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1:24
文|《財之道》欄目 閆妍
最近,北上廣深各大地鐵站,都被魚泡直聘創始人周峰的巨幅廣告徹底攻陷。畫面中,一位表情嚴肅、手持雙截棍的創始人形象,搭配「找工作!魚泡直聘,電話聊就是快!」的標語,迅速引發熱議。
為什麼要拿自己當代言人?
魚泡直聘創始人周峰對《財之道》直言,「至少創始人代言不會離職」。
他還將魚泡直聘比作「招聘界的拼多多」,認為BOSS直聘等做藍領市場存在難度。稱「如果BOSS直聘、智聯招聘們想要服務這個羣體,首先他們原來的用户會覺得醜,然后也要像淘寶當年防守拼多多一樣,之前的體系全部推翻重來,這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他還有一個遠景,希望兩三年內能上市,然后能做到兩三百億的市值,「也不説要超過BOSS直聘,至少能做到1/2個BOSS直聘。」
以下為此次對話實錄:
「自己做代言人,因為代言人不會離職」
《財之道》:近期,魚泡直聘在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廣告戰役,地鐵、公交、樓宇幾乎被全面覆蓋。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線下投放?
周峰:我們之前是做藍領,服務的都是包工頭和天橋下、馬路邊的農民工,城市里的廣告確實觸達不了他們,所以我們之前都是投抖音、百度、騰訊等線上渠道的廣告,這類投放大概花了15個億,很多藍領工人知道了我們,建立了在藍領市場的品牌認知。
這次在城市做線下廣告投放,一是希望讓更多製造業企業看到我們,不管藍領還是白領,他們老闆和HR還是在城市里的寫字樓;二是,去年底我們宣佈從藍領招聘到白領求職的戰略擴張,這次投放也是配合戰略升級,為基層白領崗位的招聘業務鋪路。
《財之道》:為何選擇了線下鋪地鐵、鋪公交這種方式?
周峰:現在線下其實比線上更划算一些,當前經濟環境下,線下廣告的預算實際上是在減量的,我們對比了一下價格,發現比前兩年便宜了好多,他反正空着也就空着,不如便宜點給我,甚至還會送一點給我。但線上,如果不給錢的話,他寧願空着也不會顯示我的廣告。我看大家都去擠線上了,那我就在相對便宜的時間來擠擠線下。
另外,線下場景具有天然的強制觸達優勢。很多公司老闆和HR都是很有知識的、比較聰明的一羣人,他們會天然屏蔽很多線上廣告,但是線下我公交車開過去,這個廣告是強制觸達的。
《財之道》:BOSS直聘、智聯等同行近年都在縮減廣告預算,而魚泡此次大規模投放顯然投入不菲。相較這些競品,我們的投放規模處於什麼水平?
周峰:在線上渠道,我們的投放力度遠超競品,這源於我們早期就以線上為主戰場,作為行業后來者,必須找到突破口實現彎道超車。但在線下投放方面,我們雖然全國總量不及行業幾個大哥,但在北上廣深杭成這六大核心城市,我們實施了「飽和攻擊」式的集中投放,我們現在要的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財之道》:作為創始人,為什麼想到自己去做代言?
周峰:在撮合平臺領域,做軟件或者應用層面的企業本質差異不大,核心都是靠技術和效率來降低成本,你説曹操打車和滴滴打車能有啥區別?京東外賣、餓了麼和美團外賣有啥區別?真正的區別只在於規模效應。
除了規模的區別,就是誰做得更早的區別,我想着其他幾個招聘行業的老闆歲數都大一點,都不出來了,我歲數小一點,出來打打差異化。另外,老闆跑出來代言,至少茶余飯后大家有個討論點。
從產品的角度來説,老闆出來做這種事情,至少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我破釜沉舟斷了后路的,所以我跟我們同事們一直説,大家得把生態治理好,到時候要是捱罵了,都是我的臉掛在那里被大家罵,所以我肯定會讓大家把產品做好。
然后,我覺得創業階段請一線明星,代言費用動輒千萬級,與平臺務實高效的企業理念存在偏差;而二三線明星的傳播效果又難以達到預期回報,至少創始人代言不會離職。
投15個億廣告沒出圈
《財之道》:這次廣告出來大家對你們有了關注,有人説這個廣告太土,還有人説魚泡直聘這個平臺有點low,你會介意這些評價嗎?
周峰:我們也承認,我們現在也在改進,我覺得人很多時候是被推着往前走的。我們當下一個是搶時間,另外一個是我想被推着往前走。我們投了廣告,有人在罵,有人説不好,我也好去做改進,對吧?
另外,能讓我們所有同事知道,我們沒做好服務,這也很重要。沒有這羣高端一些的白領或者招聘方進來,可能我們永遠都覺得自己在藍領服務里面還可以。可能我們現在產品體驗還沒那麼好,但可能給我們2、3個月時間,我們就能追平這些白領招聘產品的體驗。
《財之道》:你曾提到每年都會投入一大筆錢去推廣流量,累計投入超過了15億元,實際上卻沒有出圈。內部對這個事情有反思嗎?
周峰:以前魚泡是做藍領的,其實我們也故意很低調,不希望別人知道我們,因為你要在行業大哥們的眼皮底下討生活,在大象的腳底下去找點食吃,一開始肯定是要低調點。
另外,我們當時的投放策略是面向農民工、包工頭,他們只能通過線上廣告觸達,因為在線下找到他們很難,這個羣體沒有一個長期的辦公地點,那麼電梯廣告、地鐵廣告都觸達不了他們。
其實,之前我們的投放也是有效果的,我是程序員出身,之前投出去的所有線上廣告的錢,都是能算清楚賬的,帶來了多少註冊、多少留存,甚至是多少回款,肯定沒有浪費。
《財之道》:現在為什麼敢大張旗鼓去北上廣深投廣告了?
周峰:因為覺得在藍領這個方向我們算比較穩了,老大哥們想要做藍領市場沒有那麼容易。這件事我們做了8年時間,一磚一瓦把農民工一個個拉進來,裝修、建築、路橋、礦山這些地方,我們把這些包工頭和工人靠日積月累積累了下來,這不是光靠廣告轟炸就能觸達的。
反而,我們覺得城市里的這些招聘方老闆、HR以及求職者,相對都比較聚集,我不用全國做得比他們(競品)好,但一兩個城市做得比他們好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在這個城市猛堆廣告就行。
《財之道》:像快手、BOSS直聘等都瞄準了藍領市場,在你看來他們為什麼不好做?
周峰:我們就像是「招聘界的拼多多」,就如拼多多洞察到「五環外」用户和白牌廠商的需求空白,我們發現了被傳統招聘平臺忽視的1億農民工羣體。八年來,我們從微信羣到公眾號再到App,一步步培養了他們的使用習慣,包括把App做得low一點,把按鈕做大、流程做傻,一切只為實用,而不是爲了美觀。
這種深度適配形成了天然壁壘,如果BOSS直聘、智聯招聘們想要服務這個羣體,首先他們原來的用户會覺得醜,然后也要像淘寶當年防守拼多多一樣,之前的體系全部推翻重來,這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招聘行業,做小品類活不下來」
《財之道》:去年底你收購了海投網,進而宣佈開啟從藍領招聘到白領求職的戰略擴張。為什麼是海投網?
周峰:第一個就是海投網的價格和體量比較適合我們,這個是最主要的。另外,我覺得可以先抓住大學生羣體,大學生是離未來成為白領最近的一羣人,我們還不是隻收購了海投網,還收購了一個艾特校園圈,現在名字叫魚泡校園圈,每天還有幾十萬大學生在用,有400多個學校加盟,我們也在上面給招聘業務導流。
《財之道》:現在整合進度是怎樣的?
周峰:正在整合,然后會把它變成我們招聘里面的校園版,這樣一來平臺上就有了一些學生簡歷,至少進來魚泡能看到白領簡歷和崗位了。
《財之道》:智聯、獵聘、BOSS直聘在白領市場佔據絕對優勢,魚泡憑什麼認為自己能分一杯羹?
周峰:我們雖然之前是做藍領市場的,但是我們本身是一家白領公司,天然就能瞭解白領羣體的需求,我們公司1300多人本身就是白領,不管是作為求職者還是招聘方,我們都有足夠的認知。
《財之道》:藍領招聘的客單價遠低於白領,如果白領市場打不開,你們的增長天花板是否已經到來?
周峰:最底層的一個邏輯,就是我們覺得未來所有的求職者,他們都讀過書,都會使用手機,白領和藍領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一定是藍領白領化,白領藍領化,而我們之前服務的農民工羣體則會慢慢老去,或許有一天沒人再願意當農民工了,也有可能再也沒有農民工這個稱呼了,那我們就沒有以后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來一定是得年輕人得天下,所以我們還是要謀篇佈局。正好我們現在有轉型的這個能力,避免以后沒能力的時候,想救命也救不了了。比如,現在做小而美的電商都死掉了,只剩下做百貨類的大電商了,招聘行業也是一樣,做小品類活不下來。
「至少能做到1/2個BOSS直聘」
《財之道》:公司目前的增長情況是怎樣的?
周峰:我們過去每年收入都保持着50%增長,去年也增長了50%,今年應該也能做到30%。我們的用户每年能新增3000多萬,現在每天新增10萬左右。
《財之道》:財務狀況呢?
周峰:在財務方面,我們屌絲出身的創業者還是比較保守的,不會高舉高打,21年融到的錢到現在都還沒花,賬面上的錢比融到的其實更多。現在我們每年的收入,如果不去拓展排名,其實是不虧的,所以我們有足夠的子彈儲備。最近,我們也在啟動新一輪融資,FA剛定下來。
《財之道》:這個錢是怎麼省下來的?
周峰:舉個例子,我們公司從4個人開始干,當時就在出租屋里,然后從1個出租屋,干到了5、6個出租屋才搬到寫字樓,當時我們都是租1500塊錢一個月的出租屋。搬進寫字樓里之后,我們從100人干到了現在1000多人,就一直在擴租,從沒有搞過開業儀式、慶典什麼的,只要甲醛除完就迅速開工,我們一切都是爲了業務。
《財之道》:現在願意「燒錢換市場」的創業者並不多,從這點來看你的打法並不保守?
周峰:有的時候越擠的地方越不要去,一定要進窄門,大家不做的時候纔是機會。大家都不投線下的時候,我去投線下,反而更便宜。我們這次其實沒有投多少錢,但換來了更多的聲音和關注,最近整個線下廣告除了淘寶閃購就是我們,幾乎是電梯和地鐵里面最靚的仔,原因就是別人不投我投了,如果所有人都投了,我們這點預算肯定不能成為最靚的仔。
《財之道》:魚泡直聘未來想要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
周峰:先説小目標,我們希望幾年之內能把魚泡直聘變成一個綜合性的招聘平臺,也希望能夠做到招聘方、求職方雙方都滿意的平臺。在財務方面,我們希望未來兩三年內能干上市,然后做到兩三百億市值,也不説要超過BOSS直聘,至少能做到1/2個BOSS直聘。
我們有個組織願景,要成為一家「有體系、講邏輯、認業績、能分錢」的公司,落腳點就是分錢,我們肯定還會繼續尋找其他增長曲線,我們團隊大部分人都是技術出身,有科技夢也有武俠夢,想去做一些「上天入地」的事情,也想在科技互聯網領域做一些讓人給你豎個大拇指的事情。
其實,現在錢對我沒有那麼重要,我大二就創業了,現在也算小財務自由,在成都是夠花了,我更希望是成為「武林大俠」,武功好、業務強的同時,還能教別人武功,同時還能匡扶武林正義。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