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1:5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智通財經)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佈研報稱,工信部發文促進衞星通信產業發展,特別提到「到2030年,手機直連衞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衞星通信用户超千萬」,手機直連將充分打開衞星應用市場空間。衞星端,7月底以來我國GW組網速度明顯加快,《指導意見》提出加快衞星互聯網系統建設。火箭端,力箭二號、朱雀三號、天龍三號、長征十二號改等多款大型液體火箭將於年內首飛,有望提升發射運力,降低發射成本。衞星、火箭、應用三端共振,關注衞星互聯網產業鏈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工信部近日印發《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衞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衞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成文日期為2025年8月25日,《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衞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基礎設施、產業供給、技術標準、國際合作等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手機直連衞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衞星通信用户超千萬,推動衞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衞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內容
《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有序擴大市場開放、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壯大產業生態、優化電信資源供給、加強衞星通信監管、提升系統推進合力六大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
總體要求提出以優化業務准入為牽引,豐富應用場景,培育技術產業,優化資源供給,提升治理能力,充分釋放我國衞星通信產業發展潛力,加快構建規範有序、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衞星通信產業發展格局,鞏固提升我國信息通信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到2030年,衞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基礎設施、產業供給、技術標準、國際合作等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手機直連衞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衞星通信用户超千萬,推動衞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應用領域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加快衞星互聯網系統建設和應用服務,針對低軌衞星通信應用適時開展商用試驗,實現全球範圍內寬帶網絡覆蓋。鼓勵通過高通量衞星、低軌衞星互聯網等方式為偏遠地區、邊疆地區和地形氣候複雜地區等提供多樣化網絡接入服務。鼓勵衞星通信在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業、各領域創新應用,加強與工業互聯網、車聯網、航空機載通信、低空智聯網、算力網絡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交叉融合,推動汽車、船舶、飛機等直連衞星。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依託低軌衞星物聯網星座,為天空、海洋、偏遠地區等地面網絡無法覆蓋的區域,提供廣域物聯網連接服務。
國際合作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支持企業申請衞星通信國際碼號,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優化全球市場佈局,探索將衞星通信國際合作納入共建「一帶一路」、金磚國家、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合作機制框架,鼓勵我國衞星通信服務「走出去」。
標準體系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共同構建開放共享、天地融合的衞星通信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電信聯盟(ITU)、第三代合作伙伴組織(3GPP)等國際標準組織、區域性標準組織工作。
資金保障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產業基金的引領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支持衞星通信領域重點企業。鼓勵有產業基礎和優勢的地方加大支持力度,設立衞星通信專項資金。
優化業務准入方面,《指導意見》提出:研究設立新型衞星通信業務,進一步擴大向民營企業開放。鼓勵民營企業依法依規利用各類高低軌在軌衞星資源,通過租用衞星資源、開展增值服務、分銷代理業務等多種商業化合作方式,盤活存量衞星資源,豐富業務種類,繁榮衞星通信市場。進一步優化市場準入、設備進網等許可審批工作,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構建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衞星通信市場體系。
手機直連是中美共振的發展方向,觸及C端充分打開市場空間
《指導意見》多次提到「手機直連」,包括:支持開展終端設備直連衞星業務,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軌衞星應用潛力,推動手機等終端設備直連衞星加快推廣應用,為廣大地面移動通信用户提供基於衞星的話音、短消息業務。鼓勵電信運營商依託低軌衞星互聯網,在話音、短消息業務基礎上拓展高速數據服務,促進信息基礎設施天地融合發展。面向手機終端創新「不換卡不換號」模式,深入挖掘存量號碼使用潛力,支持開展手機直連衞星應用,促進衞星通信與地面移動通信深度融合。
手機直連(direct to cell, DTC)衞星指的是使用普通智能手機直接與衞星建立通信網絡連接,而無需通過地面基站和衞星地球站中轉的通信方式。手機直連衞星聚焦公眾消費者使用的智能手機直接與移動通信衞星連接獲取通信服務,與傳統的衞星移動通信應用相比,手機直連衞星應用的用户羣體從行業用户擴展到了公眾用户。廣義來説,手機直連衞星不僅限於智能手機終端,其他終端如物聯網終端、車載、船載、機載等通信終端都有直連衞星的需求。因此手機直連直接觸達C端,充分打開衞星互聯網應用的市場空間。
按照使用的通信協議,手機直連通常分為存量手機直連、在軌衞星直連和NTN手機直連三種。存量手機直連指用户不需要更改手機,衞星系統能夠適應存量手機的3GPP地面協議或稍經改動的3GPP地面協議完成手機直連衞星的連接;在軌衞星直連指手機直連衞星的衞星系統已經在軌,需要手機增加支持衞星系統的芯片,支持在軌的衞星系統通信協議來完成手機直連衞星的連接;NTN手機直連則指的是衞星和手機均採用3GPP新凍結的NTN協議來完成連接,而由於存量手機和在軌衞星均出現在NTN協議凍結前,因此需要新衞星和新手機。手機直連最終的目標是達到星地融合、空口合一、終端合一,實現地面網絡和衞星通信的無感切換。
目前手機直連已經成為中美共振的發展方向
(1)美國FCC授權SpaceX在美國使用T-Mobile移動通信公司的1910-1915MHz和1990-1995MHz通信頻段向支持LTE標準的普通手機提供直連服務,允許SpaceX發射840顆支持手機直連的星鏈衞星,SpaceX的目標是7500顆二代星均實現手機直連。2025年6月,SpaceX宣佈第一代DTC星座部署完成,天線約6平方米,已成功測試短信、視頻通話等功能,計劃2025年10月推出數據服務。AST計劃採用更大的天線實現手機直連,BlueBird Block-1的天線尺寸為64平方米,Block-2的天線尺寸將達到200平方米,單星通信容量提高到10倍,AST已經與全球超過40家移動電信運營商簽署合作協議。
(2)我國在手機直連領域已實現從技術突破到規模化商用的跨越式發展,中國移動聯合中興通訊完成國內首次NR-NTN低軌衞星實驗室驗證,國網(GW)、千帆(G60)兩大星座未來有望提供手機直連相關服務,華為在Mate X6的發佈會上宣佈,低軌衞星互聯網系統正在測試中,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開啟眾測,華為、榮耀、小米、oppo等旗艦機型有望搭載衞星通信功能。
目前,國博電子、海格通信、華力創通等企業均在手機直連終端方面有相關佈局
應用端,《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衞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手機直連衞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衞星通信用户超千萬」,手機直連將充分打開衞星應用市場空間;衞星端,7月底以來我國GW組網速度明顯加快,《指導意見》提出加快衞星互聯網系統建設;火箭端,力箭二號、朱雀三號、天龍三號、長征十二號改等多款大型液體火箭將於年內首飛,有望提升發射運力,降低發射成本。衞星、火箭、應用三端共振,關注衞星互聯網產業鏈投資機會。
手機直連方面,建議關注國博電子、海格通信;衞星製造方面,建議關注航天電子、臻鐳科技、上海瀚訊、國博電子、航天環宇;火箭發射方面,建議關注鉑力特、斯瑞新材、航天電子、派克新材、華曙高科。
風險分析
1、技術突破不及預期風險;2、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3、行業競爭加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