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張坤隱藏股大曝光!

2025-08-30 15:43

這個深夜,屬實不平靜!

一邊是英偉達市值蒸發1萬億元,阿里巴巴卻狂飆近13%,創2023年3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另一邊是張坤半年報正式披露,上半年所有持股名單一覽無余!


1

張坤隱藏股大曝光


在A股逼近3900點,連續十三天「雙2萬億」后,張坤的半年報如期而至。與七月中旬的公佈不同點是,這份新鮮出爐的半年報,不僅有有張坤最新觀點,還有其上半年全部持股。

在這份半年報里,張坤花費長篇巨幅論證「市場對內需預期持續悲觀的看法觀點很值得商榷。」

他是從居民可支配收入、存款增速以及存貸款鉅額來論證:

其一、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20年為32189元,2024年為41314元,4年複合增長率為6.4%。

其二、從全國居民存款余額,2020年底是93萬億人民幣,2024年底達到152萬億人民幣,4年複合增長率是13%,大幅超過了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

其三、如果看居民存款與貸款的差額,2020年底約30萬億,2024年底增長到約70萬億,居民的超額儲蓄增加了約40萬億。

張坤由此得出結論:從數據來看,老百姓並非沒有消費的能力。

考慮到「對未來的預期是決定消費意願的重要因素」,以及消費信心和房地產價格的走弱都影響了居民消費意願,而投資者在過去四年持續經歷的現狀做了線性外推——即認定居民的長期消費意願未來會持續當下的趨勢。

但張坤並不認同這個判斷,其理由是:

首先,這種預期和目前國內的產業現狀形成反差。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過去一直持續發生,低附加值的產業遷出,高附加值的產業孕育並持續發展,而更高附加值的產業能夠提供給員工更高的工資和生活水平。

其次,產業的發展會帶來政府收入的增加,也將有助於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

綜上,居民對收入預期的提升和更好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得超過收入增速的存款增速不再有必要,從而再次形成內需循環的正反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終將擺脫目前的疲弱狀態。

最后,張坤直言基金的持倉中有相當比例是內需相關的資產,很難判斷市場的悲觀預期會維持多久,但他認為這種悲觀預期從邏輯上不具備長期存在的基礎。加上市場先生提供的好價格,長期投資者得以有機會以低估值買入一批高質量的優質上市公司股權,這樣的機會是不常見的。

從具體持倉變動來看,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新進持倉前十,大手筆加倉順豐A股,新進順豐H股,對百勝中國、攜程和華住集團亦是加倉;還堅定加倉白酒股: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小倉位買入微軟,但洋河股份、美團退出持倉前十,同時分別減持普拉達和招商銀行390萬股和300萬股。


2

阿里Q2財報引爆股價


這可能是今年最跌宕起伏的一場財報電話會議了。

盤前,阿里公佈2026年第一財季(截至今年6月30日,下文稱二季度)營收同比增1.8%,調整后淨利同比下降18%,前車之鑑美團還歷歷在目,股價立馬跳水。

但隨后透露的雲計算和capex非常明顯超預期,阿里股價掉頭向上,「自研AI芯片」消息直接讓股價加速猛攻13%,創2023年3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直接帶領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和恆生科技指數期貨漲超1%。

阿里本次財報電話會議第一個問題就有關淘寶閃購,可想而知大家是多麼擔憂內卷燒錢對企業盈利的影響。

管理層的回覆(蔣凡):首先是非常成功,第一階段目標基本上全部超預期(語氣不僅篤定、自信,且正面),淘寶閃購月活用户達到3億,較4月增長200%,未來三年閃購和即時零售有望帶來1萬億元新成交。

外賣大戰影響比市場預想更為積極后,AI業務的亮點也不少:26%的雲計算增長vs 20%的彭博預期和25%的買方預期;資本支出(Capex) 387億 vs 預期300億左右。

阿里雲二季度營收尤為突出,同比增長26%至333.98億元,AI收入已經佔外部商業化收入超20%。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第八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同比增長。Capex從去年同期的約119億元猛增至二季度的約387億元。

阿里重申將在未來三年持續投入3800億元用於AI資本開支,同時透露已為全球AI芯片供應及政策變化準備「后備方案」,通過與不同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鏈儲備。

最后對於分析師一針見血的問題:「如果外賣投入的錢,投到AI里會不會更好?」

管理層的回答既有信心又有水平,頗有「捨我其誰」的意味。

管理層:我們面臨兩大歷史機遇:AI和消費,兩者都是必須抓住的戰略性機遇。「這兩大領域投資額巨大,屬歷史性投入。但如我所言,從能力+資源角度(現金角度+資產負債表角度),我們都擁有足夠資源進行‘飽和式’投入,關鍵是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回報。」


3

資金兇猛掃貨港股!


由於科技巨頭二季度開啟了一波外賣大戰,A股后來者居上,直接牛冠全球,港股遠遠跑輸,恆生科技、恆指分別漲4.06%和1.23%。

資金掃貨力度未曾松懈,南向資金8月繼續狂買入1121.56億港元,居榜首的就是阿里巴巴,合計淨買入126.62億港元,騰訊以114.26億港元緊隨其后。

ETF資金也在買買買!8月淨流入前20的股票ETF中,港股相關ETF就佔據11席。

其中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以128.24億元穩居榜首,廣發港股通非銀ETF、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葯額ETF、易方達香港證券ETF和華泰柏瑞恆生科技ETF期內分別淨流入74.16億港元、74.16億元、71.75億元、56.14億元和54.99億元。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綜合目前市面上含有阿里巴巴成份股的指數權重來看,「巴巴」含量較高的指數分別是中國互聯網50、恆生互聯網科技業、中國互聯網30和全球中國互聯網(CNY)。

不知道港股周一走勢會怎麼樣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