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0 17:31
(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
近日,醫療器械產業迎來重磅政策利好。國務院正式批覆原則同意《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8 月 27 日,商務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該方案,為江蘇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產業按下 「加速鍵」。
作為江蘇自貿試驗區的核心片區之一,蘇州片區憑藉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與創新生態,正成為政策紅利的重要承接者,而在這一政策東風下,蘇州本土醫療器械企業也迎來發展新機遇—— 蘇州普思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普思影醫療」)近日成功完成近億元 A 輪融資,為蘇州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江蘇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試驗田」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自 2019 年掛牌以來,始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聚焦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其中,蘇州片區作為江蘇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產業基礎最雄厚的片區,依託蘇州工業園區的產業積累,已形成從研發、孵化、生產到流通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佈局,尤其在醫療器械領域,集聚了一批覆蓋影像設備、體外診斷、高值耗材等細分領域的優質企業,構建起 「創新載體 + 龍頭企業 + 配套集羣」 的產業生態。
此次《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的落地,更是為蘇州片區量身定製了發展「紅利包」。方案明確提出要 「推動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製造」「支持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優化生物醫藥產業開放環境」,不僅為企業提供了研發補貼、人才引進、國際合作等政策支持,更在審評審批、跨境貿易、資金流動等方面打破制度壁壘,為蘇州醫療器械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拓展市場空間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融資落地:蘇州械企搶佔技術「新高地」
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背景下,普思影醫療的近億元 A 輪融資格外引人關注。據悉,本輪融資由常春藤資本領投,老股東東軟資本持續追加註資,小明投資跟投,募集資金將重點用於低氦虹吸導冷技術 PhaseXCool® 在超導磁體裝置上的產業化落地,覆蓋醫療磁共振(MRI)設備、工業磁拉單晶超導磁體系統、精密科學儀器三大核心領域。
作為蘇州本土成長起來的醫療器械企業,普思影醫療自成立之初便錨定「高端醫療裝備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的目標,在超導磁體領域深耕多年。
其核心技術團隊由行業資深專家領銜,創始人倪志鵬博士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等離子所、飛利浦醫療、東軟醫療等機構,主導過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低液氦低温超導磁體研發」 項目,擁有豐富的技術研發與產業轉化經驗。
正是憑藉強大的技術實力與明確的發展方向,普思影醫療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此次融資也成為蘇州醫療器械產業「技術驅動 + 資本賦能」 的典型案例。
企業深耕:從技術突破到市場突圍
發展歷程:攻克「卡脖子」 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普思影醫療的發展軌跡,是蘇州醫療器械企業自主創新的縮影。2019 年,倪志鵬博士主導的 「低液氦低温超導磁體研發」 項目被納入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為企業技術研發奠定基礎。
此后兩年,研發團隊攻克全密封低氦虹吸導冷、無骨架線圈結構設計等核心技術,成功推出 1.5T/930mm 大温孔寬腔低液氦超導磁體系統,實現 MRI 設備全生命周期液氦需求量降低 90% 以上、終身免補液氦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企業在低液氦超導磁體領域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競品格局:打破國際壟斷,凸顯國產優勢
長期以來,全球高端 MRI 設備市場被 GE、飛利浦、西門子(簡稱 「GPS 三巨頭」)壟斷,核心零部件超導磁體的技術話語權也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儘管 GPS 三巨頭早於多年前佈局低液氦技術,但普思影醫療憑藉本土化研發優勢,在技術性能與成本控制上實現 「彎道超車」。
PhaseXCool®三大顛覆性優勢:
成本革命:液氦終身免補給,設備綜合運維成本下降50%,大幅降低醫院採購與維護門檻;
安全可靠:閉環系統自動故障保護,杜絕液氦泄漏風險,停機恢復時間縮短至傳統設備的1/3;
輕量化設計:磁體總重減輕40%,適配基層醫院裝機條件,推動高端影像設備下沉。
市場前景:多領域拓展,打開增長空間
在醫療領域,普思影醫療的低液氦 MRI 磁體已與多家頭部醫療設備集團達成合作,即將進入批量交付階段;在工業領域,其研發的磁拉單晶設備已獲得數家企業訂單,應用於半導體材料製造;此外,技術平臺還可延伸至腦科學研究(高場磁共振系統)等前沿領域,市場空間廣闊。
據 DataHorizzon 研究數據,全球低液氦 MRI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28 億美元增長至 2033 年的 59 億美元,增長態勢明確,普思影醫療有望憑藉技術優勢搶佔市場份額。
蘇州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優勢,領跑全國
普思影醫療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蘇州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實力的體現。作為全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集聚區,蘇州已形成「海外品牌紮根 + 國產品牌崛起」 的雙輪驅動格局 。
一方面,GE 醫療、飛利浦醫療等國際巨頭紛紛在蘇州設立生產基地與研發中心,將全球領先的技術與產能落地蘇州;另一方面,以魚躍醫療、沛嘉醫療、普思影醫療為代表的本土企業不斷突破技術壁壘,在呼吸設備、心血管耗材、高端影像設備等領域成長為行業翹楚。
從產業規模來看,根據江蘇藥監公佈的數據,2024年蘇州市醫療器械年產值突破500億元大關,達559.1億元,同比增長21.3%,位居全國前列;
從創新能力來看,截至2025年7月,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的產品累計達65款,已成功上市的國家三類創新產品達34款,佔全國9%、江蘇69%,是全國醫療器械創新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從產業鏈完整性來看,蘇州已構建起從核心零部件、整機制造到醫療服務、流通配送的完整產業鏈。據高端醫械院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度蘇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為1401家,形成「龍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總結:政策 + 產業 + 企業,共繪發展新藍圖
此次普思影醫療近億元融資的落地,既是企業自身技術實力的證明,也是蘇州醫療器械產業「政策賦能、資本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的生動實踐。
隨着《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的深入實施,蘇州將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優勢與產業基礎,為醫療器械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未來,以普思影醫療為代表的蘇州械企,有望在政策紅利與產業生態的雙重加持下,持續突破核心技術,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蘇州醫療器械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邁進,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蘇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