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8:1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衡水日報)
轉自:衡水日報
8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外公示行政處罰詳情,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財險」)因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批准或備案的保險條款與費率等多項違規情形,且相關責任人員需承擔對應責任,二者合計被處以608萬元的高額罰款。
事實上,大地財險在今年已非首次面臨監管處罰,無論是罰單的頻次還是罰款金額,都足以引發市場關注,人們也難免疑惑,這家險企到底出了什麼狀況?
高頻違規、高額罰款背后的合規困局
回溯過往罰單,今年以來大地財險違規受罰的情況屢見不鮮。
7月3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披露,大地財險蕭山中心支公司因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其他利益,被處以22萬元罰款,相關責任人鄭舟忠也受到警告及7萬元罰款;更早之前的7月7日,大地財險浙江分公司就因同樣的違規行為,被浙江監管局罰款22萬元,時任總經理助理郭軍、副總經理宋濤分別被警告並罰款7萬元。
6月16日,克拉瑪依金融監管分局發佈的處罰信息顯示,大地財險克拉瑪依支公司因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還利用保險業務為他人牟取不正當利益,被罰款37萬元,責任人李勇被警告並罰款8萬元。6月9日,大地財險天津市津北支公司因未按規定使用經批准或備案的保險條款費率,被國家金融監管局天津分局處以42萬元罰款。
時間再往前推至5月23日,大地財險平涼中心支公司與鄂爾多斯中心支公司,雙雙因委託無資質機構銷售保險,分別被當地監管部門罰款5萬元與25萬元;5月26日,大地財險山東分公司因未按規定使用備案保險條款、給予合同外利益、委託無資質機構銷售保險以及委託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警告並罰款52萬元。
而在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中,也披露了大地財險在多地分支機構受罰的情況。其在廣東、吉林、西安、甘肅、黑河、內蒙古等地區的10個分公司,因各類基礎性問題,合計領罰約230萬元,其中1名責任人甚至被給予禁止進入保險行業10年的嚴厲處罰。
縱觀大地財險今年一系列受罰事件,其違規緣由主要集中在條款費率使用不合規、向投保人提供合同外利益、財務與業務數據真實性存疑以及銷售環節合規性缺失等老大難問題上。這些問題如同頑疾,長期困擾着公司的健康發展。
事實上,大地財險並非今年纔開始頻繁遭遇監管處罰。回顧2024年,據不完全統計,該公司全年累計收到超50張罰單,受罰頻率和金額都不容小覷。而進入2025年,密集罰單依舊接踵而至。
值得注意的是,大地財險在2024年年報中曾明確表示,將「加強分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建設,深化風控合規垂直化管理」,足見其對合規問題已有所察覺,並試圖做出改變。然而,現實卻給了理想沉重一擊。從今年接連不斷的罰單來看,公司在落實風控合規管理方面,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內部管理和執行環節存在着嚴重的漏洞。這不禁讓人對其后續的整改措施與合規經營之路充滿擔憂。
風險綜合評級下調 消費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壓力增大
從大地財險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可見,該公司2024年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BB類,相較於2024年三季度的BBB類出現下降。對於評級下滑,大地財險在報告中解釋稱,核心原因並非公司整體風險水平發生明顯波動,而是公司在行業內的評分排名有所后退。
與此同時,大地財險面臨的消費投訴壓力同樣值得警惕。數據顯示,2023年該公司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量為3.47萬件,到2024年這一數據攀升至5.03萬件,同比增幅超45%。其中,車險領域始終是投訴高發區,2023年車險投訴佔總投訴量的74%,2024年這一佔比進一步升至78%。
在理賠相關投訴方面,2023年此類投訴尚未從業務流程投訴中單獨拆分統計,而2024年理賠投訴佔比已高達69%。這一變化清晰表明,理賠環節已成為大地財險與消費者產生矛盾的核心領域。當前,定損爭議、賠付效率低下、拒賠理由合理性存疑等問題頻發,不僅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對公司的市場聲譽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可能制約其后續業務的健康發展。
在大地財險2024年信息披露報告中,有一項內容格外引人關注:在最近一輪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消保監管評估里,該公司最終被評定為二級C類。
依據《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評價辦法》,大地財險評級處於二級,意味着大地財險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方面,於行業中處於中等位置。從積極面來看,其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組織架構相對合理,各類工作機制大體上能夠確保在多數經營管理及業務環節中,貫徹落實消費者保護理念與要求。然而,這一評級也暴露出公司存在的問題。這一評級結果意味着大地財險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亟待改進。后續大地財險如何優化完善,提升消保工作質量,值得持續關注。
業績波動,排名下滑
作為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再集團」)旗下獨有的財險直保主體,大地財險在行業內有着特殊的戰略定位。這家險企於2003年正式成立,總部設立在上海。成立之初,大地財險便為自身發展制定了「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階段性規劃,憑藉對這一規劃的堅定踐行,以及穩健的經營風格、高效的執行效率,在競爭激烈的財險市場中迅速脫穎而出,積累了初期的市場份額與行業口碑。
在后續的發展進程中,大地財險不斷實現突破:2007年,距離成立僅四年,公司保費收入成功突破100億元,達成了發展史上的首個重要里程碑;2016年,保險收入持續增長,順利突破300億元,業務規模實現量級提升;2024年,大地財險的保費收入再度迎來關鍵突破,正式跨越500億元門檻,展現出其在財險領域持續深耕的成果。
但在如此亮眼的業績背后,近期不僅深陷監管處罰的漩渦,業績表現同樣令人憂心忡忡。
自2020年起,公司便麻煩不斷,先是捲入武漢金凰假黃金案,緊接着又在天津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一系列事件中受到牽連,與此同時,內部還頻繁發生人事變動。這些不利因素相互交織,猶如沉重的枷鎖,將大地財險拖入了發展的泥沼,使其陷入了一段停滯不前的艱難時期。
從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20~2023年期間,大地財險的保費收入增長態勢顯著放緩,四年間整體規模僅實現小幅提升:2020年保費收入為424.98億元,2021年同比回落至388.56億元,2022年雖有所回升至413.84億元,但增長幅度有限,2023年進一步增至443.91億元——四年累計增長不足20億元。直至2024年,該指標纔出現較為明顯的突破,攀升至465.45億元。
與之相對應的總營收表現同樣不容樂觀。2020~2023年,大地財險總營收分別為457.65億元、419.98億元、418.69億元、457.96億元,整體呈現「先降后穩、波動起伏」的特徵,未形成清晰的上升趨勢;直至2024年,總營收才隨保費收入同步改善,增長至474.98億元。
盈利空間方面,大地財險同樣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在2019~2021年期間,公司淨利潤持續下滑,從2019年的16.48億元驟減至2020年的4.08億元,到了2021年更是僅剩3.17億元,短短三年時間,淨利潤下降近13億元,盈利能力急劇減弱,下滑態勢清晰明瞭,這無疑給公司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在競爭方面,身處頭部財險公司佔據主導地位的市場格局中,大地財險的發展之路面臨着不小的競爭壓力與挑戰。從整個財險市場的保費規模分佈來看,大地財險與行業內穩居「第一梯隊」的「老三家」差距顯著——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作為行業主導力量,在2024年保費收入分別達到5380.55億元、3218.21億元、2032.49億元,大地財險的保費體量與之相比,仍有較大追趕空間。
而在競爭更為激烈的第二梯隊內部,大地財險的「財險老六」排位也面臨着直接威脅。同爲第二梯隊的陽光財險,2024年已實現478.21億元的保費收入,與大地財險的保費差距縮小至不足30億元,二者之間的排位競爭正處於膠着狀態,大地財險的市場位置隨時可能面臨變動。
整體而言,大地財險正面臨合規、口碑、業績與競爭的多重挑戰:年內合規罰單頻發,風控承諾未落地且風險評級下滑;消費投訴激增,理賠矛盾突出,消保評級平平;2020年后業績增長停滯、盈利縮水;市場上既與頭部險企差距明顯,又受第二梯隊對手緊逼。這家中再集團旗下的老牌險企,能否靠有效整改突破困局、重回穩健發展,值得關注。
作者: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