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中國中空玻璃行業相關政策、競爭格局及前景展望:下游應用領域持續增長,上半年中空玻璃產量達6124萬平方米[圖]

2025-08-29 09:09

中空玻璃行業概述

中空玻璃它是用兩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強度高氣密性複合粘結劑,將玻璃片與內含乾燥劑的鋁合金框架粘結,製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熱玻璃。中空玻璃多種性能優越於普通雙層玻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中空玻璃是將兩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撐均勻隔開並周邊粘結密封,使玻璃層間形成有乾燥氣體空間的玻璃製品。其主要材料是玻璃、暖邊間隔條、彎角栓、丁基橡膠、聚硫膠、乾燥劑。中空玻璃按形狀可分為平面中空玻璃、曲面中空玻璃;按中空腔內氣體可分為普通中空玻璃和充氣中空玻璃;按玻璃材質分類可分為浮法中空玻璃、鋼化中空玻璃、鍍膜中空玻璃和LOW-E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是由兩層或多層平板玻璃構成。四周用高強高氣密性複合粘結劑,將兩片或多片玻璃與密封條、玻璃條粘接、密封。中間充入乾燥氣體,框內充以乾燥劑,以保證玻璃片間空氣的乾燥度。可以根據要求選用各種不同性能的玻璃原片,如無色透明浮法玻璃壓花玻璃、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夾絲玻璃、鋼化玻璃等與邊框(鋁框架或玻璃條等),經膠結、焊接或熔接而製成。

中空玻璃與真空玻璃在玻璃基板種類、氣體間隔層、隔熱、保温性能、隔音性能、抗風壓強度、抗衝擊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別。根據對比情況來看,真空玻璃在隔熱、保温、隔音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但抗風壓和抗衝擊性能較弱。中空玻璃則具有相對較低的成本和較好的使用性能,尤其抗衝擊方面表現較好,但隔熱、保温和隔音性能不如真空玻璃。

中空玻璃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中空玻璃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1964年至1984年的萌芽期,此階段中國開始自主研製中空玻璃,生產線逐漸投產。1985年至1994年的啟動期,此階段中國開始從國外引進先進生產線和設備,吸引企業投資,形成多種生產方式並存的生產局面。1995年至2014年的高速發展期,此階段中國中空玻璃產量大幅上升,生產實現全自動流水線加工,特種品種中空玻璃在工程項目中得到大量應用並實現自主供應。2015年至今的成熟期,中空玻璃得到普及,生產轉向高端化、綠色化、節能化。

中空玻璃行業相關政策

近些年來,爲了促進中空玻璃行業的發展,我國陸續發佈了許多政策。例如,2024年4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用能行業、重點環節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綠色裝備。建材行業以現有水泥、玻璃、建築衞生陶瓷、玻璃纖維等領域減污降碳、節能降耗為重點,改造提升原料製備、窯爐控制、粉磨破碎等相關裝備和技術。2024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印發《關於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提高短流程鍊鋼佔比,在冶金、鑄造、建材、日用玻璃、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

中空玻璃行業產業鏈

中空玻璃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包括玻璃、鋁間隔條(或膠條)、插接件、丁基膠、密封膠、乾燥劑等。業鏈中游為中空玻璃的生產製造環節。產業鏈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住宅建築、商業建築、醫療衞生、交通運輸、家電等領域。

平板玻璃作為中空玻璃的核心基材,主要用於構成中空玻璃的基本結構,並通過進一步加工賦予其更優異的性能。兩片或多片平板玻璃經過切割、磨邊等工藝處理后,與間隔條、密封膠等材料組合,形成具有乾燥空氣層或惰性氣體夾層的中空玻璃產品。平板玻璃的厚度、透光率及表面處理工藝直接影響中空玻璃的隔音、隔熱、安全性和光學性能。近年來,儘管中國平板玻璃行業受到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產量有所波動,但整體仍保持穩定。數據顯示,中國平板玻璃產量從2017年的83765.8萬重量箱增長至2024年的100041.7萬重量箱,年複合增長率為2.57%。2025年1-5月,我國平板玻璃產量為40176.8萬重量箱,同比下降4.9%。未來,隨着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平板玻璃的深加工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推動中空玻璃向更高性能、更輕量化方向發展。

我國建築業作為中空玻璃最重要的應用領域,其持續快速發展為行業提供了強勁的增長動力。近年來,在城鎮化進程加速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建築業增加值呈現穩健上升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建築業增加值從2017年的57905.6億元增長至89949.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9%。未來,隨着建築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工業化方向轉型升級,以及裝配式建築、光伏建築一體化等新型建築模式的推廣普及,中空玻璃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市場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性能的方向發展。

中空玻璃行業發展現狀

中空玻璃作為一種功能性材料,在建築行業扮演着重要角色,為建築提供了保温隔熱、噪音防護、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優勢,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且不斷發展的建築材料。近年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三道紅線」政策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這些政策旨在控制房地產行業的過度槓桿和風險,導致部分房地產項目的竣工周期被迫延后,從而影響了對中空玻璃的市場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中空玻璃的產量從2021年的15914萬平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13496萬平方米。2024年以來,得益於多項「穩樓市」政策的落地生效,房地產行業呈現出止跌回穩、持續向好的態勢,中空玻璃產量實現觸底反彈,全年達到14138.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6%。進入2025年,市場延續温和復甦態勢,上半年產量達61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4%。未來,在建築節能標準持續提升、綠色建築快速發展和城市更新改造需求釋放的推動下,中空玻璃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產品結構也將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持續升級。

我國中空或真空隔温、隔音玻璃主要以出口貿易為主,出口規模遠大於進口規模。隨着我國中空或真空隔温、隔音玻璃行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中空或真空隔温、隔音玻璃出口規模也隨之不斷增長。數據顯示,中國中空或真空隔温、隔音玻璃出口量從2017年的10.29萬噸增長至2024年的16.41萬噸,年複合增長率為6.89%;出口金額從2017年的11.1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1.6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89%。2025年上半年,中國中空或真空隔温、隔音玻璃出口量為7.37萬噸,同比下降3.91%;出口金額為8.72億元,同比下降18.88%。

中空玻璃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中國中空玻璃行業呈現出高度市場化且競爭激烈的格局,行業整體集中度偏低,目前全國範圍內約有4000家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450家,但以中小企業為主體。這種分散的市場結構導致企業間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差異顯著,部分企業因生產工藝不成熟或原材料控制能力不足,產品合格率難以保證。從競爭格局來看,行業已形成明顯的梯隊分化:南玻集團、信義玻璃、旗濱集團和臺玻集團等龍頭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占據第一梯隊;耀皮玻璃金晶科技安彩高科和中國玻璃等企業構成第二梯隊,在細分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而三峽新材、嘉寓股份、洛玻和沙玻等企業則主要分佈在第三梯隊,以區域性經營為主。這種多層次的競爭格局既反映了行業發展的不均衡性,也預示着未來市場整合的潛在空間。

1、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節能玻璃領先品牌和太陽能光伏產品及顯示器件著名品牌,產品和技術享譽國內外,主營業務包括研發、生產製造和銷售優質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光伏玻璃、超薄電子玻璃和顯示器件等新材料和信息顯示產品,以及硅材料、光伏電池和組件等可再生能源產品,提供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建設、運維一站式服務等。公司在四川江油、廣東清遠、安徽鳳陽、廣西北海擁有石英砂原料加工生產基地,為公司玻璃生產提供原材料保障。在工程玻璃業務中,公司堅持技術服務、營銷與研發製造三位一體的定製化經營策略,依託自身的製造與研發實力及國內與海外辦事處所形成的營銷與服務網絡,滿足國內外客户與建築項目的個性化需求。公司在鍍膜技術上的研發與應用水平保持與世界同步,高端產品技術國際領先,高品質的節能環保LOW-E中空玻璃在國內高端市場佔有率持續領先。數據顯示,2024年南玻A中空玻璃產量為14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64%;中空玻璃銷量為144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2%。

2、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並於2005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玻璃及玻璃製品製造以及企業管理服務。信義玻璃在中國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包括東莞、深圳、江門、蕪湖、天津、營口和德陽等,這些基地均具備生產中空玻璃的能力。同時,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信義玻璃的中空玻璃產品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領域,特別是在高端市場,如標誌性建築物和大型城市建築項目中。公司提供的中空玻璃不僅具有優良的隔熱和隔音性能,還涵蓋了LOW-E、中空等節能工程玻璃產品,滿足市場對節能和環保的需求。據統計,2024年信義玻璃營業收入為223.24億港元。

中空玻璃行業發展趨勢

1、高性能化

隨着建築節能標準的提升和高端建築需求的增加,中空玻璃將向更高性能方向發展。未來產品將注重提升隔熱、隔音和抗衝擊性能,通過採用低輻射鍍膜(Low-E)、充填惰性氣體(如氬氣)以及優化間隔條設計,進一步降低傳熱係數(U值)。同時,三玻兩腔等創新結構將逐步普及,以滿足嚴寒地區或特殊建築的嚴苛要求。此外,自清潔、防紫外線等附加功能的集成,也將成為高性能中空玻璃的重要賣點。

2、智能化

中空玻璃的智能化趨勢主要體現在與建築自動化系統的深度融合。未來產品可能嵌入智能調光薄膜或電致變色技術,通過傳感器實時調節透光率,實現節能與舒適性的動態平衡。結合物聯網技術,中空玻璃還可聯動温控、照明等系統,成為智能建築的「神經末梢」。此外,壓力感應、光伏發電等創新功能的探索,將進一步拓展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場景。

3、綠色化

環保要求將推動中空玻璃產業鏈向綠色低碳轉型。原材料方面,更多企業將採用回收玻璃和高環保性間隔材料;生產工藝上,低能耗製造技術和無溶劑密封膠的推廣可減少碳排放。此外,光伏一體化中空玻璃(BIPV)的普及,既能發電又能隔熱,助力建築實現「零能耗」。循環利用體系的完善,如廢舊玻璃的再加工技術,也將成為中空玻璃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諮詢(www.chyxx.com)發佈的《中國中空玻璃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發展趨勢研判報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