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1 08:15
平陸運河項目安置示範點——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企石新村。
平陸運河5000噸級示範船建設現場——廣西西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的造船廠。
一條運河,承載幾代人的夢想。
當「世紀工程」平陸運河與科技創新相擁、與民生温度相融,它不僅以日新月異的節奏刷新工程「進度條」,也悄然重塑沿線城鎮的發展脈絡,改寫百姓的生活圖景。
近日,記者深入運河沿線多個村鎮,從現代化的安置新區到機器轟鳴的樞紐工地,從農家升騰的煙火氣到造船廠飛濺的焊花,一路見證這條134.2公里的黃金水道如何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人民的美好生活鋪展新圖景。
從「憂居」到「優居」的蜕變
一幢幢嶄新的三層小樓錯落有致,房前屋后花木扶疏、綠意盎然。社區里,如茵的草坪、現代化的健身廣場與整齊排列的太陽能路燈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配套完善、美麗宜居的鄉村新畫卷。
這里是平陸運河項目安置示範點——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企石新村。短短一年間,村民的生活已然完成一場翻天覆地的美麗蜕變。
「原來的居住條件有限,很多都是一層簡易樓房,村里缺乏公共設施,連學校都沒有。」談起今昔對比,企石村黨支部書記歐海娟感慨萬千。
如今的企石新村,配備了健身器材與兒童遊樂區,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村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節節攀升。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坐落於靈山縣陸屋鎮企石村,是運河規劃三座梯級中的第二梯級。「運河通家門」曾是當地百姓世代期盼的夢想。隨着平陸運河項目穩步推進,夢想正從藍圖照進現實,鄉親們也藉此歷史機遇,實現了居住環境的「跨越式升級」。
在保留傳統社區親和力的基礎上,企石新村有機融入現代化生活元素,既讓搬遷羣眾享受到便捷的現代生活,又為他們留住了熟悉的鄉音和鄉情。
煙火氣里的「運河經濟」
臨近晌午,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建設現場依舊機器轟鳴、人影交織。距離樞紐不遠的陸屋鎮企石村,村民周元香的農家大排檔迎來了午市高峰。
灶臺前,周元香嫻熟地顛勺翻炒;一旁,妻子利落地招呼客人。「運河開始建設后,我和朋友合夥開了這間店,妻子也來搭把手。日子比以前充實多了,每個月有好幾千元收入。」周元香笑着説。
一水通,百業興。平陸運河的建設,為寧靜的鄉鎮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近三年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湧入陸屋鎮,帶動住宿、餐飲等消費需求迅猛增長。鎮上超市、美食城、農家樂和賓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滿足工程人員日常需要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像周元香這樣的本地羣眾,實實在在吃上了「運河飯」。
歐海娟掰着手指數起村民們的增收門路,比如把空置的房子租出去,或是開個小商店、小飯店。尤其在龍灣坪務工人員宿舍區附近,許多村民前去售賣蔬菜等,漸漸形成熱鬧的小吃街,本地百姓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來。
平陸運河建設所催生的經濟活力,正持續向沿線鄉鎮輻射。無論是街角的小型零售店、漸成規模的賓館,還是日益繁忙的運輸服務、走俏市場的本地農產品,運河正如一條不斷延伸的經濟脈絡,激活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潛能,也讓許多曾經外出務工的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願望。
江畔老街期盼通航盛景
從陸屋鎮企石村溯流而上,一路向北,只見郁江逶迤,至橫州市新福鎮時,拐出一道温柔的江灣——平塘江口便靜靜依偎於此,千百年來,默默守望着江流歲月的變遷。
平塘江口是平陸運河的起點,也曾是「南寧—貴港」航段最熱鬧的中轉站。昔日江面舟楫往來、人聲鼎沸,喧譁聲遠達半里之外。而今,平陸運河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以上,這座依水而生的村落,正在時代進程中悄然換新顏。
韋小羣家住橫州市新福鎮平塘村江口街,輕柔的江水聲與偶爾的船鳴構成了老街的日常。直到「世紀工程平陸運河從這里啟航」的標語矗立起來,機器的轟鳴聲漸次喚醒了沉睡的街道。
「運河開始建設之后,江口街的變化太大了。建了展廳,修了新橋,瀝青路鋪到了家門口,連兒童遊樂設施都有了。」韋小羣口中的變化,不止於此,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有人專程來拍攝運河起點,有人想留宿體驗水邊生活,臨走時還不忘帶上幾包韋小羣家晾曬的魚乾和蝦乾。
江風拂過新修的涼亭,水汽氤氲。平塘村黨支部書記侯信海佇立亭間,眺望着江面上千噸級貨船緩緩航行,船尾漾開的波紋如碎銀般熠熠生輝。在他看來,平塘江口不應只滿足於成為「起點標識」。
平塘村不少人家世代以跑船為生,如今已紛紛換上千噸乃至三千噸級的新船,靜待運河全線通航。侯信海堅信,未來會有更多人重返這條江,投身水運事業。
江水依舊,歲月流轉。平陸運河讓老村莊有了新故事,讓跑船人有了大夢想,也讓一個曾經因水而興的村落,再次看見了盪漾的希望。
智能船舶開啟「大噸位時代」
在郁江上游的貴港市,廣西西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的造船廠內焊花飛濺、機器轟鳴。5號和6號船臺上,兩艘5000噸級示範船舶已初顯雄姿。這里是平陸運河5000噸級示範船建設現場,西部內河航運史上的「大噸位時代」,即將從這片熾熱的土地上啟航。
「示範船配備了安全預警、輔助自主靠離泊系統,航線也經過優化,可以實現自動巡航。」廣西西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陸建朝自豪地説,這是西江內河首次實現智能機艙、船載數據集成平臺及智能能效的應用,標誌着內河航運邁向智能化、綠色化新階段。
廣西興桂船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歐俊慧從更宏觀的角度分析了示範船的意義。從產業角度看,其設計理念與技術創新將直接推動內河航運、裝備製造、綠色能源等領域轉型升級。示範船投入使用后,將有效降低西南地區貨物經平陸運河出海的物流成本,吸引更多貨源集聚,助力北部灣港提升國際競爭力。
在造船現場,生產管理員姚勁福頭戴安全帽,俯身貼近船體,認真檢查構件之間的每一處間隙。船舶焊接是一項極其注重細節的工作,姚勁福對焊接質量有着非常嚴格的標準:「比如這條內外底撐材的角鋼,間隙必須小於10毫米,否則不符合焊接要求。」
姚勁福的家就在郁江對岸的新塘鎮。從事船舶建造七年多,他親眼見證了家鄉從寂靜江村蜕變成「造船重鎮」的過程。
姚勁福望向廠區外繁忙的江面滿懷憧憬地説:「平陸運河開通后,造大船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這麼多臨江船廠,將為周邊村莊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姚勁福深知,不久之后,這些他親身參與建造的智能船舶,將載着家鄉的期盼駛入平陸運河,通往更廣闊的大海。而他與無數運河建設者,也將在嶄新的航程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幸福故事。
●記者手記
沿着平陸運河134.2公里的規劃走向,我們見證了一條「黃金水道」的崛起,也親歷了一場因水而興的深刻變革。
在宏大敍事之外,更打動人心的,是那些微小卻明亮的改變。
它帶來「家」的煥新,讓村民從「憂居」變「優居」;它點燃「業」的希望,讓小鎮迎來消費熱、就業潮;它喚醒「江」的記憶,讓老碼頭重現繁華盛景;它開啟「船」的革新,推動內河航運邁入綠色智能新時代。
平陸運河,不僅是一個打通江海的工程奇蹟,更是一條承載温度與夢想的發展之河。它用134.2公里的軌跡向人們昭示:真正偉大的工程,終將以人的幸福為航標。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陳蕾 韓沛 陳書欽 李靜 本版圖片:本報記者劉洲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