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漲幅超500%,創勝集團大逆襲

2025-08-29 15:54

(來源:氨基觀察)

美股創新葯從不缺逆風翻盤的故事,這樣的劇本,國內不僅必然會有,事實上已在悄然上演。

2024年12月20日,創勝集團股價曾跌至0.5港元/股的低谷;而截至8月28日,股價為3.42港元/股,漲幅超500%。

反轉還未到終點。

據最新半年報及電話會,創勝集團預計兩個月內會有技術授權落地,並且核心管線TST001的也在推進BD工作,已收到多份條款清單;另一核心管線TST002在加速推進的同時,也在推進中國權益BD事宜——前者作為全球第二款進入III期臨牀的Claudin18.2單抗,親和力較同類競品更高,且在中低表達患者中療效亮眼;后者針對骨質疏松症,I期數據已展現出同類最優可能,商業化潛力初顯。

換句話説,接下來創勝集團從技術授權到管線BD有望相繼落地。在證明實力的同時,也意味着公司創新循環將進一步提速。其管線中,TST801等候選藥物均具備FIC/BIC潛力。

順利的話,公司將走出質疑,邁入「確定性+想象力」雙重驅動的新節點。

這場「逆襲」其實早有伏筆。過去幾年,創勝集團始終聚焦研發、深耕差異化,正是這份專注,讓它手握多款差異化、高價值管線。只是資本寒冬下,市場對這類小Biotech多了份偏見,低估了其研發實力和經營韌性。

如今,隨着臨牀進展持續兑現、實力逐步被驗證,股價反彈、價值迴歸,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 01 /TST001:超越重磅炸彈

創勝集團,一直研發實力在線。其核心管線TST001持續亮相ASCO等國際頂尖學術會議,證明自己具備超越重磅炸彈的潛力。

如下圖所示,該三聯療法無論是在治療響應率,還是緩解深度上,均呈現出絕對領先的表現。無進展生存期(PFS)方面,相較PD-1藥物O藥聯合化療、或Claudin18.2單抗藥物VYLOY聯合化療方案,實現了翻倍以上的獲益;更關鍵的總生存期(OS)這一核心指標,提升幅度更是達到了約8個月。

並且,相較於VYLOY,TST001不僅具備療效優勢,並且潛在適用人羣更廣。目前,因為分子缺陷,VYLOY只能覆蓋Claudin18.2高表達(≥75%)患者。而得益於分子設計優勢,TST001能夠覆蓋高、中、低表達患者,意味着臨牀價值更高、商業潛力更大。畢竟,在一線胃癌病人中,VYLOY只能覆蓋38%左右的患者,而TST001不僅能覆蓋這38%的CLDN18.2高表達人羣,還能覆蓋CLDN18.2表達更低的人羣約17%,總佔比約55%。

目前,TST001的III期臨牀試驗正在啟動中。隨着臨牀的持續推進,TST001的預期也會繼續升溫。

核心原因在於,Claudin18.2是一個高價值靶點。2025年7月30日,安斯泰來公佈的財報顯示,第二季度VYLOY單季度銷售額達到140億日元(約合9681萬美金),上市一年就已經成為公司第4暢銷的藥物。

這背后,是全球極為旺盛的需求。第二季度,美國銷售達到4100萬美金,中國在未進入醫保的情況下,銷售額也達到了2282萬美金。根據安斯泰來預計,VYLOY全球年銷售峰值最高能夠達到14億美金。

而潛力更大的TST001,理論銷售峰值會超過VYLOY。市場預計,如果進展順利,TST001三聯療法將會替代VYLOY現有臨牀地位,佔有80%以上的市場份額。

也正因此,TST001憑藉亮眼的臨牀數據獲得諸多藥企青睞,目前已收到多份全球合作的條款清單。若此次合作最終落地,其BD規模或超出市場預期。可作參考的是,今年安斯泰來與信諾維就臨牀前 Claudin18.2 ADC管線XNW27011達成合作,總交易價值達15.4億美元。結合TST001將進入III期臨牀且展現BIC潛力的優勢推測,其即將落地的BD合作規模,有望接近甚至超過這一水平。

/ 02 /TST002:銷售峰值有望達40億的金礦

創勝集團具備高價值BD潛力的,不只有TST001,還包括硬骨抑素單抗TST002。

作為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TST002所在的市場需求龐大且明確。該領域全球市場極具想象力。2024年,全球該領域藥王Prolia(地舒單抗)銷售額高達43.73億美元;安進2019年獲批的Romosozumab,去年銷售額也是逼近16億美元。

創勝集團擁有權益的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各類患者累加接近1億,存在極大的臨牀未滿足需求。根據公司預計,TST002中國市場銷售峰值,預計在40億元左右。

原因不難理解。不僅是市場需求龐大,更重要的原因是,相比於Prolia、Romosozumab,TST002具備BIC潛力。

在療效層面,TST002已經展現了更佳實力。TST002治療52周后,患者腰椎骨密度自基線顯著增加17.7%,意味着治療效果極好。如下圖所示,在非頭對頭情況下,TST002的治療效果遠超Prolia、Romosozumab。

TST002不僅療效突出,其安全性與耐受性也表現優異,這兩點對於該類治療藥物而言至關重要。更值得關注的是,它還在患者依從性與治療可負擔性上實現了突破:據目前研究,TST002 具備每 2-3個月給藥一次的潛力,而同類藥物Romosozumab需每月給藥一次。更低的給藥頻率,不僅能顯著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還能通過減少給藥次數、降低相關醫療成本,進一步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

目前,創勝集團合作伙伴禮來已完成美國和日本的臨牀II期研究。若TST002最終研發順利,將是全球該領域的破局者,更是我國骨質疏松症的新突破。對應的商業價值,也會水漲船高。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半年報,在積極推進國內II期臨牀的同時,創勝集團表示與國內多家藥企在洽談BD合作。這預示了,TST002價值兑現節點必然會提前。

/ 03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從TST001到TST002,創勝集團雖看似是一家規模不大的Biotech,卻手握多款高價值管線——這份「反差」看似意外,實則在情理之中。

核心原因在於,創勝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Biotech,而是佈局了全球一體化戰略的企業:從產業化落地,到研發攻堅、臨牀推進,其各環節能力均達到全球一流水平。正是這套 「硬實力底盤」,讓它能持續將能力轉化為價值,不斷孵化出有競爭力的管線。

事實上,創勝集團除了TST001、TST002這些已嶄露頭角的核心資產,包括TST801在內的更多高價值管線,也正逐漸進入市場視野。

作為一款BAFF/APRIL雙融合蛋白,TST801在自免疾病領域,應用場景頗具廣度,包括IgA腎病、乾燥綜合徵等超級藍海。同機製藥物中,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已驗證該賽道價值—— 其不僅推動公司股價實現十倍增長,更助力市值突破500億港元,這也為TST801的潛力提供了重要參照。

從當前信息看,TST801的競爭力值得期待。分子設計層面,它通過精準結構優化形成了差異化優勢:一方面顯著增強對 BAFF和 APRIL 的捕獲能力,理論上能更強效阻斷B細胞異常激活、減少自身抗體生成;另一方面延長了體內半衰期,有望對TACI通路實現更持久的有效抑制,為臨牀療效與用藥便利性打下基礎。

臨牀前階段,TST801已交出有説服力的數據。即便是低劑量下,其活性表現已十分突出,對人BAFF配體、人APRIL配體的結合親和力,均優於同類藥物。正因此,TST801的BD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多家公司正就此與創勝集團展開洽談。

當然,創勝集團更廣泛的佈局還在於腫瘤領域,目前其還打造了免疫療法+靶向療法協同的腫瘤矩陣,進一步印證了其管線儲備的厚度與潛力

未來一年,創勝集團將迎來多個關鍵里程碑節點。從TST001的BD落地、臨牀推進,到TST002、TST801的研發進展兑現,密集的價值驗證事件也讓市場自今年起,開始重新審視並逐步修正對其的價值判斷。

原因不難理解,隨着技術授權、TST001BD落地、核心管線臨牀推進等一系列關鍵節點逐步兑現,創勝集團將通過商業合作獲得穩定現金流支撐。這不僅能緩解研發投入壓力,更能為TST002、TST801等更多高價值管線的研發提速注入動力。

從 「管線驗證價值」到「現金流反哺研發」的正向循環已現雛形,若從這個維度看,創勝集團的逆襲之路,其實才剛剛開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