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車車科技半年報:新能源車險增150%與華為鴻蒙小米特斯拉加大合作

2025-08-29 12:5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雷遞)

雷遞網 雷建平 8月29日

汽車保險科技平臺車車科技集團(NASDAQ: CCG,簡稱"車車科技")日前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車車科技2025年上半年總保費規模達115億元(約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1億元增長4%。

車車科技2025年上半年淨營收為13.49億元(約1.88億美元),經調整淨虧損為105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440萬元收窄56.9%。

車車科技預計2025年營收區間為30億至33億元,調整后經營業績由虧損轉為盈利。

車車科技預計2025年總保費約為255億至27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保費約為70億至80億元。

近期,車車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磊持續增持股份;騰訊、寬帶資本表示繼續持有或增持公司股份;美光科技(股票代碼:MU)執行副總裁Michael Cordano、原西部數據(股票代碼:WDC)CFO Mark Long等國際資深產業人士近期增持且合計持股比例超過5%,彰顯全球投資者對公司戰略方向與增長潛力的認可。

張磊表示:「我們在新能源車險領域的深度耕耘已進入收穫期。未來三年,公司將持續聚焦‘AI保險創新+金融科技出海’雙輪驅動戰略,依託多年來在中國新能源車險領域的實踐積累,服務全球汽車產業鏈,重塑保險經營格局,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下一代人工智能保險科技公司。」

新能源合作車企15家,新車保費突破26億

車車科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保險數智化AI技術研發與創新的科技公司,公司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NEV)保險平臺為核心,提供覆蓋定價、風控、投保、理賠及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端到端數智化AI解決方案,協助車企實現保險產品的創新與運營升級。

截至報告期末,車車科技已與15家主流新能源車企達成總對總戰略合作,接入80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該模式創建了保險服務的新入口、新渠道與新生態,改變了傳統依賴4S店的保險銷售邏輯,重構了保險行業的市場格局。通過多年積累,公司在用户、數據、技術與運營方面已構建起新能源車險改革創新所需的完整能力體系,打造了以車企用户為中心的新一代保險運營基礎設施。

以小米、特斯拉、理想等主流品牌為例,車車科技為車企提供的線上化、智能化新車保險服務已全面取代傳統4S店內出單模式。平臺峰值月服務新車出單量達10萬輛,線上化出單率高達95%,其中車主通過APP自助投保佔比達87%。新車型從參數測試到可線上出單的周期,已由原來的1-2周縮短至2-3天,大幅提升車企交付效率。

2025年上半年,車車科技在新能源車險新車保費達26億元(約3.613億美元),促成保單81萬單,同比增長150.6%,鞏固了公司在新能源車險科技領域的市場地位。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未來3-5年將達到8000萬至1億輛,基於保險行業平均理賠率,預計將為公司帶來3-5億元的AI驅動解決方案和服務收入,提升公司的財務和運營結構。

當然,由於新能源汽車保費服務費率較低,對車車科技的收入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由於新能源車險業務毛利較高,帶動了公司整體毛利率的提升,同時也提高了車車科技的盈利能力。

車車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磊表示:"我們在實際和調整基礎上均實現盈利大幅改善,這得益於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成本嚴格控制及三大費用科目全面縮減。雖然新能源汽車較低費率拉低整體收入,但其快速普及和出行行業變革帶來長期機遇。隨着與新能源車企深化合作擴大保險業務,公司預計未來三至五年覆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30%-40%份額。"

三大戰略增長引擎:鴻蒙智行、數據模型、模式出海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銷量達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

車車科技稱,公司緊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機遇,正從「保險科技服務商」向「全球智能出行風險解決方案提供商」躍遷。依託已合作的15家主流車企及近千萬新能源車主,公司逐步減少對傳統燃油車(ICE)保險業務的投入,全面聚焦NEV智能網聯風險管理領域。新能源保險的營收與毛利貢獻預計將進入飛輪增長期,成為未來3-5年的核心增長動力。

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化與華為鴻蒙智行的戰略合作,圍繞智能輔助駕駛與智能網聯技術,開發新一代智能定價、智能理賠等解決方案,覆蓋問界、智界、享界等多品牌矩陣,打造端到端的新能源汽車風險保障。

同時,車車科技與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CIRI)啟動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汽車安全性能、可維修性、耐撞性等研究,共建車型標準數據庫,推動新能源車險實現精準定價與科學定損。中保研作為中國前八大財險公司聯合設立的權威技術平臺,且為國際汽車維修研究理事會(RCAR)在中國的唯一正式成員,此次合作為車車科技的技術出海奠定基礎。

在出海戰略方面,車車科技已宣佈計劃於2025年第四季度進軍國際市場,並與多家專注海外增長的汽車品牌建立戰略合作,共同繪製覆蓋亞太、歐洲及拉美的詳細海外佈局路線圖。

車車科技預期其海外業務將從2026年開始成為主要的增長引擎。

全年有望實現全面盈利

當下,車車科技正在持續推進「AI驅動的智能保險科技」戰略,在智能客服、智能運營與智能風控等環節實現持續進展。

在智能客服方面,車車科技基於百萬級新能源用戶數據,融合DeepSeek、Qwen等大模型技術,構建了涵蓋意圖識別、知識檢索、多模態交互的數智客服體系。該體系在新車投保、續保諮詢、理賠服務等場景中實現人機協同,提升問題理解能力、解決率與響應速度。客户服務關鍵指標整體提升超30%,月人均出單效率提升近50%。

在智能運營方面,平臺全面打通人車數據與理賠數據,生成事故報告數字憑證,優化線上報案流程,簡化信息填報,理賠時效提升35%。系統可基於客户運營數據自動調整策略,實現動態化、智能化運營。

公司自主研發的「天目」多模態風控模型,融合文本、圖像與語音數據,為合作險企年均降低約20%的賠付風險。

車車科技2025年上半年成本為12.829億元(1.791億美元),同比下降18.5%;毛利為6580萬元,同比增長1.7%,儘管淨收入有所下降,但業務結構的改善導致毛利率有所上升。

車車科技2025年上半年總經營費用為9280萬元(13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19億元減少23.9%;其中,車車科技2025年上半年銷售及營銷費用為373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170萬元減少10.6%;一般及行政開支為373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6180萬元減少39.7%;研發費用為1830萬元。

得益於AI技術的持續投入與規模化應用,公司運營效率大幅優化,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后虧損同比大幅收窄56.9%,盈利拐點進一步確立,全年有望實現全面盈利。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