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向國會通報計劃取消數十億美元對外援助

2025-08-29 23:15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已請求國會收回近 50 億美元已獲批的對外援助資金。該提案的時機選擇頗具考量:既利用了財年即將結束的窗口期,又設定了 「若議員在 9 月底前未採取行動,將由其自行削減資金」 的規則。

  這一舉措不僅挑戰了國會的支出權,還激化了本就激烈的政府資金之爭 —— 當前政府資金授權將於 9 月 30 日到期。民主黨方面明確表示,若要為 「維持政府運轉」 投贊成票,必須獲得特朗普的書面保證,確保其會切實使用國會批准的撥款。

  據一位不願具名、負責解讀該通報的政府官員透露,擬削減的資金具體包括: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32 億美元援助資金、美援署 - 國務院民主基金 3.22 億美元、國務院向國際組織繳納的 5.21 億美元攤款、國務院用於維和行動的 3.93 億美元資金,以及單獨編入預算的 4.45 億美元維和援助資金。

  特朗普已通過正式函件向議員通報該計劃,此舉觸發了一項法律條款:在等待國會迴應期間,總統可凍結相關資金。《紐約郵報》率先報道了這一行動。

  白宮預算辦公室主任拉斯・沃特(Russ Vought)將此舉措稱為 「口袋式取消撥款」(pocket rescission)—— 這是一種極少被使用的策略,若成功實施,可能會改變聯邦政府內部支出權的平衡格局。

  這場爭端已導致特朗普所在政黨內部出現分裂,參議院的分歧尤為明顯。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朗茲(Mike Rounds)與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均擔憂,此舉可能打破 「行政與立法分支在財權上的長期共識」。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柯林斯周五在聲明中表示:「任何未經國會批准就取消已撥款資金的行為,都明顯違反法律。」

  該委員會的民主黨籍參議員、康涅狄格州議員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在社交平臺 X(原推特)上發文稱,特朗普的這一舉措表明 「他在蓄意推動政府停擺」。

  墨菲表示:「現在看來,與共和黨達成的任何預算協議都毫無意義 —— 他甚至不再假裝遵守法律。」

  1974 年出臺的一項法律要求總統必須執行國會批准的撥款,而白宮正試圖利用該法律中的 「灰色地帶」,藉助時間節點實現自身目的。《扣押控制法》(Impoundment Control Act)規定,總統可暫時凍結資金 45 天,在此期間由國會審議是否取消該筆撥款。此類 「取消撥款」 操作曾較為常見,今年 7 月,特朗普就通過這一方式推動國會取消了 90 億美元支出,涉及公共廣播、對外援助及全球健康項目。

  但沃特辯稱,若在財年最后幾周提出取消撥款請求,相關資金可能在 45 天凍結期結束前就已 「過期失效」,從而使削減措施實質上成為永久性政策。沃特將這一策略比作 「口袋否決權」(pocket veto)—— 即總統在國會休會期間,通過不簽署法案的方式使其自動失效。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即將結束時,沃特就曾提出這一想法;如今,隨着財政赤字攀升,白宮急於尋找無需等待撥款程序就能削減開支的途徑,該策略再次被啟用。

  批評人士指出,這種做法可能越過法律紅線。美國政府問責局(GAO)已警告,利用財年末節點進行此類操作 「違背法律精神」,不過該機構的意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且曾在 1976 年默許傑拉爾德・福特總統採取類似行動。憲法學者則指出,「口袋式取消撥款」 本質上相當於 「單項否決權」(line-item veto)—— 即總統可自行決定執行支出法案中的哪些條款,而最高法院早在 1998 年就已裁定這種權力違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