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匯聚兩岸青年智慧活力

2025-08-30 06:09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主場活動海峽青年連心匯在福州舉辦。(資料圖片)

第九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活動在福州舉辦。(資料圖片)

閩臺青年人才精準對接活動在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舉行。(資料圖片)

海峽兩岸(福建)青少年跳繩錦標賽在福州舉辦,兩岸近200名青少年參賽。(資料圖片)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集中階段活動近日在福建福州舉辦。海峽青年連心匯、「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説」等多項活動精彩紛呈,匯聚起兩岸青年智慧與活力。

從今年起,根據活動的新內涵、新目標,海峽青年節升格爲海峽青年薈,以「傳承中華文化,賡續血脈親情」為主題,全年將開展52項活動,預計邀請台青超3000人次,將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打造「吸引台青來大陸,留得住、融合好」的重要平臺。

福建省省長趙龍表示,福建將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持續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讓更多臺灣青年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

兩岸青年心連心

在福州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主場活動海峽青年連心匯活動以「青春共圓中國夢 連心同匯中華情」為主題,設置「探尋,兩岸的根脈!」「沉浸,融合的四季!」「奮進,共同的夢想!」三個篇章,層層遞進展示兩岸青年探尋共同歷史文化、共建共享融合家園以及在文化科技領域攜手共進的動人故事,講述台青從登陸到融合再到發展的生動歷程。

在「探尋,兩岸的根脈!」篇章中,來自清華大學的李澤森、來自中山大學的曹銘禹、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的童穎湉等兩岸學子暢談青年交流互訪的生動實踐。臺灣青年翟翾分享她尋根河南以及向臺兒莊戰役紀念館捐贈祖父留下的抗戰詩集和照片的故事,並與來自北京大學的林彥辰、林冠廷兄弟倆交流尋根大陸的感受。林彥辰、林冠廷還將爺爺留存的「潤公林家族譜」仿真件捐贈給福建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接受捐贈並介紹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出臺后民間踴躍捐贈涉臺文物的情況。

兩岸融合深入推進,為兩岸青年加深交流往來提供了豐富機遇。海峽銀行臺籍職員黃鈺婷分享其與丈夫結緣臺灣、落户福州併入職海峽銀行服務檯胞的經歷。橄欖球教練康永明分享在福建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和福州市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等政策吸引下,舉家到福州發展、安居樂業的故事。入職廣汽集團科大訊飛、海南航空、天合光能等知名企業的臺灣青年們也各自講述在大陸追尋個人理想的生動故事。

人工智能也是兩岸青年交流的熱點話題。在「奮進,共同的夢想!」篇章中,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青年設計師劉芸沛分享了其投身敦煌石窟數字化信息採集與轉化利用的經歷,以及兩岸青年對敦煌文化的共同熱愛與探索。臺灣人工智能領域先鋒青年徐冠勝分享其從事移動機器人、數智人等研發推廣的奮鬥歷程,呼籲台青搶抓機遇,共享祖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在福州的臺灣青年科學家分享其參與國家級項目,把握發展良機的科研歷程。嫦娥六號任務工程總體青年突擊隊代表祝寒友講述其參與人類歷史上首次月背採樣壯舉的故事,展現青年一代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不屈志氣、骨氣和底氣。

隨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潮趣活動促交流

什麼樣的活動更「圈粉」年輕人?一定是「潮味」「新意」「體驗感」。本屆海青薈開展棒球、橄欖球、電競等一系列深受兩岸青年喜愛的交流活動,還新增了曲藝、羽毛球等交流項目。

8月6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建)青少年跳繩錦標賽在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迎來一輪比賽,吸引兩岸近200名青少年參加,其中臺灣青少年90人。比賽現場,花樣跳繩賽呈現令人眼花繚亂的技巧,速度跳繩賽展示速度與激情,兩岸青少年將街舞、舞蹈、體操、音樂等元素融為一體,共同獻上一場充滿技巧與活力的跳繩表演。一場表演下來,來自臺灣的初中生徐上恩大汗淋漓。從小喜歡跳繩的他表示,參加這次比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臺灣跳繩教練劉文雄説,這次他特地帶12名學生來參加海青薈的跳繩比賽,其中有幾名學生是第一次來大陸,「我們之間不只是比賽,更是互相學習、互相成長」。跳繩訓練場上,劉文雄一邊指導學生熱身,一邊與大陸選手交流動作要領。跳躍之間,是彼此理解與信任的節拍。

8月2日,第七屆「海青杯」兩岸青少年棒球交流營在福州開幕。來自臺灣的一支由30名青少年組成的棒球隊與福州市2支學校代表隊及嘉賓齊聚一堂,以「家·HOME」為主題,通過棒球競技與文化研學,共敍兩岸同根同源的親情。

開幕儀式上,兩岸青年代表分別致辭,表達對體育交流與文化融合的期待。來自臺灣新北的青年謝伯昌表示:「棒球是兩岸共同的語言,每一次奔跑得分、每一次團隊配合,都是我們青春最生動的語言,都在為兩岸青年交流寫下嶄新註腳。願我們青春揮棒如虹,擊出友誼的全壘打!」

在兩岸嘉賓的見證下,榕檯球隊達成常態化友好交流共識,建立長期交流、互訪、賽事等交流機制,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提供體育領域的實踐樣本。

交流營活動期間,兩岸青少年不僅在賽場上切磋球技,更通過參訪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體驗非遺技藝、參與體育研學等多元形式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探索合作新路徑。

聚焦青年成長發展的現實需求,海青薈還組織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等活動,邀請鄉村全面振興、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兩岸青年精英參與,推動跨領域、跨學科合作,為兩岸各領域專業人才共創發展機遇、共謀合作共贏搭建橋樑。

支持青年政策實

自2013年以來,福州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二屆海峽青年節,累計吸引超2.3萬名臺灣青年參加,海峽青年節成為最具吸引力、號召力、影響力的兩岸青年交流「金字招牌」。

今年,海峽青年節升格爲海峽青年薈。福州市出臺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第二批舉措,涵蓋10條含金量高、獲得感強的措施,持續優化創業、教育、交通、婚戀、文旅等服務配套。推動青年發展政策從「有」到「優」、從「覆蓋」到「提質」,切實提升兩岸青年在福州生活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在臺灣青年尤其關心的創業就業、崗位匹配方面,本屆海青薈邀請兩岸名校博士碩士等高學歷台青來榕交流,併發布了2000個以上面向台青的優質工作崗位,精準開展崗位匹配工作。

8月6日,位於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的「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服務驛站人頭攢動。由福州市人才集團牽頭主辦的閩臺青年人才精準對接活動正在進行,眾多參與海青薈活動的臺灣青年紛紛在此停留,主動上前詢問相關政策以及崗位信息。

「福州與臺灣僅一水之隔,兩地人員往來十分便捷,而且氣候和飲食習慣也頗為相近,這讓我倍感親切。」臺灣青年胡宗智表示,在研學營舉辦期間,福州市人才集團用心規劃了研學路線,帶領大家實地瞭解福州的產業發展態勢,親身感受當地優質的人才環境。這些研學經歷讓他來榕發展的信心越發堅定,決心將「心動」切實轉化為「行動」。

擁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胡宗智向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投遞了簡歷,他滿懷期待地説:「我渴望能抓住機遇,投身到祖國大陸的發展建設中來,共享發展成果紅利。」

「除了發展機遇,還有完善的保障。」臺灣科技大學博士王嘉程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他今年即將畢業,特意來到人才驛站,向招聘單位瞭解崗位的具體需求。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參加閩臺青年人才研學營活動。

據統計,當天對接活動線上線下共收到臺灣青年簡歷230余份,116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表示,兩岸融合、福州先行,我們將聚焦促進榕台「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持續深化經濟融合、社會融合、情感融合、全域融合,努力為兩岸民眾帶來更多福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