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0 18:17
(來源:申萬宏源融成)
此前我們在報告《似曾相識燕歸來:10年國債利率月度擇時——利率擇時策略研究系列之一》中,建立了基於歷史相似度的量化預測模型,探索通過定量模型的方法對主觀決策加以補充和驗證。
考慮到政策環境和市場特徵的變化,我們對月度利率擇時模型進行了更新:
1)豐富因子指標:增加外部壓力、資產比價等維度的因子指標。
2)差異設置權重:針對不同類型因子指標賦予差異化權重。
3)修正季節處理:月份數字轉化為弧度,實現月份數字頭尾相近。
4)縮減歷史區間:減少歷史相似時期的搜索數量,注重當前與近期歷史的可比性。
模型依然保持時效性,月末即可計算預測下個月利率中樞的變化方向。
新模型的預測方向勝率優於原模型:
1)2019.01-2025.07期間,新模型預測方向勝率達到68%
2)最近2年,2024.01-2025.07,新模型預測方向勝率達到74%
3)今年以來,2025.01-2025.07,新模型預測方向勝率仍能維持在71%
4)如果納入當月利率趨勢變化方向,實際模型表現好於勝率統計。這一點也體現在后面的策略回測效果上。
模型預測失誤樣本覆盤來看:
1)一方面,可能出現被預測月份發生超預期衝擊的事件,導致預測失誤的情況
2)另一方面,部分預測失誤的月份,月內走勢與判斷方向仍較為吻合,僅中樞變動與預測方向不一致
模型的不足之處主要在於,難以用於準確判斷利率中樞的變化幅度。
但從策略應用與回測來看,模型有助於增厚投資收益:
我們基於擇時模型,設計了三類策略:
1)基礎的擇時策略,基於利率方向預測做長/短久期輪動;
2)擇時&國債期貨策略,在久期輪動基礎上,增加國債期貨的多/空頭寸;
3)擇時&槓桿策略,在久期輪動基礎上,做多信號下增加槓桿。
無論從收益率表現,還是從收益波動比、收益回撤比等風險評價維度,2019年以來的回測表明,擇時策略方案都優於久期相對更長的比較基準。
回測表明,考慮槓桿后的擇時策略最高可以獲得128bps年化超額收益,並且收益波動比、收益回撤比相對更優。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