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8 18:12
(來源:豬易通)
近日,德康集團發佈《2025年中期報告》,在報告的開始,董事長王德根以「共創生態平臺 賦能鄉村振興」為題發表致辭。
共創生態平臺 賦能鄉村振興
尊敬的各位投資者、合作伙伴:
大家好!德康深耕農牧產業十余年,始終以「服務三農、聯農帶農」為初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科技引領、模式創新、產業生態構建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積極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三年,我們的生豬銷量位居全國上市豬企第四,黃羽肉雞銷量位列全國第三。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6.95億元,同比增長24.3%;實現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的淨利潤12.73億元,同比增長250.6%。生豬板塊表現尤為亮眼,完全成本、單頭利潤等關鍵指標持續領跑行業,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家禽板塊及屠宰食品板塊因市場行情較為低迷及產能利用率處於爬升階段、經濟效益尚未完全顯現等因素影響,出現小幅虧損,但我們在產品結構優化、市場開拓等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為后續量利增長奠定了基礎。這份成績,屬於每一位為德康發展傾注心血的同行者。
創新「聯農帶農」模式
培育新農人以助力鄉村振興
我是農村的孩子,畢業后就回到家鄉的農村創業,我所在的企業多年堅持深耕於農業食品領域,一路走來,我很知道農民的苦、農村的問題、農業的痛點。一直以來,我們將農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通過創新「公司+家庭農場」模式,成為行業第一家通過技術賦能使得農民把母豬養好的企業。該模式具備輕資產、低成本、高效率、共致富的優點,聯農帶農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展現了德康模式的獨特價值。
我們希望與德康合作的農户能夠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在兼顧各方利益的情況下提升合作農户收入,讓農户能信賴、有依靠、有盼頭。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模式户均代養費達80萬元,同比增長15.5%,合作農户的PSY(母豬年產斷奶仔豬數)提升至27頭,養殖效率行業領先。
近期,不少關注我們的朋友問到,為什麼德康採取這樣的模式?是因為我們始終相信,中國農業會從大國走向強國,這個產業化的過程中,我們企業應當承擔起「學習先進、本土轉化」的責任。過去一年,德康相繼派出數百人次去往歐洲深度學習先進養豬經驗,不僅看到差距和可奮鬥空間,也看到了希望:我們中國生豬養殖行業迟早有一天能趕超歐洲水平,我們有着全球最大的生豬市場,中國人也足夠勤奮,當解決「人均資源佔有量不足、技術能力積累時間不足、農民培訓體系相對不足」等痛點后,中國養豬業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標杆。所以我們始終堅持對標丹麥模式,打造「種植-養殖-食品」的全產業鏈,建立育種體系、培訓體系、帶領農民做更高附加值的環節。經過各種各樣動物病害和價格波動的洗禮,中國的養豬農民逐步走向現代農場主轉型,他們的平均規模超過2000頭/年,已經具備從簡單勞動力工人向技術工人轉化的條件,德康不是第一天堅持走這條路,而是今天行業的變化讓我們的堅持有了積極反饋。
德康「百村百萬」工程科研實訓基地
我們深知,中小農户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養豬業是農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爲了更快地培育新農人,我們在宜賓市以「千萬工程」經驗為藍本,深度融合全球養豬發達國家—丹麥現代養殖模式,結合中國國情獨創德康「百村百萬」聯農帶農工程,構建起「政府統籌、企業主導、農户參與、銀行支持、保險保障」的融合發展新格局。為幫助農户提升養殖技術水平,我們在宜賓投資5000萬元建設生豬養殖技術實訓中心,聘請歐洲專家為農户提供技術培訓,旨在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未來,我們將繼續擴大這一工程的覆蓋範圍,讓更多農户共享產業發展紅利。
科技自主
打造生豬種業「中國芯」
中國生豬育種曾長期受制於「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的困境,這不僅制約了行業發展,也影響了農户收益。如果我國的平均養殖效率能夠達到丹麥PSY35頭的水平,若對應年出欄7億頭商品豬,每年可以少養約1800萬頭母豬,節約1800萬噸糧食,減少排放約1.1億噸;育肥綜合料比降低0.3,減少約36kg/頭飼料耗用,能夠直接減少糧食耗用約2500萬噸,減少排放約0.8億噸。兩項合計節約4300萬噸糧食,減少排放約1.9億噸,節地節糧。
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自貢德康尖山種豬場
德康自2013年投身育種領域,經過十余年深耕不輟,如今已構建起覆蓋「育種—擴繁—商品」的完整繁育體系,核心種豬生產性能連續十年提升,國家核心育種場的生長性能指標多次名列行業第一。我們自主研發的ELY配套系,相比市場主流DLY配套系提前10天以上出欄,單頭肉豬可增收超100元。通過精液生產供給體系,我們幫助農户實現養豬生產良種化,每頭母豬年增效2000元以上。未來,德康將繼續推動育種技術迭代,擴大市場應用,為打造生豬種業「中國芯」而不懈奮鬥。
鏈式協同發展
為三農問題貢獻德康力量
聚焦行業,我們深刻認識到「行業產能過剩、養豬農户增收不增利、環保和食品安全挑戰諸多」等問題,自公司發展初期,便錨定「技術服務型」為核心商業模式,持續加大技術投入、服務投入。得益於此,不僅降低了對資本開支的依賴,更以互贏共利的模式調動起廣大農户的積極性,打造出中國農牧行業最具競爭力和前瞻性的「聯農帶農」的技術服務平臺,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德康合作家庭農場
德康以「不難不做」為核心價值觀,致力於將企業發展爲「技術驅動+服務型」的生態平臺公司。通過高效的養殖管理、領先的育種技術和輕資產運營模式,把產業中已有的政府支農政策、持續迭代的先進技術、規模集採形成的成本優勢等資源有機組合起來,構建多方共贏的產業生態鏈。未來,我們將通過專業技術服務和組織模式創新,服務於1700萬個中小養殖户——他們是行業中羣體規模最大、生產效率最低、也是生存壓力最大的弱勢羣體。我們致力於幫助這些中小養殖户成為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能力的現代農場主,協助農場主提升400-600元/頭的養殖效率,以實現企業和農户的共同良性發展,為國家解決三農問題貢獻德康力量。
農場主們的反饋
讓我們的堅持更有意義
在踐行我們的初心、推進德康模式的路上,我們從農户的口中聽到了很多這樣的聲音:「與德康合作就是放心省心,代養費結算一周多就到賬,豬也死得少」、「德康的技術團隊能夠讓我非常省心,指導我從一個跨界新手成為養豬能手,發病非常少」、「服務有保障,豬苗有質量,當地資源咱也有」、「日子還長,跟着德康,踏實」、「我的新式家庭農場每個月都能有代養費結算,像上班拿工資一樣、很穩定「、「我自己母豬養的好的話、產仔數量多,自己也能拿更高的收益。多產5頭仔豬就能增收2000元以上」、「帶着全家來養豬」、「有德康的專員指導,聽話照做,比啥都強」、「尤其對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我打心底里認同,跟着公司干準靠譜。我特意找其他農場主打聽,得到的反響都很一致,就算碰上行業寒冬,公司結算也從沒含糊過」,等等。這些真誠的質朴的話語,既是對企業「不難不做」價值觀的肯定,也是對我們多年來堅持「德康模式」的認可,更是未來我們堅定不移服務農户、賦能行業升級的重要動力。
結語
各位股東,德康的成長源於對農業本質的堅持——「不與農民爭利,而與時代共贏」。
我們深知,中小農户是鄉村振興的根基,而科技與生態是激活這片沃野的鑰匙。未來,德康將堅持以技術和資源賦能,「農民能做的堅決賦能農民做好,農民做不了的交給企業來做」,繼續以科技為弓、生態為弦,穿透行業周期迷霧,讓每一頭豬、每一粒糧、每一位農户,都成為共同富裕之路上的堅實腳印,讓農民有底氣、有保障的留在鄉土家園,創造出幸福美滿的生活。
今年正值德康戰略升級為「平臺+生態」的關鍵期,感謝您與德康攜手同行,願我們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