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21:50
新浪科技訊 8月29日晚間消息,在2025年6月份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羣CEO蔣凡首次詳解淘寶閃購戰略。他表示,淘寶閃購在訂單規模、用户規模、商家供給和運力等方面均超出預期,外賣到家訂單已行業領先,淘寶閃購在規模和心智上的階段性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長期將在效率上實現行業領先。
蔣凡電話會實錄:
感謝你的問題,我首先回顧一下我們在閃購業務上的一些階段性進展,同時也分享一下我們對閃購業務后面的一些預期。
淘寶閃購上線四個月來,首先我認為我們在用户商户運營,物流建設,市場營銷方面非常成功,特別是7月份開始,我們在訂單規模、用户、商户供給、運力規模上,都超出預期,只看外賣到家訂單份額,我們已經行業領先。我和大家俱體分享幾個數字:
第一,我們的日訂單峰值達到1.2億單,8月的周日均訂單量達到8000萬單。
第二,從用户側來看,閃購整體的月度交易買家數達到3億,對比4月之前增長200%。
從商家供給側來看,過去一段時間,隨着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大量新商户加入淘寶閃購,尤其是優質供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運力規模方面,閃購的日均活躍騎手已經超過200萬的規模,對比四月增長3倍,這也意味着我們創造了超過百萬個新的就業崗位。
我在上個季度也講過,我們閃購第一階段的目標首先是用户的規模和心智。經過過去幾個月的發展,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
接下來,我講一下閃購對電商業務的拉動。
首先,從用户的視角,淘寶閃購顯著帶動了手淘整體用户規模和活躍度。閃購拉動手淘8月DAU增長20%,閃購作為一個更高頻的場景,帶動了手淘大盤用户活躍天數顯著提升。
在用户活躍度提升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帶動電商收益的明顯趨勢,主要體現在:
第一,因為流量上漲帶來了廣告和CMR上漲。
第二,因為用户活躍度提升以及用户拉新和流失召喚,我們可以減少市場費用的投入。
我們認為這個趨勢會在后續的持續經營中,還會擴大,相信中長期會更顯著帶動電商側的收益。
接下來,我想就大家特別關心的閃購的經營效率和UE方面分享我們的看法。
首先關於經營效率。我認為不能拋開規模談效率,過去我們的訂單規模是同行的1/3,在很多省市,我們過去的份額甚至低於20%,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份額差距下,談論效率沒有意義。目前來看,淘寶閃購已經達到規模領先,我們會快速提升我們的經營效率。
同行在外賣行業做的非常優秀,尤其是效率方面,我們正在努力縮小這一差距。在效率方面我們的提升空間是巨大的。分短期和長期來看,短期內,我們的損益收斂主要來自幾個方面,包括:
第一,用户結構的優化。過去的四個多月,我們投入了很大規模的市場費用,帶來了大量的新用户,但新用户在獲取階段一定會需要更高的投入,我們的用户留存非常好,隨着老客比例的快速提升,平臺UE會隨着用户結構而優化。
第二,訂單結構的優化。我們在下一階段會持續推動高價值訂單佔比的提升,消費者的高單價的正餐訂單,以及零售訂單的佔比都在提升。隨着平臺整體AOV的提升,也會帶來整體UE的優化。
第三,履約效率和成本的優化。前期訂單規模激增四倍的過程中,我們平臺首要任務是保證用户體驗,因為短期運力嚴重不足,7、8月對運力做了額外的大規模投資。隨着后續一旦平臺的訂單規模相對穩定之后,我們物流成本會顯著下降,帶動平臺UE的進一步優化。
所以短期通過物流和補貼效率提升,用户訂單結構優化,我們預計在保持消費者當前優惠投入的情況下,UE虧損可以縮減一半。
長期看,隨着我們訂單密度顯著變大,我們物流成本對比4月之前依然有很大的優化空間。另外我們精細化的線下商户運營,也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規模是決定效率的第一因素,在新的規模和市場份額下,我們有信心長期在效率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我們不會單獨看外賣的盈利情況,考慮到電商綜合收益,我們認為可以在長期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前提下,閃購對平臺整體產生正向經濟收益。
后面我再講一下關於非餐飲零售品類的發展。
我們把非餐飲在即時零售的業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近場原生模式,一部分遠近場結合模式。
近場原生模式下,一方面依託我們強大的商品供給和供應鏈發展閃電倉模式,過去幾個月閃電倉供給快速發展,我們的閃電倉已經超過5萬家,訂單同比增長超過360%。其中閃電倉25%的供給來自於阿里生態的供應鏈。第二是依託於盒馬大力發展「生鮮品類」的前置倉履約能力,盒馬在接入淘寶閃購后,線上整體訂單已經突破200萬,同比增長超過70%。
在遠近場結合方面,天貓超市全面從B2C遠場模式升級為近場閃購模式,在保持遠場的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實現更快速的配送時效體驗。
同時我們也會積極的引入天貓品牌線下門店加入淘寶閃購,實現天貓品牌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我們預計未來會有百萬家品牌線下門店入駐淘寶閃購。天貓和淘寶閃購的結合會給品牌商帶來新的生意增長,也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綜合來看,我們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為平臺帶來1萬億的交易增量。同時我們也相信,外賣行業從一家獨大到多平臺參與,讓商家和消費者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長期對行業一定是有利的,在這個過程中平臺真金白銀投入,創造了超過百萬的直接就業,推動行業變革的同時,也促進消費和經濟。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