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金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28.3億元 同比增長44%

2025-08-29 20:28

  2025年8月29日晚間,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或「公司」,601995.SH,3908.HK)今日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中期業績,中金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28.3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歸母淨利潤人民幣43.3億元,同比增長94%;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達4.2%。公司整體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資產為人民幣6,998億元,歸母淨資產為人民幣1,188億元。

  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經濟正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金公司錨定一流投行建設目標,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聚焦實體經濟需求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並依託「投資+投行+研究」協同發力,積極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我國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金融力量。

  業務勢能強勁 多元引擎均衡共進

  投資銀行業務精準把握市場機遇,築牢行業領先根基。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內外股本業務保持領先,完成寧德時代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等明星項目,中資企業全球IPO、港股IPO均居市場第一。債券融資和資產證券化方面,公司境內外債券承銷規模均實現同比上升,中資企業境外債券承銷規模排名中資券商第二。同時,公司在中國併購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在央國企戰略性重組、產業整合升級、跨境交易等方面發揮中介機構「撮合者」作用,上半年公告併購交易34宗,涉及交易總額約328.41億美元,牽頭執行當代集團、金科股份等債務重整項目以及寶塔實業重大資產重組項目。

  股票業務全面提升客户服務能力,跨境業務拓展創新。夯實機構客羣優勢,全面覆蓋境內外多元機構投資者超13,000家,新開户數量穩健增長。憑藉廣泛的全球銷售網絡,公司在多個里程碑項目中引入戰略、基石投資者,項目配售能力市場領先。QFII業務市佔率連續22年排名市場首位,多家全球長線基金投研排名領先。同時,公司積極開展境內科創板、北交所做市等牌照業務,為多家大型央企國企、上市公司提供股份增持回購、市值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固定收益傳統業務提質增效,積極佈局新興業務。2025年上半年,面對境內外債券市場承壓,公司債券承銷和交易量保持市場領先。不斷加強國際化客户覆蓋和交易服務能力,跨境結算量持續增加。積極把握市場機遇,着力加強產品創新和客户服務,持續發展衍生品業務,拓展利率、信用和外匯業務範圍,大宗商品做市重點品種排名市場前列。

  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穩健增長,投研能力鞏固提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管理部的業務規模約5,867億元,管理產品數量848只;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規模約2,20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2%。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提高對社保、年金、銀行、保險、企業等客户的綜合服務能力,推動渠道合作深化,提升投研交易、風控運營能效。伴隨公募基金市場向好態勢,中金基金新發7只公募基金,完成中金亦莊產業園REIT、中金中國綠發商業REIT發行,公募REITs管理規模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私募股權業務市場龍頭地位進一步夯實。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私募股權業務通過多種方式在管的資產規模達4,898億元,持續排名券商私募子第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與各地政府、國內外產業集團、金融機構攜手落地多支直投基金和母基金,為科技創新和區域產業發展提供長期風險資本,同時依託投資專業化優勢,系統性佈局高新技術、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健康等戰略新興產業,積極探索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最佳實踐。

  財富管理業務產品規模和買方投顧規模均創歷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持續創新產品服務模式,滿足客户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產品保有規模增長至近4,000億元,其中買方投顧產品保有規模近1,000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基於資產管理規模收費模式的「ETF50恆享」,推動個人交易創新服務。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通過全渠道、多場景獲客模式管理939萬客户,賬户資產總值約3.4萬億元。

  「五篇大文章」領航新金融 多維度賦能新發展

  科技金融方面,公司積極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等行業科技創新企業,引導資本向科創領域聚集。2025年上半年圍繞科技創新設立超10支基金,向科創企業直接投資超70筆,助力小米配售等融資項目。同時,公司深度參與債券市場「科技板」建設,牽頭完成多筆創新性科創債項目,協助構建承銷、投資、做市、衍生品服務的科創債市場新生態。綠色金融方面,積極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公司上半年完成超10筆向新能源、新材料領域企業的投資;境內綠色及其他ESG債券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二,助力財政部發行首筆離岸人民幣綠色主權債券、協助寧德時代登陸港股市場。其中,在寧德時代項目上,公司創新引入長線基金,突破了港股市場「A+H股發行折價」格局,有力捍衞中國資產定價權,助推其成為2023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IPO、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H股IPO。此外,公司參與綠色金融國際合作與碳市場建設,創設了以碳覈算指導的多個創新主題交易籃子,與銀河國際合作創設ESG債券組合並落地首單交易。普惠金融方面,持續以多元化服務賦能中小微企業,2025年上半年投資A輪及A輪前企業筆數佔比近30%;協助中國農業銀行完成歷史上最大規模「三農」專項債券。堅持以投資者為本,買方投顧保有規模近千億元,其中「公募50」基金投顧上線五年以來累計服務客户超8萬人。養老金融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大健康領域共完成近20筆投資,協助泰康養老保險完成行業首單養老保險公司的永續債。加強具有中金特色的養老產品創新,截至6月末,個人養老金資產保有規模超3,000萬元。數字金融方面,公司重點佈局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和產業數字化轉型,2025年上半年完成7筆相關領域投資,助力金山雲完成港美兩地增發及同步私募配售,以及招商銀行完成全市場首單數字金融主題金融債券。持續深化AI科技與業務融合,建設點睛大模型、財富管理大模型等核心應用場景,在證券行業協同下,公司參與共建的「投行函證系統」成功入選北京市第二批創新試點項目並推廣使用。

  發揮國際化優勢 架設高水平對外開放「橋樑」

  穩步拓展境外佈局,服務「走出去」「引進來」雙向資本流動。隨着5月中金公司阿聯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分公司正式開業,公司成為中資券商在海灣地區設立的首家持牌分支機構。通過加強全球資源整合,已覆蓋境外央行及主權類機構超90家,上半年,公司合計引入外資規模約1,300億元。同時,積極支持阿聯酋擴大在華業務佈局,與阿聯酋投資部聯合主辦「中國(廣州)-阿聯酋產業投資與合作研討會」,與阿布扎比投資局等機構開展全方位合作,引導兩地企業開展雙向投資。

  講好中國故事,助力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力。上半年,公司積極協助中資企業、交易所等機構在中東、中亞、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地開展推介活動,並作為中資企業代表應邀出席中法企業家座談會。積極面向海外機構推介人民幣融資工具,持續為港交所全部24只人民幣雙櫃檯股票提供做市服務,助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此外,公司着力促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交易份額穩居前列,「債券通」「全球通」業務優勢延續。

  展望未來,中金公司將秉持「以國為懷」初心,繼續紮好中國的根、布好世界的局,發揮連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橋樑作用,全力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努力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保持戰略定力,加強戰略對業務發展的引領和賦能,積極把握市場機遇,鞏固核心競爭優勢,拓寬業務護城河,加快將公司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