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9:30
(來源:中時財經)
CET FINANCE
近期,閲文集團公布2025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31.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1.91億元同比下降23.9%;歸母淨利潤為8.5億元,同比增長68.5%。
閲文的營收主要包括在線業務收入以及IP運營及其他收入兩大板塊。上半年,在線業務收入為19.85億元,同比增長2.3%;IP運營及其他收入為12.05億元,同比下降46.4%。
在整體營收下滑、IP運營業務表現疲軟的背景下,閲文積極投身短劇賽道,據財報披露其短劇爆款率超60%,營收承壓的背景下,短劇能否成為閲文新的增長引擎?
作者:沈 陽
製圖:喬寒雲
PART 1
多因素導致營收下滑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向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分析稱,閲文營收下降主要受版權運營授權收入鋭減拖累。該板塊收入減少近半,源於授權模式的周期性波動和市場需求萎縮,閲文的版權授權依賴影視等下游行業,而上半年中國文娛市場遭遇「寒冬」,導致IP改編合同減少。
閲文在財報中解釋稱,IP運營收入同比下降48.4%,主要受影視劇項目的開發周期及排期影響,今年上半年並無新影視劇上線。
此外,閲文在線業務也面臨增長乏力的問題。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其自有平臺產品及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户由1.76億人同比減少19.7%至1.41億人。具體而言,閲文自有平臺產品的月活躍用户由1.05億人同比下降2.5%至1.03億人,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月活躍用户由0.71億人同比減少45.5%至0.38億人。
上半年,閲文付費閲讀業務的每名付費用户平均每月收入同比下降1.3%至31.3元,公司表示,這主要由於新獲取會員用户的每名付費用户平均每月收入貢獻較低所致。
當前,七貓、番茄等免費小説平臺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對閲文的在線業務造成了影響。根據QuestMobile數據,以2024年6月為例,番茄小説的月活用户達到2.18億人,遠高於華為閲讀、掌閲以及閲文旗下的QQ閲讀、起點讀書等。
「閲文受免費閲讀模式衝擊,同時,用户注意力被短視頻、短劇分流,導致App活躍度下滑。更深層看,內容同質化和盜版問題加劇,削弱了變現能力。這反映了閲文過度依賴頭部IP的隱患,需通過內容創新奪回用户。」宋向清談道。
PART 2
短劇熱潮下,閲文能否開啟新增長「密碼」?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2023年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預計到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將突破1006.8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着行業規則和體系的完善,網絡微短劇市場仍具備較大增長潛力。
在此趨勢下,閲文近兩年積極佈局短劇業務,並已取得一定的成績。其半年報顯示,根據雲合數據,2025年6月短劇全網霸屏榜Top10中,有2部作品出品自閲文。其單個項目最高流水突破8000萬元,位列今年雲合數據霸屏榜第二,全網播放量超過30億。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向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分析道:「閲文短劇成功率高的關鍵在於依託海量優質網文IP,內容經過市場驗證,並通過‘IP共創’模式聯合專業團隊,邀請原作者參與創作,保障了故事質量和用户共鳴。」
閲文方面向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表示,今年3月,公司進一步升級了短劇業務,開放了2000余部網文IP用於打造優質短劇。
如此來看,短劇業務能否成為閲文新的增長點?對此,洪勇表示,短劇具備成為新增長點的潛力,因其製作快、成本低、變現強,能高效盤活中腰部IP,結合高爆款率和可觀流水錶現,未來有望成為穩定貢獻收入的新賽道。
不過,宋向清也提醒,短劇具備成為新增長點的堅實基礎,但需解決變現和競爭瓶頸。一方面,短劇生命周期短(平均熱度維持1—2個月),閲文需持續輸出爆款以防曇花一現;另外,短劇行業競爭加劇,字節跳動、快手等平臺自建短劇生態,正在分食市場份額。
「短劇是新增長點,但非萬能藥。其成功率取決於閲文能否將爆款轉化為持久IP價值,而非僅追逐流量泡沫。」宋向清談道。
PART 3
如何突破IP衍生品開發的「爆款依賴」?
據《2025—2031年中國IP衍生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數據,全球IP衍生品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24年全球IP衍生品行業市場規模為14056億元。隨着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融合加深,市場預計在2029年進一步增長至17204億元,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為4.1%。
今年上半年,潮玩、卡牌、盲盒、「谷子」等實體化、場景化IP衍生商品在消費端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在半年報中,閲文特別提到了其IP的商品化和變現。上半年,閲文IP衍生品業務GMV為4.8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總額。
不過,當前閲文衍生品的開發主要圍繞《全職高手》《詭祕之主》等頭部大IP,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爆款依賴症」。
對此,宋向清建議:「避免‘爆款依賴症’首先要構建IP矩陣,以替代單一押注,培育新IP孵化池。同時,借力數據驅動長尾價值激活,建立數字資產庫,將過期IP重新包裝。」
實際上,在IP及衍生品的開發上,閲文方面向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表示,閲文即將啟動對一些中腰部IP定製衍生產品的開發,除了自有IP之外,也會考慮引入優質的第三方IP進行衍生品開發。在視覺化方面,除現有短劇開發外,也會針對大量的中腰部IP進行AI短劇、AI漫劇領域的探索,利用AI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視覺轉化。
洪勇同時建議道:「IP衍生品開發可以與閲讀、短劇、遊戲聯動,形成‘內容引流—衍生變現—數據反哺’的閉環。衍生品熱銷能驗證IP價值,積累粉絲和資金,反向支持優質內容再生產,增強生態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