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突破高壓極限!新宙邦獨家推出CBS添加劑,打造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王牌解決方案

2025-08-30 08:04

當前,隨着電動汽車與消費電子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日益提高,提升工作電壓已成為提升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主流路徑。然而,高電壓工況下,電解液易發生氧化分解產氣、過渡金屬離子溶解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威脅電池壽命與安全,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桎梏。繼TPP、EBC功能添加劑后,近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宙邦」)在高壓鋰電池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款創新型電解液添加劑(CBS)研究成果,並聯合南方科技大學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上發表該研究成果。這一技術突破為提升高壓鋰離子電池的綜合性能開闢了全新途徑。

核心創新:雙結構融合, 破解高電壓難題

對於LiNi₀.₆Co₀.₁Mn₀.₃O₂(NCM613)等高鎳正極材料而言,在4.4 V甚至更高電壓下運行,可顯著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但也極易引發晶格氧流失、過渡金屬溶解、電解液持續氧化等連鎖問題。溶解的金屬離子遷移至負極后,會催化鋰沉積和電解液分解,從而破壞負極SEI膜,最終導致「電池容量跳水」(battery rollover),造成容量斷崖衰減。因此,如何構築穩定的電極-電解液界面(SEI/CEI),成為破解高壓難題的關鍵。針對這一核心需求,研究團隊巧妙融合碳酸酯與硫酸酯的結構優勢,設計出一種多環結構的hybrid分子CBS(Carbonate Bis(Sulfate)),其獨特優勢體現在兩大維度:

1

優先成膜,搶佔界面反應先機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相較於傳統電解液組分(如碳酸乙烯酯EC、13-丙烷磺內酯PS),CBS具有更低的LUMO能級(-0.6eV)。這一特性使其在電池首次充電過程,能夠優先於EC在負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形成緻密富硫無機SEI膜;同時參與正極表面CEI膜的構建,顯著抑制界面副反應。

2

雙界面保護,阻斷衰減鏈式反應

在正極側,CBS能有效抑制高電壓下晶格氧的析出與過渡金屬離子的溶解,避免正極材料結構劣化;在負極側,其形成的穩定SEI膜可防止電解液溶劑分子嵌入石墨層間,避免負極結構剝離,從源頭上避免金屬離子穿梭效應和電解液耗竭。

圖1:a) 電池中CBS作用機理示意圖b) ECPSCBS 的分子軌道能級c) 採用不同電解液的石墨 ||NCM613 軟包電池首次充電的dQ/dV曲線。插圖:對應的充電曲線d) 採用不同電解液的石墨 ||NCM613 軟包電池首次充電過程中析氣量的歸一化體積

性能實測:數據印證,長壽、高温、高安全三大突破

為直觀驗證創新型電解液添加劑(CBS)的實際應用價值,研究團隊以NCM613軟包電池為測試對象,通過對比基礎電解液、2%PS和2%CBS電解液的性能,用精準數據凸顯CBS在提升電池壽命、高温適應性與安全性上的顯著優勢,具體表現如下:

1

循環壽命顯著提升

在25℃下循環600次后,CBS電池容量保持率高達94%;即使在45℃高温下循環1000次,仍保持90%容量,阻抗僅增長45.4%,遠優於基礎組(>900%)。

2

高温存儲性能優異

60℃下滿電(4.4 V)存儲30天,含CBS的電池容量保持率達90%,體積膨脹僅3%(基礎電解液容量僅剩13%,體積膨脹34%),且活性鋰損失僅8%,遠優於行業常規水平。

3

安全性能大幅增強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試顯示,CBS形成的SEI分解温度從124.89℃(基礎電解液)提升至139.98℃,CEI分解温度從93.11℃提升至121.42℃,有效延緩熱失控風險。

圖2:石墨 ||NCM613 軟包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採用不同電解液的石墨 ||NCM613軟包電池在以下條件下的1C/1C循環性能:a)25℃;b)45℃(注:1C=1500mA)

採用不同電解液的石墨 ||NCM613軟包電池在45℃下的Nyquist圖及阻抗值:c)、e)循環前;d)、f) 350次循環后

3採用不同電解液的石墨||NCM613軟包電池熱穩定性測試

a) 石墨||NCM613軟包電池在60下老化不同天數后的容量保持率b) 石墨||NCM613軟包電池在60下老化不同天數后的容量恢復率c) 軟包電池在60下老化不同天數后的體積膨脹量d) 石墨 ||NCM613軟包電池在60下老化30天后的析氣光學圖像e)軟包電池儲存后的直流內阻(DCIR)增長率f)完全鋰化石墨負極的差示掃描量熱(DSC)曲線g)完全脱鋰NCM613正極的差示掃描量熱(DSC)曲線

普適性強:適配多體系電池,前景廣闊

CBS的優勢不僅侷限於NCM體系,在其他主流電池化學體系中同樣表現出色:

1

LiCoO₂(LCO)體系

3.0-4.5V電壓區間內,25℃循環800次容量保持率超80%(基礎電解液僅37%);45℃循環250次仍達62%(基礎電解液29%)。

2

LiMn₀.₆Fe₀.₄PO₄(LMFP)體系

45℃高温下,因有效抑制Mn²+溶解,循環穩定性顯著優於基礎電解液與PS電解液。

4不同電解液在各類電池體系中的循環性能

a) 石墨 ||LCO 軟包電池在 25下的循環性能b) 石墨 ||LCO 軟包電池在45下的循環性能c) 石墨 ||LMFP 軟包電池在 25下的循環性能d) 石墨 ||LMFP 軟包電池在 45下的循環性能

技術實力:新宙邦以創新材料驅動能源未來

作為全球領先的電池化學品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新宙邦潛心鑽研近三十載,始終堅持從基礎機理研究出發,構建起覆蓋分子設計、合成工藝開發、應用場景驗證到產業化落地的全鏈條研發體系,形成了從技術構想至市場應用的高效轉化能力,具備堅實的技術壁壘與創新護城河。

此次CBS添加劑的技術突破,不僅是新宙邦自主研發實力的體現,更是全球電解液材料領域的一次重大前沿突破。該成果成功突破現有材料性能瓶頸,已獲得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雙重高度認可。自成果發佈以來,多家行業頭部企業積極關注與跟進,圍繞該技術方向開展后續研發與應用探索,共同推動電解液核心技術的進步,從側面印證了CBS技術的行業引領性和商業應用價值。

新宙邦始終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致力於與產業鏈上下游夥伴,及電池材料夥伴協同創新,共建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目前,該項技術在ICT產業鏈已廣泛應用。同時,我們也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價值轉化,已就該技術與動力及儲能行業頭部企業展開合作探討,推動技術向更廣闊的能源應用場景延伸。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關鍵材料研發,為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消費電子等領域提供更安全、高效、綠色的解決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研發團隊:產學研深度融合,共築創新高地

新宙邦一直以技術為本,致力於為客户創造長期價值。截至目前,公司核心研發團隊近千人,年度研發投入超4億元,為技術突破提供堅實保障。在含硫新型添加劑領域,公司累計佈局專利超百項,技術儲備與創新能力穩居行業前列。

圖5:新宙邦研發團隊與南方科技大學合作推動技術成果落地

此次CBS添加劑技術成果,由新宙邦錢韞嫻博士、胡時光博士、劉中波博士、鄭仲天團隊主研,並依託與南方科技大學鄧永紅教授、王軍教授團隊多年的緊密科研合作得以順利突破。雙方在前沿電池化學品材料、固態電解質等方向持續開展聯合攻關,形成了深厚的協同創新基礎。未來,新宙邦將繼續深化與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共同推進更多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成果的孵化與產業化,為中國高端電池材料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助力全球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邁向新高度。

(新宙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