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20:2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財聯社8月29日訊(記者 林堅)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際,中金公司迎來新總裁,由公司投行老將王曙光接棒。
中金公司發佈公告,聘任王曙光為公司總裁。自2024年4月吳波因工作變動辭任之后,中金公司總裁職務已空缺一年多,在王曙光此番履新前,一直由董事長陳亮代行職責。
新總裁王曙光有幾個鮮明的標籤,一是王曙光於1998年加入中金公司,效力公司時間長;二是長期深耕投行業務,作為投行老將,有豐富的業務經驗;三是在管理崗位已有多年的磨礪。2023年1月起王曙光任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2022年7月接任投行部負責人。王曙光還擔任過多個職位,包括公司成長企業投資銀行部負責人、中金資本管理部聯席負責人等職務,主導國際化併購投資及新經濟領域企業服務。
「既有豐富的業務經驗,又具備戰略眼光。」是熟悉他的行業人士給出的評價。投行業務是中金公司的優勢業務。作為中金老將,王曙光長期深耕投行、併購等領域。此次出任總裁,有望帶領中金公司的全業務突圍。
王曙光在今年5月有過一次公開表態,他談到了中金公司將全力以赴做好「五篇大文章」。他表示,中金公司將以專業能力為筆,以創新服務為墨,全力以赴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優質的中國資產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其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握優質科創企業融資及上市、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通過併購重組轉型升級等業務機遇;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債、REITs等多種工具開展直接融資;服務好金融、地產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始終踐行金融報國的初心,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金融智慧和力量。
中金公司近期業績有所承壓,但正在企穩中。比如2024年營業收入213.33億元同比降7.21%,淨利潤56.94億元同比降7.50%,淨利率下降0.21個百分點,步入2025年以來,公司業績持續向好,在一季報、中報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業績增長。
深耕投行27年的中金老將
整體來看,中金公司董事長陳亮深耕匯金系券商多年,高管團隊多來自境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對資本市場理解深刻,為業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如今,業內人士認為,王曙光出任總裁,有望為中金公司投行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有望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業務邊界,提升市場份額。
1996年,王曙光從清華大學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及經濟學學士學位,1998年,他又獲得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並於同年加入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此后27年,王曙光一直在中金公司任職,歷經多個重要崗位。
在中金公司成長企業投資銀行部成立之初,王曙光便擔任該部門負責人,長期服務於中國新經濟領域和新興企業的發展,助力了包括寧德時代、金山辦公、君實生物、小鵬汽車、聯影醫療等多個新經濟企業的境內外上市項目。他也憑藉着對新經濟企業的深刻理解,帶領團隊在新經濟領域的投行業務中取得了突出成績。
2022年,王曙光出任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負責人。彼時,前任投行業務負責人王晟赴任銀河證券總裁。王曙光接手的投行業務是中金公司的「王牌中的王牌」,公司這一領域穩坐行業第一梯隊位置。2023年1月,王曙光獲委任為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在這一崗位上,他參與公司整體戰略規劃與決策,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出謀劃策。
在他27年的職業生涯中,王曙光參與了眾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資本市場交易。項目涵蓋A股IPO、再融資、兼併收購、境外IPO等多個領域。比如,他主導完成了建設銀行、中國北車、中國西電、陝鼓動力、彩虹集團、金風科技等超千億元A股及H股股本融資項目。
在併購業務方面,王曙光參與了建設銀行12億美元收購美銀亞洲、北京控股116億元收購北京燃氣資產、國家電監會180億元電力資產出售、華為與3COM公司合資項目、美國艾默生公司60億元收購深圳華為公司安聖電氣公司項目等超過500億元的兼併收購項目。此外,他還在中國聯通A股配股、金風科技首家中小板公司ATOH、泰格醫藥AtoH等累計超過200億元募集資金規模的再融資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時代的機遇、改革的變局,王曙光曾向財聯社記者分享過對於投行業務的發展心得。
首先,投行要注重立身之本,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投行需將不斷自覺肩負起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使命,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傾斜。迴歸本源,增強對行業理解及價值發現能力、盡職調查能力、資產定價能力。
圍繞國家政策導向進行業務研判,提前佈局重點行業,挖掘培育更多具備持續經營能力、有投資價值的優質企業推薦上市,力爭做好企業早發現、早服務「內功」,加強專業能力建設,結合行業、業務、財務、管理團隊等綜合判斷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提高企業估值定價能力,提升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其次,券商投行要維護市場穩定,積極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基礎上,有責任引導市場預期,維護市場穩定。投行應發揮積極作用,推動長期資金通過戰略配售等方式參與認購、增加權益配置,助推資本市場穩定、高質量發展。
再者,投行必須要堅守底線,持續完善內控和風險管理體系。券商應當不斷優化保薦業務管理、質控、內核等制度規則,加大一線團隊培訓和指導力度,細化執業標準,通過政策法規講解、案例分析及培訓等形式及時傳達最新監管要求,在項目篩選、盡職調查、信息披露、持續督導等環節嚴把質量關,提升合規風控意識。
帶領中金公司迎接新挑戰
中金公司是中央匯金旗下品牌優勢鮮明的投行,1995年作為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投行成立,2010年控股股東轉為中央匯金,2015年H股上市、2020年A股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境內擁有中金財富、中金資本等子公司,境外佈局覆蓋中國香港、紐約、倫敦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近年來,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證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中金公司面臨着諸多挑戰與機遇。目前來看,公司四大核心業務帶來更多增量看點,這也與王曙光曾提到自己的行業理念暗合。他説,投行將通過不斷提升保薦、定價、承銷能力,推動業務專業化、市場化、綜合化。
首先,在投行業務領域,港股高景氣與A股邊際改善形成雙輪驅動,為中金公司注入增長動力。
從境外投行來看,2025年1-7月港股IPO市場展現出高景氣度,在此期間,中金公司憑藉深厚的專業能力和品牌優勢,保薦IPO項目16單,市場份額達31%,承銷規模35億美元,市場份額22%,兩項關鍵指標均位居行業第一;回溯2023年至2025年7月,公司累計保薦港股IPO項目56單,市場份額約30%,持續領跑行業。
隨着后續赴港上市浪潮的開啟,公司海外投行業務收入有望實現顯著增長。境內投行方面,2025年6月科創板新政落地,重啟未盈利企業上市,這一政策調整使得A股IPO環境邊際改善,為中金公司境內投行業務的復甦創造了有利條件,境內投行收入增長可期。
第二,資本金業務作為中金公司的重要支柱,呈現出收益率穩健、衍生品客需回暖的良好態勢。公司自營投資收益率整體保持穩健水平,2022年以來表現優於上市券商整體水平,展現出較強的投資管理能力。此外,跨境衍生品業務的客户需求有望持續恢復,進而驅動該業務規模實現增長。
第三,財富管理業務憑藉領先的買方投顧模式和優質品牌口碑,成為中金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並持續受益於居民存款搬家趨勢。中金財富作為公司財富管理業務的核心品牌,自2017年收購中投證券后,不斷整合零售資源,業務實力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其買方投顧資產保有規模成功突破1000億元,標誌性的「50系列」產品表現尤為亮眼:「中國50」客户平均持有期長達2.5年,遠超行業平均水平,2025年6月末超90%的「中國50」私享專户客户實現盈利,近半數客户選擇追加復購;「公募50」在2024年市場低迷震盪的行情下,保有規模仍穩步增長並突破百億臺階,穩居行業前列;「ETF50」截至2025年6月累計簽約客户超6.3萬人次,簽約客户ETF保有規模同比增長291%。從客户基礎來看,2024年末公司財富管理總客户數近850萬戶,客户賬户資產總值達3.18萬億元,且高淨值客户佔比相對同業較高,客户權益屬性較強。
第四,中金公司私募股權業務在保持AUM穩健增長的同時,受益於一級市場退出環境的改善,未來發展潛力逐步釋放。截至2024年末,中金公司私募股權在管規模達4576億元,同比增長14%,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手續費類收入隨着AUM的穩步增長保持穩健態勢。2025年,隨着IPO政策調整,未盈利企業上市重啟,一級市場逐步回暖,為公司私募股權業務投資項目的退出打通了更順暢的渠道,投資收益有望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