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6:25
智通財經APP獲悉,歐洲銀行股今年迄今飆升逾40%,但隨着法國政局再度引發不確定性,市場情緒已受到衝擊,該板塊也將面臨考驗。
儘管如此,投資者或許仍難以忽視這一板塊的吸引力——它仍是歐洲今年迄今表現最佳的板塊。LSEG數據顯示,如果投資者五年前買入歐洲銀行股,目前淨回報率約為300%,相比之下,更廣泛的斯托克指數同期回報率僅為70%。
下文將解析此次銀行股上漲的背后邏輯,並展望未來走勢。
盈利反彈或難持續
此輪上漲得益於強勁的盈利表現——主要受益於過去幾年利率相對較高(近期才下調)及經濟增長前景改善,多數銀行的盈利都超出預期。
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師Johann Scholtz認為,隨着利率下行,銀行業未來盈利可能持平甚至下滑。此外,關税政策或導致企業不良貸款撥備增加——加拿大皇家銀行指出,此前銀行業不良貸款撥備一直保持穩定。
Scholtz表示:「我們完全有理由預計,關税將導致企業違約率上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則指出,第二季度盈利數據支持了一個觀點:銀行淨利息收入(NII,即貸款和投資收益與存款利息支出的差額)觸底時間早於預期,預計2026年將恢復增長。
降息周期接近尾聲
即便盈利增長勢頭減弱,銀行業仍將獲得支撐,因為歐洲央行的降息進程已接近尾聲,且負利率時代顯然已成為歷史。
晨星分析師Scholtz稱:「過去十年,我們經歷了零利率和負利率,這對歐洲銀行業造成的損害,實際上被人們嚴重低估了。」
歐洲議會近期一項研究發現,與美國同行相比,歐洲銀行對利率變化更為敏感——淨利息收入佔其營業淨收入的60%。
儘管利率已從4%的峰值回落,但由於歐盟與美國的關税協議緩解了經濟不確定性,市場預計利率不會大幅跌破2%。
MFS Investment投資組合經理Shanti Das Wermes表示:「目前我們幾乎處於一個甜蜜期:銀行終於能從其存款業務中獲利,同時信貸層面尚未出現壓力。」
此外,市場對英國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有限,這也為NatWest(NWG.US)、勞埃德(LYG.US)和巴克萊銀行(BCS.US)提供了支撐。今年以來,這三家銀行的股價漲幅在35%至50%之間,但仍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板塊內分化:贏家與輸家
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指數中,銀行股的平均市淨率(衡量銀行市值與其資產價值的比率)有所上升,目前已達1.12倍——此前該比率多年低於1倍。這一變化表明,市場對銀行業創造更多股東價值的前景更有信心。
不過,並非所有銀行都表現亮眼。得益於德國商業銀行(CRZBY.US)和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BNDSY.US)相關的併購預期,德國和西班牙的銀行股表現相對突出。
西班牙經濟活力強勁,為與整體經濟緊密關聯的銀行業提供了支撐;德國的財政刺激政策改善了經濟增長前景,且該國8月企業信心指數創下15個月新高。
相比之下,瑞銀(UBS.US)則面臨多重挑戰:美國高關税、0%利率以及新的資本金監管要求。
此外,法國近期政治動盪引發銀行股暴跌,也凸顯出市場情緒的脆弱性——法國興業銀行(SCGLY.US)周二單日跌幅創下4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風險水平降低
但總體而言,投資者對銀行業的風險評估有所下調。反映違約保險成本的信用違約互換(CDS)費率正持續下降。
以德意志銀行(DB.US)為例,2023年美國銀行業危機蔓延至歐洲時,其CDS費率曾短暫突破200個基點,而目前已降至約54個基點。
高風險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也保持着穩健的復甦態勢。2023年瑞信破產事件曾引發市場對AT1債券存續性的質疑,但目前這類債券的市場表現已逐步企穩。
Premier Milton首席投資官Ian Birrell表示:「AT1債券是一種絕佳的組合——回報豐厚,本質上就是沒有投資級標籤的投資級債券。」 他同時提到,自己管理的組合對金融板塊持倉比例較高。
分析師指出,近期歐洲銀行股股價已觸及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且當前銀行業的整體實力也強於2008年,槓桿率顯著降低。
逢低買入是否可行?
Candriam歐洲基本面股票部門副主管Christian Sole對銀行業持中性態度。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前、銀行股「估值極低」時,他曾大舉增持。
Sole表示:「目前銀行股的上漲勢頭仍為正面,但當前股價已不支持我們過度樂觀。」 他補充稱,雖然經濟衰退風險並非他的預測,但市場並未對此定價。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任何拋售都是買入機會。摩根士丹利本周就建議,在歐洲銀行股走弱時「逢低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