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誰在重新定義豪華車?賽力斯盈利背后的品牌向上之路

2025-08-29 23:42

作者 | 古爾波什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8月29日,賽力斯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

數據顯示,賽力斯上半年營業收入624.0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41億元,同比增長81.03%;研發投入51.98億元,同比增長154.9%。

這份財報不僅是其經營狀況的總結,更成為衡量國產高端品牌能否真正站穩腳跟的里程碑。

曾幾何時,「國產車」這三個字在消費者心中幾乎等同於「廉價」與「低端」。即使2014年后自主品牌迎來快速發展期,比亞迪、吉利、長城等車企逐漸嶄露頭角,其主打賣點依然未能脱離「性價比」的範疇。

在豪華汽車市場,寶馬、奔馳和奧迪(BBA)長期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國產汽車難以逾越30萬元的價格天花板,高端市場的話語權幾乎被外資品牌牢牢掌控。

然而,隨着汽車產業進入智能化與電動化轉型的關鍵階段,中國品牌憑藉其先發優勢上演逆轉大戲,正強勢崛起於高端市場,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競爭逐漸呈現出「國進洋退」的格局。

在這一趨勢下,賽力斯與華為跨界合作打造的問界品牌表現尤為亮眼。截至2025年8月,問界全繫累計交付已超75萬輛,其中,問界M9累計交付量超22萬輛,穩居50萬級豪華車市場銷冠,改寫了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問界M8上市即熱銷,累計交付量突破7萬輛,上市4個月蟬聯40萬級銷量冠軍。

在此背景下,作為這場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時代打破市場固有認知、提升國產品牌認知度的戰役引領者,問界背后的企業——賽力斯自然吸引了眾多眼光。

01

規模效應顯現,賽力斯持續夯實盈利基礎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24.0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

利潤方面,賽力斯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41億元,同比增長81.03%。公司不但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展現出卓越的經營質量提升態勢。這一增長幅度在當下汽車市場環境中顯得尤為突出。

要知道,過去幾年,汽車行業已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達到4.8%,較2024年同期的4.3%有所回升,但仍低於下游工業企業5.7%的平均利潤率水平。

伴隨着八月份眾多上市新能源車企密集發佈財報,「利潤下滑」成了多數車企的關鍵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賽力斯利潤增長遠超市場平均水平,成功實現逆勢突圍。

在筆者看來,賽力斯能夠實現這一業績突破,背后有着清晰的商業邏輯。

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之一。

今年上半年,賽力斯開啟了新產品周期,接連推出多款重磅車型。隨着問界新M5 Ultra、問界M9 2025款及問界M8等多款新車型的集中推出,迅速覆蓋了20萬至60萬元價格區間的細分市場,構建了完善的產品矩陣。這種密集的產品投放策略不僅保持了品牌市場熱度的持續性,更通過精準定位不同消費羣體,有效最大化了市場收益。

其中,問界M8開放預訂一周時間里訂單已突破58000台,顯示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問界M9 2025款上市64天,大定訂單達6萬台。這些新品的密集推出,形成了持續不斷的產品攻勢,為市場注入活力,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也為銷量增長奠定了基礎。

此外,問界M9在50萬以上高端市場建立起的領先地位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問界M9自推出以來,憑藉卓越的產品力,持續穩居50萬級豪華車市場銷冠。這種高端市場的成功,為后續產品構建了堅實的溢價基礎,打破了豪華車市場格局。

基於以上邏輯,賽力斯自四月份以來銷量一直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其中,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6086輛,創下歷史新高。

這一銷售表現彰顯了公司產品在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尤其是高端車型佔比提升明顯,優化了產品銷售結構。隨着問界系列產品的持續熱銷,目前問界用户累計已超75萬,形成了可觀的用户基數和品牌口碑效應。

銷量的穩健增長意味着規模效應持續釋放,讓賽力斯有了更大的利潤增長點,這也是賽力斯盈利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

2025年上半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毛利率提升至28.93%,同比提升3.89個百分點。相比已經發布財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而言,小鵬上半年的毛利率為16.51%,零跑毛利率不足15%。

賽力斯能夠在如此內卷的環境下做到這一點,實屬難得。

隨着產銷量規模的擴大,單臺車型的固定成本被有效攤薄,每一分營收增長都能轉化為更高比例的利潤彈性。

作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賽力斯在高端化市場已經成功站穩了腳跟。

02

技術驅動價值,賽力斯重塑品牌定價邏輯

然而,規模效應並不是支撐賽力斯盈利能力逆勢提升的唯一因素。畢竟許多車企爲了追求所謂的「規模效應」大打價格戰,雖然銷量實現了上升,卻陷入「賣得越多、虧得越狠」的困境,規模與利潤之間的正相關關係正在斷裂。

所以,為什麼賽力斯能夠跳出「規模難換利潤」的怪圈?

其關鍵在於,賽力斯的盈利跳出了價格競爭的單一維度,而是抓住了品牌向上的核心要素:技術沉澱。

賽力斯將領先的技術轉換為全鏈條的效率優勢,成為其盈利能力的核心引擎。從研發、製造到用户體驗,技術驅動下的運營效率提升大幅降低了系統性成本,構建了超越規模效應的可持續盈利模型。

具體來看,賽力斯魔方技術平臺作為全球首個全棧式多動力兼容平臺,率先實現了超增、純電、超混三種新能源動力形式的兼容。通過標準化接口和模塊化設計,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和周期,使得問界M9、問界M8等高端車型能夠共享先進技術,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這種技術平臺化優勢不僅提升了產品研發效率,為后續產品的推出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更通過規模化採購和生產降低了製造成本,為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創造了彈性空間。

其次,賽力斯超級增程的突破則是賽力斯破解用户續航焦慮的核心利器。

去年11月,賽力斯重磅發佈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基於「賽翼(C2E)增程架構」與「RoboREX 智能控制技術」打造,實現了靜謐無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行業領先優勢。該系統最高熱效率達44.8%,一升油能發3.65度電,在行業量產增程器中處於領先水平。

這一技術也獲得了權威機構的認可,在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麥肯錫發佈的《增程式電動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中,問界M9被作為國產增程車型的典型代表進行重點闡述,充分肯定了其在增程式電動車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影響力。

再者,智能安全領域的創新進一步強化了賽力斯的技術品牌形象。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賽力斯智能安全發佈,首創以場景定義安全,構建了涵蓋「生命保護」「車身防護」「健康呵護」「隱私守護」四大安全領域的智能安全體系。這套系統不僅包括傳統的主被動安全配置,更延伸至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保護層面,在智能化汽車時代重新定義了安全標準。通過將安全概念從物理層面擴展到數字健康領域,賽力斯展現了其對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和技術實現能力,為產品溢價提供了堅實支撐。

這些技術創新的背后,是巨大的研發投入和龐大的研發團隊在支撐。

2025年上半年,賽力斯研發投入達51.98億元,同比增長154.9%。

通過這些技術壁壘的構建,賽力斯成功實現了品牌價值躍升,問界系列產品站穩豪華車腳跟,打破了國產汽車長期難以逾越的價格天花板。這種品牌上行戰略使公司既避開了新勢力扎堆的20萬元價格戰紅海,又以技術創新重塑豪華車的定義,並贏得市場認可,實現了銷量與利潤的良性循環。

03

賽力斯的價值增長邏輯

隨着新能源汽車行業從「增量擴張」進入「提質競爭」的關鍵階段,資本市場對車企的估值邏輯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不再單純聚焦銷量規模,而是更看重技術壁壘、產品溢價能力與長期盈利穩定性。遵循這一邏輯,賽力斯的相對優勢隨之顯現。

關於賽力斯的技術優勢,我們已經在上文中進行了詳細探討。那麼,在車企都在卷技術的情況下,還能通過哪些方面讓消費者對自家產品產生更高的認可度和購買意願?

賽力斯給出的答案是:卷服務。

作為國產豪華車的代表,賽力斯時刻將用户體驗放在首位,用新豪華服務重塑用户體驗。

用户在用車過程中,有24小時的道路救援和定期的車輛保養服務;首創智駕保障權益,升級全場景道路救援、備胎免費借用及遞送服務等服務權益。

這些貫穿用户用車全周期的服務,是產品之外,吸引用户並支撐產品溢價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推動賽力斯市場口碑的持續提升。

在傑蘭路近日發佈的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中,問界品牌淨推薦值穩居行業前列,旗艦車型問界M9以85.2的品牌淨推薦值(NPS)排名車型總榜第一。良好的用户口碑進一步增強了品牌復購率與市場粘性,也為賽力斯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用户基礎。

其次,世界級供應鏈協同聚力,使得賽力斯產品競爭力持續領先也是其投資價值的重要體現。

在整車企業中,不僅生產製造是關鍵,供應鏈保障也至關重要。如今,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已然發生了重大變化,由單個企業之間的比拼,上升到了企業生態合作體系的競爭。

賽力斯則通過產品集成化、智造集聚化,以華為深度合作為核心,集成寧德時代等多家世界級供應商,並且推行供應商集約化革命——將一級供應商數量從300家壓縮至100家,其中20家是世界級供應商,保證生產效率與交付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還在持續革新其供應鏈體系,其首創的「廠中廠」模式使寧德時代、文燦集團等核心企業引入超級工廠,零部件下線后通過便捷通道直達裝配車間,指令響應僅需20分鍾,問題可現場協同解決,大幅降本提效。

這種高度集成與集聚的模式,實現了零部件的高度集成和供應商的本地集聚,各方在共同設計、共同研發、同步生產的過程中,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幅降低,供應鏈協同效率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有助於賽力斯穩定提升自身長期盈利能力,為投資者帶來持續的業績增長預期。

眾多券商對賽力斯的發展前景報以積極看法。

甬興證券指出,品牌力在汽車行業屬於稀缺資源,賽力斯成功躋身中高端市場,為自主品牌樹立了典範。其與華為合作的商業模式成效顯著,問界系列車型在中高端市場持續發力,有力地推動了公司盈利能力的不斷改善,因此給予「買入」評級。

交銀國際認為,賽力斯深化與華為的合作,智能化進一步強化,品牌持續向上發展,高端化調性已基本確立,這將帶動賽力斯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同樣給出「買入」評級。

華創證券則表示,賽力斯與華為深度合作,問界銷量已穩居新勢力銷量前列,帶動公司盈利大幅增長,基於此,給予目標價184.93元,相較於當前股價仍有40%的上升空間。

04

結語

賽力斯的業績增長,本質是一場以高端破局為導向的戰略勝利。

通過問界系列尤其是問界M9在豪華市場的成功,賽力斯不僅證明了國產汽車具備打破價格天花板的能力,更實現了從「技術追隨」到「標準定義」的角色轉變。其以用户為中心的科技創新、與行業巨頭的前瞻合作,以及精準的高端產品佈局,共同構築了品牌護城河,驅動盈利模式實現從「規模優先」到「價值優先」的質的飛躍。

賽力斯的實踐,遠超出一家企業商業成功的範疇。它標誌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式進入「價值驅動」的新階段,成為自主品牌憑藉智能化、電動化浪潮實現高端突破的標杆樣本。

其路徑證明,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終將源於技術創新驅動的品牌向上。可以説,賽力斯不僅改寫了市場格局,更為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鑑的樣本。(全文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