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高鎳三元前驅體市場份額達89.5%,中偉股份搶佔固態電池市場先機

2025-08-29 12:00

隨着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何為其提供穩定、安全、高密度的電池已經成為新能源領域的焦點問題之一。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與傳統液態電池相比,固態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安全性能及良好的材料兼容性等優勢,而固態電解質作為直接影響電池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關鍵性能指標的材料,被視為全固態鋰電池技術的核心。目前,行業主要從硫化物和氧化物兩條路線進行研發和突破。

作為新能源材料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的中偉股份(300919.SZ),在這兩條路線上均有佈局且已經實現了突破。中偉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其自主研發的氧化物固態電解質(LATP)已進入小試階段,粉體及漿料產品性能表現良好。同時中偉股份也在推進低成本硫化物電解質及其關鍵原料的技術開發。

從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報來看,在新領域開疆拓土的同時,中偉股份在三元前驅體等傳統優勢項目上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今年上半年,中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為213.23億元,同比增長6.1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33億元。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14.76億元,同比增長13.12%。

在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的態勢下,中偉股份實現鎳、鈷、磷、鈉四系產品出貨量正向增長,產品銷售量超18.8萬噸,同比增長33.91%,繼續保持核心產品市場佔有率的領先地位。

超高鎳三元前驅體市場份額高達89.5%

作為下一代高性能電池技術,固態電池憑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顯著優勢,獲得市場矚目。同時,高鎳及超高鎳材料作為與固態電池適配性極高的原材料,也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偉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明確指出,其持續與頭部電池企業合作,開發用於固態電池的高鎳前驅體,且這一產品目前已進入大規模試點階段,這標誌着公司在固態電池材料領域的研發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驗證階段。

在技術路線適配性方面,中偉股份的高鎳前驅體可適配硫化物電解質、氧化物電解質及聚合物電解質等主流固態電池電解質體系。這意味着中偉股份的技術方案能夠適配全球範圍內主要的固態電池研發方向,為不同技術路徑的客户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這種適配性不僅有利於增強中偉股份的技術影響力,也為其未來在固態電池材料市場的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2024年中偉股份在高鎳三元前驅體的全球市場份額已達31.7%,而在超高鎳三元前驅體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89.5%,顯示出中偉股份在高鎳材料領域的技術優勢已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中偉股份提到其正在持續優化專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而設計的高鎳前驅體,重點實現高密度、快速充放電速率以及高温下優異性能表現。同時,其生產的鈷系前驅體產品可滿足人形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對電池穩定且高密度的需求。

隨着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應用場景的加速落地和普及,市場對於中偉股份的發展空間也有了更多期待和想象。

綁定全球頭部客户,深度協同構建核心護城河

技術獨創性、全鏈條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深度客户協同三個因素,共同構建了中偉股份在固態電池材料市場的護城河,使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在技術獨創性方面,中偉股份首創的超高鎳三元前驅體正極材料能量密度可達230mAh/g,較鎳含量60%至80%的三元電(180mAh/g-204mAh/g)分別提升27.8%至12.7%。這一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電池的性能,還降低了對鈷等高價金屬的依賴,有利於優化成本結構。

此外,中偉股份曾透露,其推出的「9系單晶正極材料前驅體」和「超小粒徑富鋰錳基材料前驅體」等產品,均已通過客户認證並實現幾十噸級的供貨,進一步驗證了其技術的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

其次,中偉股份通過全鏈條成本控制,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了成本的優化。例如,中偉股份利用富氧側吹及RKEF雙技術路線優勢,有效打通前后端冶煉環節,在印尼建立了鎳資源冶煉原材料生產基地。通過工藝優化及成本管控等多種手段,公司推動鎳資源冶煉成本持續降低,切實提升了產品盈利能力。

與客户深度協同也是中偉股份構建競爭壁壘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偉股份已經與包括特斯拉(TSLA.US)、三星SDI、LG化學、中創新航(03931.HK)寧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002594.SZ)等國內外一流客户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並通過定製化服務滿足客户的特定需求。2025年半年報顯示,在鈉系前驅體生產上,中偉股份已與國內某頭部企業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層狀氧化物鈉離子材料。

堅持產業生態化戰略,搶佔千億固態電池市場先機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隨着政策紅利釋放、市場需求升級和技術持續迭代,固態電池行業產業化節奏逐漸清晰、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技術路線逐步聚焦和應用場景逐漸擴展。產業化層面,2025年—2026年國內中試線密集落地,啟動全固態裝車驗證,2027年全固態電池將實現小批量裝車,2028年—2029年有望先在低空經濟、機器人等高價值量領域率先放量,2030年進入中高端動力領域規模化應用階段。市場規模層面,隨着2027年工信部固態電池項目結題,國內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進入快速放量階段,從2024年固態和半固態約7GWh到2030年有望超過65GWh。

該研報援引的EMR測算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固態電池市場規模約為7.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元),預計到2034年將達到141.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12.7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3.30%,其中中國市場2025—2034年年複合增長率更是達到36.8%。

已經在固態電池領域站穩腳跟的中偉股份,未來將依託現有的全產業鏈生態和全球化產能佈局,持續優化技術並綁定頭部客户,進一步鞏固其在固態電池材料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中偉股份表示,其始終堅定推進產業生態化戰略,以材料業務為核心支點,積極向上遊鎳、鋰、磷等資源延伸佈局,同步向下遊拓展鋰電池黑粉回收業務,構建起了從資源端到回收端的全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產業生態體系,確保實現原材料供應鏈安全可控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產能佈局方面,中偉股份已在韓國、印尼、摩洛哥等多地建立起生產基地,這些基地的建設不僅有助於降低運輸成本,還能更好地應對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例如在摩洛哥,中偉股份與AL MADA攜手合作,依託各自在技術研發、工程製造能力、區域產業優勢及資源供應能力,高質量按節點共同推進三元前驅體及其配套原料精煉、磷系材料以及黑粉回收產能項目。

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出海已成為主流趨勢,隨着固態電池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中偉股份有望憑藉其在高鎳材料和電解質材料領域的深厚積累,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