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資本市場暖意漸濃,光大控股(0165.HK)2025 中期業績強勢復甦,開啟周期性反轉新篇章

2025-08-29 17:07

二零二五年,港股正在演繹牛市行情,估值持續修復,賺錢效應明顯。並且,上半年港股IPO募資額超千億規模,時隔4年再次登上全球第一寶座,大市交投量更是超過上輪牛市。內地A股自今年4月初低點反彈,就累計升幅而言,也是進入了技術性牛市。

「牛市買券商」是一種市場共識,因為牛市一般能給金融公司帶來超級大的業績彈性,從而刺激股價大漲,港A兩市個別券商股的AH折價目前已經收窄到10%以內。而對於多元金融板塊,牛市的業績放大效應也十分突出,相關翻倍股已不在少數。

美股Circle的早期投資方,中國領先的跨境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0165.HK),今年股價亦表現強勢,至8月下旬,累計升幅近70%,成交量已經超越了2007年的牛市水平。若自去年9月低點計算,漲幅已超過180%。可是公司市淨率仍偏低,不足0.50倍,向上修復空間依舊很大。

近日,光大控股發佈了2025年中期財報,牛市大環境中的業績反轉也如約而至。上半年,公司收入錄得約20.68億港元,同比增長21.82億港元;實現盈利6.50億港元,其中歸屬於本公司股東之盈利為港幣3.99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2.82億港元,業績彈性可謂相當可觀。展望后市,伴隨港A兩市風險偏好持續上行,光大控股的雙擊行情料將持續強化。

中期業績強勁復甦,千億資產有待重估

作為國內頭部私募投資公司,光大控股的業務分為兩大塊,其一為基金管理業務,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管理規模約1,194億港元;另一塊業務是自有資金的投資業務,目前的資產總值約342億港元。

上半年,光大控股的收入總額約20.68億港元,其中客户合約收入約1.81億港元,變動不大。但投資收入部分,則出現了大幅提升,中期的投資收入約16.94億港元,去年同期為虧損3.90億港元,增長了20.84億港元。

拆分盈利部分,自有資金投資業務板塊的賬面盈利約18.03億港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17億港元,實現了強勢反轉。包括重要投資企業、財務性投資和基石性投資等三塊業務表現均可圈可點,尤其財務性投資部分同比增利15.69億港元。

簡單總結,上半年隨着資本市場逐漸回暖向好,公司所轄的投資標的估值企穩,中期業績層面實現了大幅好轉。而當前公司所有項目的價值潛力仍未完全釋放,相信隨着資本市場的逐漸見暖,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估值聯動效應,公司業績仍具有廣闊的向上修復空間。

港A兩地市場已調整了數年時間,相較歐美日韓股市,估值性價比依舊很高,牛市的向上空間值得期待。當前光大控股基金管理業務的總規模約1,194億港元,加之三百多億港元的自有資產,隨着牛市行情持續推進,旗下超千億資產的價值重估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多重利好動能提振,「周期性反轉」值得期待

光大控股擁有超過27年的資管及投資經驗,具備不俗的穿越周期能力,多次被評為中國最佳PE機構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了投資收入大幅增長及整體扭虧為盈。這一成績既得益於資本市場的持續回暖,更源於公司基於深厚投資底藴和前瞻佈局能力,並提早在多個領域進行了戰略配置。除業績顯著回升外,上半年公司在募、管、退等各個環節也頻獲利好,展現出全面的運營實力與發展動能。

首先,募資規模創近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光大控股新完成設立淮安洪澤光啟基金和廈門海洋高新產業發展基金2只基金,新募資合計約27.41億港元。募資規模創下了近年來新高,反映出一級市場情緒回暖。尤其當前的資金成本偏低,全球低利率環境也相當友好,這為募資提供了有利條件,后續募資情況有望持續向好。

其次,存量項目估值明顯改善。包括Circle、德康農牧、網易雲音樂等已上市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均有良好的市場表現,為公司貢獻了不錯的投資收益。截至8月中下旬,如美股穩定幣龍頭發行商Circle年內股價漲幅超三倍,港股市場的畜禽養殖先鋒,德康農牧年內漲幅也超2倍,及網易雲音樂的年內漲幅也達約150%。伴隨着二級市場日益活躍,一級市場的估值回升也會加速展開,公司的存量項目估值全面提升未來可期。

第三,優質項目退出收益兑現。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金及自有資金層面合計退出金額約20.18億港元,完全/部分退出項目46個。比如,完成了小鵬汽車、大普通信、Taboola等三個項目的完全退出,及部分退出瞭如軟通動力、德康農牧、第四範式等多個項目。MOIC(退出比成本倍數)約2.78倍,為近年來新高,全面帶動多隻基金DPI提升,形成了可觀收益。

金融行業具有周期性特徵,在過去幾年,港A兩市表現疲軟,一級、二級市場估值均明顯承壓。所幸,自2024年Q3以來,港A兩市逐漸扭轉了頹勢,屬於光大控股的周期反轉也正式來臨。伴隨着市場的進一步回暖,后續公司在「募投管退」各環節也將會有更好表現。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資管平臺存在超高溢價潛力

短期賬面上的資產規模或者説業績體量,無法完全體現出光大控股的真正價值。畢竟估值是動態變化的,且許多核心投資項目也需要時間來驗證。近些年,光大控股持續在前沿創新科技領域佈局,過往已取得了諸多成功案例,如蔚來、貝達藥業、愛奇藝、銀聯商務等均是公司的標杆項目。

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快了投資節奏,繼續重點聚焦人工智能、芯片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層面合計對9個項目累計投資約2.64億港元。培育並支持多家科技領軍企業,包括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等國產存儲芯片巨頭、恆翼生物(腫瘤及自免創新葯研發企業)等優秀龍頭企業。。此外,期內新成立的兩隻基金,如淮安基金關注的是成長階段的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製造等項目,廈門海洋基金則關注海洋科技成果孵化轉化,都屬於創新技術領域。公司在管的母基金規模也較可觀,上半年通過金鎰資本、鍾鼎資本等GP資源放大投資覆蓋,分散風險。

其他重要投資企業方面,如上半年已經遞表港交所的國內AIoT龍頭企業,重慶特斯聯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AIoT獨角獸企業,IPO前估值已超過200億,而光大控股的持股比例高達26%。今年港股IPO市場火爆,資金參與熱情高漲,特斯聯若能順利實現IPO,無疑會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光大控股的股價表現強勢,其中一個原因,是市場憧憬公司在穩定幣領域的發展,關聯性在於公司很早就完成了對Circle和銀聯商務的戰略投資。其實,憑藉多年來持續在前沿創新科技賽道的部署,光大控股的投資平臺是存在着超高溢價潛力的,已公開或未公開的優質項目儲備相當豐富,都是未來業績騰飛的源動力。今年以來,AI硬科技、芯片半導體及生物醫藥板塊的漲幅遙遙領先,無疑彰顯了公司的獨到眼光,也有望陸續進入收穫期。

總結:

光大控股2025年中期業績給市場帶來了巨大信心提振,公司基金管理平臺與自有資金投資業務的雙輪驅動底藴十足,旗下諸多優質項目也將迎來價值兑現。尤其,隨着港A股兩地資本市場持續向好,公司超千億資產也將迎來估值提升的契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