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長光辰芯:代工封測依賴海外 部分股東特殊條款引關注 深耕小眾業務如何破局?

2025-08-29 13:59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近期,長春長光辰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光辰芯」)的港交所IPO獲得受理,聯席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國際。

  而此前,長光辰芯還曾於2022年遞表上交所科創板,但於2024年12月終止。

  據招股説明書披露,此次長光辰芯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支持在主要應用場景的持續研發及產品迭代、建立一個先進的CMOS圖像傳感器研發中心、擴展封裝及測試生產線、擴展國際業務佈局、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雖然長光辰芯是非消費級CIS龍頭,工業成像領域收入排名中國第一、科學成像領域收入排名全球第三,但由於該細分領域比較小眾,2024年工業成像、科學成像的全球合計規模也僅有41億元,長光辰芯當下的業務規模並不算大,2024年營收為6.73億元。

  雖然公司近年向市場空間更大的專業影像和醫療成像領域拓展,但目前還未形成規模,營收佔比未超5%,未來公司能否築成第二增長曲線,實現業績突破,還有待時間檢驗。

  聚焦小眾市場或將面臨激烈競爭 新業務方興未艾

  長光辰芯成立於2012年9月,主營業務為高性能CIS光學傳感器的研發、設計、測試與銷售以及相關的定製服務。

  據招股説明書,CIS可以分為消費級和非消費級應用場景。其中,消費級CIS主要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大眾電子產品市場,具備產量大、價格敏感度高、產品周期短的特點。從市場空間上來看,2024年消費級市場佔全球CIS市場的71.1%,幾乎被索尼、三星、豪威等幾家寡頭壟斷。

  而長光辰芯則避開了消費級紅海市場,專攻非消費級CIS業務。這類產品主要面向工業成像、汽車領域、醫療成像、科學成像等領域,此類產品的定製化程度更高、且附加值和單價也更高。2024年,非消費級產品佔全球CIS市場的比例不到30%,佔比相對較小,且目前主要以歐美日知名廠商為主。

  長光辰芯的產品按照應用場景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工業成像、科學成像、專業影像、醫療成像四大板塊,其中工業成像、科學成像又是主要的營收貢獻者,兩業務板塊的營收佔比常年超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賽道的天花板與成長性或許非常有限。2024年,工業成像佔全球CIS市場的比重僅有2.1%、市場規模僅有29億元,科學成像的比重僅有0.8%、市場規模12億元。

  據公司在招股説明書中預測,即使到2029年,工業成像與科學成像的市場規模也剛剛達到100億元。在如此有限的空間內,長光辰芯還需要面對索尼、豪威等老牌企業的競爭,其未來形勢或許比較嚴峻。

  近年來,長光辰芯向市場空間更大的專業影像和醫療成像領域擴展,但2024年兩大板塊的營收佔比僅為4.5%,且專業影像收入還出現同比下降。

  長光辰芯在招股説明書中坦承,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倘若公司未能成功競爭,則業務、經營業績及未來前景將受到損害。

  代工封測主要依賴海外 部分股東特殊條款引監管關注

  長光辰芯採用 Fabless 經營模式。對於晶圓製造環節,公司向晶圓代工廠採購經公司自主設計並經晶圓代工廠製造的晶圓。對於芯片封裝環節,2020-2021 年,公司通過委外方式完成,2022年以來,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長光圓芯自主開展少量芯片封裝,大部分芯片封裝仍通過委外方式完成。

  目前,長光辰芯的晶圓代工主要依靠以色列高塔半導體(Tower)和韓國東部高科(DB HiTek),2024年兩者採購佔比合計約47.5%。封裝則主要依賴日本KFT公司,2024年採購佔比為6.6%。

  2022年到2024年,長光辰芯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比例分別為77.9%、74.7%、63.7%,2024年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來自以色列、韓國、日本,這部分採購比例高達62.1%。

  公司在招股説明書中表示,公司依賴數量有限的第三方供應商提供晶圓製造、封裝及測試服務。公司對此類服務的可用性和成本控制能力可能有限,可能發生設備或原材料短缺、供應商關係惡化、更換供應商等情況,從而對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長光辰芯此前遞表科創板時,其關於股東特殊權利條款的安排被上交所特別關注。

  2022年6月,王欣洋、馬成、李揚、劉洋分別與22位外部股東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其中約定了回購權、優先清算權、最優惠待遇、特殊知情權等特殊 權利條款。

  2023年6月,大部分投資者的所有特殊權利已全面終止,其中珠海祈欣、高瓴裕潤、廈門源峰及華舜廣州的特殊知情權於2023年6月的終止后又於2025年1月恢復生效。

  在后續問詢中,上交所要求説明:特殊知情權條款存在附條件恢復安排的原因,僅對該4名股東設置特殊知情權恢復安排的原因。

  長光辰芯在問詢函回覆中表示:因2022年6月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時系各轉讓方分別與不同外部投資者簽署,基於協議相對性原則,公司、各轉讓方與外部投資者就股東特殊權利條款終止事宜分別進行了溝通,並分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

  發行人特殊股東權利條款終止事項均為轉讓方和各受讓方分別溝通協商達成,因此存在差異。其中,珠海祈欣、高瓴裕潤、華舜廣州、廈門源峰4名股東基於其內部管理權利訴求,與履約義務人約定特殊知情權條款附條件恢復安排。除前述4名股東外,其余外部股東享有的特殊股東權利條款均無條件不可撤銷地終止且自始無效,不附帶任何恢復條件。

  建議后續關注公司專業影像和醫療成像業務表現、封測生產線建設與運作情況、部分股東特殊權利條款處理情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