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8:15
(來源:動脈新醫藥)
8月28日,諾和諾德與Replicate Bioscience達成多年研究合作協議。基於Replicate的新型srRNA平臺,雙方將在心血管代謝疾病的某些靶點上進行合作,共同開發新的治療候選藥物,用於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臟代謝疾病。
根據協議條款,諾和諾德將獲得明確的全球獨家許可,使用Replicate的srRNA平臺開發和商業化領先項目。Replicate將獲得研究資助,並有資格從諾和諾德獲得高達5.5億美元(約合39.23億元人民幣)的資助,包括預付現金付款和潛在的里程碑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未來產品銷售的分層版税。
Replicate是一家臨牀階段的公司,開創了下一代自複製RNA(srRNA)技術在傳染病、免疫學和其他治療領域的應用。此前,其狂犬病srRNA疫苗RBI-4000數據顯示,在小鼠中以比mRNA疫苗低得多的劑量即可產生保護性免疫;人體試驗中,在低至0.1微克的劑量下仍能產生強勁的免疫反應,且安全性良好。
低劑量、長效作用、拓寬治療窗,將是srRNA破局關鍵。
01.
Replicate:優化srRNA疫苗人體數據良好,向治療端產品發展
在大多數生物系統中,外源性mRNA的半衰期有限,尤其是在快速分裂的細胞中。相比之下,病毒RNA可以通過在宿主內主動複製來延長其壽命。因此,它們可以作為設計合成srRNA的框架,以自身的RNA序列為模板進行自我複製。
因此,在製藥應用中,srRNA的優勢在於用很低的劑量達到與傳統mRNA相同的蛋白表達水平,提高生物活性、延長體內表達時間,誘導更強大和持久的細胞免疫激活反應,並提高耐受性。
這些應用上的特點使其在腫瘤免疫治療、清除慢性潛伏病毒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能夠解決現RNA抗體滴度下降快、免疫保護持續時間不夠長等缺點。但由於技術壁壘相對較高、工藝開發難度大,研發與製藥實踐尚屬「小眾」。
作為Apple Tree Partners孵化的投資組合公司,Replicate憑藉srRNA專家團隊、可定製的合成srRNA載體庫和端到端開發能力,將RNA治療的範圍逐步擴大到傳染病、免疫腫瘤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
具體來看,Replicate的現貨型srRNA包含兩個組件:驅動受控和自限性擴增的病毒衍生遺傳密碼,以及編碼治療蛋白的RNA。該公司的病毒載體庫經過仔細挑選,用於驅動穩健且持續的蛋白質表達,其性能比線性mRNA提高了幾個數量級,在體內具有更大的耐用性和可調性。
2022年7月,Replicate Bioscience和Precision NanoSystems(PNI)宣佈簽訂許可協議,在該許可協議中,PNI將提供脂質納米顆粒解決方案,用於放大和生產多達15種Replicate srRNA療法。
此外,Replicate搭建起專有的端到端集成藥物開發平臺,不僅可優化基因插入到自我複製載體,還能夠依據適應症等特徵從文庫中匹配合適的下一代srRNA載體。Replicate稱,這一專有技術將帶來線性mRNA1000倍的表達增益、標準srRNA100倍的表達增益。
自有管線來看,Replicate聚焦於傳染病(疫苗)、免疫腫瘤學、自身免疫性疾病三大板塊。治療端,精準免疫腫瘤學(PIO)是Replicate針對可預測的耐藥性突變的新方法,當癌細胞進化以逃避治療時,會出現可預測耐藥性突變。
臨牀進展最快的RBI-1000針對雌激素受體陽性(ER+)一線轉移性乳腺癌癌症的獲得性耐藥性突變(ARM)。2023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Replicate分享中,在表達靶向獲得性耐藥突變的小鼠模型中,RBI-1000成功地引發CD4+和CD8+T細胞,導致顯著的腫瘤生長抑制,並比其他腫瘤模型中的線狀mRNA方法低100倍的劑量下提高生存率。
此外,公開信息中,Replicate還曾披露過RBI-3000(靶向對當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標準治療的獲得性耐藥性轉移性EGFRm+非小細胞肺癌)與RBI-2000。
RBI-2000是首個在單個載體骨架上編碼多種生物治療性蛋白質的srRNA,在較低劑量下比線狀mRNA方法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持久的腫瘤免疫應答。用一種新型的srRNA載體,RBI-2000在一條RNA鏈上編碼兩種不同的蛋白質:一種是促進新免疫細胞生成的多聚體蛋白質,另一種是防止無菌炎症、異常血管生成和腫瘤侵襲的單體蛋白質。臨牀前研究表明,在治療后70天,對具有完全反應的小鼠重新用腫瘤細胞攻擊,發現成功拒絕了攻擊,表明此時免疫記憶還很強。
不過,儘管治療端佈局深厚,但srRNA的新鋭和前沿性,還是讓Replicate選擇首先在預防性疫苗上進入人體實驗。首款進入人體實驗的,是用於預防狂犬病的srRNA疫苗RBI-4000,通過刺激對狂犬病的病毒中和免疫反應。
2025年2月公開的首次I期臨牀數據中,srRNA顯示了出色療效——各劑量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在10微克劑量下未出現劑量限制毒性,耐受性良好。免疫原性方面,按初免-加強免疫程序,0.1微克、1微克或10微克劑量給藥時,大多數參與者產生了新的保護性免疫。即便單次給藥,1微克和10微克劑量也能讓多數參與者免疫水平超過WHO保護基準。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人體試驗表明,優化的srRNA疫苗在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優於第一代srRNA疫苗,未來在多基因或多價疫苗、癌症疫苗和蛋白質替代療法等領域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這意味着,srRNA產品距離治療端更近了一步。
當疫苗實現初步概念驗證后,研發治療性產品是眾多小核酸及mRNA企業的關鍵轉型。或許正是諾和諾德決心開始研發資助的關鍵。
02.
諾和諾德:尋找全新機制的「救命稻草」
短短3年內,諾和諾德完成了減肥藥市場的「造神」,從短缺、漲價、產能擴建,到tirzepatide圍堵、適應症拓展、仿製藥追逐,不可避免地迎來走下神壇的鼓吹。
年內,諾和諾德兩度下調2025年全年業績預期,股價一夜之間暴跌超20%。押注下一代減肥藥,或是説,深化心血管代謝領域佈局,是其「引進活水」的長線自救。
今年1月,諾和諾德以1.9億美元首付款加46億美元里程碑付款,與Valo Health的多年合作擴展至多達20個針對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藥物項目。
3月,諾和諾德斥資20億美元與聯邦制藥合作開發GLP-1/GIP/GCG三靶點受體激動劑,獲得除中國內地(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的獨家授權許可,潛在總金額最高可達20億美元。
6月,諾和諾德再度掏腰包,斥資8.12億美元與Deep Apple Therapeutics合作,借力其專有技術開發非腸促胰素類口服減肥療法。
繼續往前追溯,諾和諾德在心血管代謝領域的出手,早在2023年就已到達高峰——
8月,10.7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公司Inversago pharma,獲得阻斷外周組織中受體蛋白CB1r的INV-202;4.71億美元收購丹麥公司Embark Biotech,獲得靶向速激神經肽受體2(NK2R)的多肽和小分子管線,以及能量代謝藥物。
當司美格魯肽在心血管領域開始展現潛力時,迅速併購鋪開管線,形成協同效應——與德國公司Evotec合作推出加速器平臺LAB eN²,瞄準心臟代謝疾病領域;27億美元合作AI藥物開發公司Valo Health,引進了3個心臟代謝疾病臨牀前項目;合作Broad Institute利用大規模細胞篩選發現2型糖尿病和心臟代謝新靶點。
全新機制、新興靶點、長效性,走在創新最前沿的Biotech成為諾和諾德的合作焦點。對於MNC而言,BD合作不全是「豪賭」,可能也只是一筆「天使投資」。
既有安全優異人體數據,又有獨特「低劑量」「長效性」優勢的srRNA企業,Replicate是個符合條件的優秀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