紅險或突出重圍。興業證券非銀研報分析顯示,差異化調整幅度強力驅動行業全面加速向分紅險轉型,其核心價值在於壓降剛性負債成本。分紅險的剛兑成本較低,根據公司投資表現調整分紅收益,客户與公司共擔投資風險,其紅利分配具有彈性機制,分紅特別儲備平滑紅利分配對公司投資端的波動,可降低利差損風險。
以近期發佈中期業績的中國人壽來説,從財報中可以看到,分紅險成為個險新單保費的重要支撐,上半年佔個險渠道首年期交保費比重超50%。受益於此,個險渠道上半年新業務價值達243.37億元,同比提升9.5%。
鄭竹凱認為,「對壽險公司而言,唯有主動跳出 ‘費用競爭’ 的路徑依賴,聚焦產品創新、服務升級與效率提升,才能在嚴控費差損的同時,實現規模與價值的長期平衡。」
余豐慧建議險企加強風險管理,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並降低成本;加大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改善客户服務體驗,提升競爭力;積極拓展多元化投資渠道,以平衡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收益;最后,強化品牌建設和市場教育,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保險產品的核心價值在於長期的保障作用,而非短期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