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0 12:23
中航高科上半年業績實現小幅增長。部分參控股公司存在資本補充需求。
中航高科近幾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現金分紅率也多年維持在30%以上。公司管理層在2024年曾表示將「適時開展中期分紅」,對此,投資者抱有很大期待。目前,南通航智裝備等少數子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存在一定的資本補充需求。
業績小幅增長
作為中航集團旗下航空材料、高端智能裝備業務板塊的上市平臺,中航高科(600862.SH)於8月23日發佈2025年半年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7.47億元,同比增長7.87%;歸母淨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0.24%。公告顯示,營收增長是由預浸料產品交付增長、航空零部件及專用裝備業務同比增長所導致,歸母淨利潤的增長是由航空複合材料交付增長、冗余人員減少推動人工成本下降等因素所導致。
結合2025年一季度營收和歸母淨利潤表現(營收14.01億元,歸母淨利潤3.58億元),可發現中航高科第二季度營收為13.46億元,歸母淨利潤2.47億元,環比分別下滑了3.95%、30.91%。若從同比數據看,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7%,歸母淨利潤小幅下滑2.12%。
對於中航高科,華泰證券在近期研報中表示,中航高科利潤端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加之公司航空產品跟隨下游軍機需求穩定放量,同時民品領域打開新的增長極,維持「增持」評級。
在民品端,中航高科以北京優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簡稱「優材百慕」)為重要抓手,后者主營業務是747-400/400F、國產ARJ21-700等飛機的剎車盤等產品。財報顯示,優材百慕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005萬元,同比下降23.1%;實現利潤總額1495萬元,同比下滑4.2%;實現淨利潤1466萬元,同比增長1%。
今年6月底,中航工業集團召開2025年「壓兩金、減負債」專項治理行動部署會,聚焦制約中航工業集團經營發展和風險防控的痛難點問題,詳細部署了2025年下半年的專項治理行動安排。作為中航工業集團旗下企業,中航高科同樣將改善資產負債表作為未來工作重點。
中航高科在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通過管理提升挖掘內部潛力,持續推動降本增效工作,關注產品質量和產業鏈的協同共贏發展,並針對不同供方制定差異化採購策略,採用多種方式鎖定目標價格,努力降低採購成本和防範供應鏈風險。」
Wind數據顯示,2022年末至2024年末,中航高科應收賬款分別是16.99億元、21.97億元、21.96億元,今年6月末的最新應收賬款增至39.17億元(合併報表)。對於2025年上半年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的原因,中航高科在半年報中解釋稱,「是子公司中航工業復材本期實現的收入預計下半年回款所致。」
Wind數據顯示,中航高科2022年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還為125.8天,而到了2024年,其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延長至155.9天。
投資人期待中期分紅
在中航高科近年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其管理層薪酬也在提高。據Wind數據,2021年度中航高科董監高總薪酬還為329.4萬元,2022年度、2023年度分別達到383.9萬元、593.4萬元,2024年度為497.7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中航高科總經理王健1980年出生,是一位「80后」掌門人。去年10月總會計師孟龍到齡退休后,「為保證公司財務工作的正常開展」,由王健兼任總會計師。不過今年5月,王健辭去總經理職務,擔任董事長,在總經理及總會計師到位前,董事會決定仍由王健代行總經理職責。
員工層面,Wind顯示中航高科2022年末員工總數1526人,2023年末減少至1123人,去年末最新員工總數為1059人,員工團隊持續精簡。
值得一提的是,業績的穩定增長為提升投資者回報奠定了基礎。Wind顯示,中航高科2018年度、2019年度的現金分紅比率分別為50.4%、40.42%,2021年以來的年度現金分紅比例基本維持在30%左右。
去年以來,監管層、國資委等鼓勵上市公司特別是央國企提升分紅力度、豐富分紅形式、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推進中期分紅。而投資者互動信息也顯示,2024年8月底有投資者詢問中航高科「今后長期公司分紅有何規劃和目標?」中航高科董祕迴應將積極落實新「國九條」提升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的要求,「適時開展中期分紅」。就目前情況看,中航高科尚未實施中期分紅。
今年4月,中航高科時任董事長姜波提議回購1億元-2億元規模的股票。截至7月末,中航高科已回購了4996萬元的股票。回購方案規定,回購股票目的用於股權激勵。
航智裝備尚未盈利
遠洋億家轉讓停滯
提升業績質量、扭虧為盈是近些年央國企的改革工作重點之一。中航高科2024年「加強虧損子企業治理」,推動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落地,子公司南通航智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航智裝備」)改革成效初步顯現。據Wind數據,航智裝備2022年-2025年上半年分別虧損2454萬元、2150萬元、1197萬元、681萬元,虧損金額持續降低。
中航高科曾經是北京優材京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優材」)的控股股東,但北京優材於2023年引入新股東,導致中航高科持股比例下降,被剝離出合併報表。目前中航高科持有北京優材的股權比例是41.33%,為其第二大股東。企查查顯示,2025年以來,北京優材兩次被法院採取執行措施,其中,航材股份(688563.SH)還對北京優材及法定代表人張志強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類似情況還有遠洋億家物業服務南通有限公司(簡稱「遠洋億家」)。企查查顯示,遠洋億家的控股股東是遠洋服務(06677.HK),中航高科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40%。遠洋服務是遠洋集團旗下的物業管理服務商。2022年,遠洋地產風險爆發,遠洋服務也受到一定影響。企查查顯示,今年8月,某保安服務公司因服務合同糾紛,向法院申請對遠洋億家和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單思君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遠洋億家的主營業務是物業管理,與中航高科的主營業務——航空材料研發產銷業務無關。近些年監管部門持續推動央國企加快清理和退出非主業參股公司,中航高科2021年報也顯示,其2021年把所持的遠洋億家股權掛牌到北交所以「徵集受讓方」。但綜合2024年報、企查查信息來看,中航高科目前仍是遠洋億家的第二大股東,所持有的40%股權尚未被轉讓。關於遠洋億家轉讓進展等問題,本刊以郵件等方式諮詢中航高科,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子公司亟待補充資本
Wind顯示,中航高科2015年后一直未實施定增等再融資。隨着低空經濟、無人航空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帶動航空材料產業快速發展,相關企業的一二級市場融資行為明顯增多。就中航高科而言,其當前有多個圍繞低空經濟和材料主業的投資項目,從拓寬融資渠道、引入產業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提升品牌知名度等角度,存在一定的融資需求。
當前低空經濟、無人機產業是航空產業的熱點領域,低空經濟概念還成為帶動不少航空企業股價的重要因素。中航高科控股的深圳輕快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是其切入低空經濟產業的重要平臺。企查查顯示,輕快世界2024年12月成立,尚處於投入期。
中航高科旗下還有一些參控股公司有補充資本的需求。比如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航高科的控股子公司航智裝備的淨資產為-9764萬元,到了今年6月末,其淨資產降為-1.04億元,「資不抵債」的情況進一步加劇。顯然,航智裝備公司的補充資本需求較為迫切。
另外,中航高科在今年5月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擬自籌資金9.18億元,開展民用航空複合材料構件能力提升建設項目,提升大尺寸航空複合材料構件研製及工程化創新能力。
總體來看,中航高科如能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再融資,將有助於促進業務進一步健康發展。
(本文已發表於8月30日《證券市場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