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20:02
8月29日,港股小幅反彈,創新葯一馬當先、全天強勢,高純度+高彈性標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單邊向上,場內價格一度摸高4.66%,收漲4.41%,反包昨日跌幅,一舉收復5日、20日線。全天成交額6.58億元,環比放量65%。
成份股多數反彈,權重龍頭表現不俗,信達生物、石藥集團漲超6%,三生製藥、中國生物製藥漲超5%,百濟神州漲近4%。
海外消息方面,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釋放「鴿派」信號,隔夜美聯儲理事沃勒最新表示,將支持9月政策會議降息25個基點,並預計未來三到六個月還會進一步降息。
市場對美聯儲政策寬松的押注繼續升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交易員預計9月降息的概率超過80%。
創新葯研發作為典型的資金密集型領域,隨着美國進入降息周期,帶領全球釋放流動性,創新葯產業有望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歷史數據顯示,過去兩輪美聯儲降息(2001~2003、2008~2009)期間,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分別跑贏納指約 40 個百分點和 20 個百分點;2020~2021年全球低利率階段,全球創新葯一級市場融資額更創下新高。
究其原因,資金成本的系統性下移,不僅降低了Biotech動輒數億美元的融資門檻,也顯著抬升了管線估值。與此同時,大型跨國藥企手握充沛現金流,更願意通過併購、里程碑付款等方式「掃貨」早期資產,進一步縮短創新葯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周期。
業績面,8月28日,權重龍頭百濟神州發佈中期業績,上半年實現營收24.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73%;淨利潤9559萬美元,同比扭虧為盈,超出市場預期。
公告顯示,總收入增加主要因為集團自主研發的產品百悦澤®和替雷利珠單抗的銷售額增加,以及授權許可產品(主要是安進產品)的銷售額增加。
就在前幾日,百濟神州宣佈與Royalty Pharma簽訂《特許權使用費購買協議》。根據協議,Royalty Pharma將支付8.85億美元首付款,獲得百濟神州/安進旗下DLL3/CD3雙抗Tarlatamab (DLL3/CD3,商品名: Imdelltra)在中國以外地區特許權使用費的大部分權利。
此外,信達生物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59.5億元,同比增長50.6%,淨利潤錄得12.1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公告顯示,公司採用腫瘤治療和一般生物醫學雙引擎增長策略,致力於為全球市場開發領先的管線產品。
分析指出,國內政策扶持+出海爆發+全球競爭力提升,有望持續驅動創新葯板塊估值重塑。下半年,催化劑還包括醫保談判、學術會議、商保創新葯目錄及BD落地,全球市場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
招商證券表示,隨着美聯儲釋放鴿派信號,市場對降息預期提升,美債收益率下行提振全球風險偏好,疊加香港本地流動性壓力緩解,前期滯漲的港股有望得到提振,尤其看好港股創新葯的投資機會。
當前市場處於資金驅動的牛市階段II,創新葯作為核心賽道之一,技術密集突破且審批和出海提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展現出較強的產業趨勢和投資價值。
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是全市場首隻跟蹤該指數的ETF。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精準聚焦創新葯產業鏈,成份股以創新葯研發企業為主,重倉股集中度較高,龍頭優勢顯著。
注:以上個股均為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15大權重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
年內至7月31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累計上漲101.58%,領漲一眾創新葯指數,較恆指(23.50%)、恆科指(22.05%)分別超額78.08和79.53個百分點,超額表現突出。
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發佈以來各個完整年度漲跌幅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風險提示: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