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0:50
近日,多家茶飲品牌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蜜雪集團領跑,奈雪的茶掉隊,古茗獲利最快,滬上阿姨穩中有進。
財報顯示,蜜雪集團上半年營收148.75億元,淨利潤27.18億元,雙雙實現40%左右的高增長。古茗則以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6.26億元同比激增119.8%,表現搶眼,營收也同比增長41.2%至56.63億元。
對於這一業績,市場並不意外。此前高盛的研報就指出,得益於外賣平臺補貼持續時間超預期,古茗和蜜雪冰城的盈利預測被顯著上調。銀河證券還預計,補貼資源將進一步向咖啡茶飲頭部品牌集中。龐大的訂單量僅有頭部茶飲品牌具備應對如此高周轉生意所需的產能供應,包括門店和供應鏈等,從而滿足平臺對單量峰值增長的訴求。
而相比之下,滬上阿姨上半年則實現營收18.18億元,同比增長9.7%,淨利潤同比增長20.9%至2.03億元。奈雪的茶更是再次交出虧損的業績單,上半年營收從2024年同期的25.44億元下降至21.78億元,降幅14.4%,不過,經調整淨虧損從4.38億元收窄73.1%至1.17億元。
上半年,各家茶飲企業收入普遍實現兩位數高增長,這背后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是「外賣大戰」。然而,隨着外賣領域競爭迴歸理性,各家的業績增長是否可以持續?同時,各品牌在盈利層面的分化現象,未來是否將會改變?
對此,古茗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雲安在業績會上表示,長期來看,「外賣補貼大戰」對於加盟門店經營並非好事,也不利於行業長期發展,補貼退潮后,品牌仍需要回歸正常的經營節奏當中。
業績分化明顯
從財報數據來看,蜜雪集團和古茗在今年上半年持續拓店。
2025年上半年,古茗新開門店1570家,是去年同期765家的兩倍多。截至2025年6月末,總門店數達11179家,成為繼蜜雪冰城之后,第二個門店數破萬家的新茶飲品牌。與此同時,蜜雪集團更是門店規模再創新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門店數增至53014家,半年內同比新增9796家門店。
實際上,二者在下沉市場均擁有龐大擁躉羣體。「我們有信心在國內市場繼續下沉,持續滲透。」在蜜雪冰城全球首席運營官時朋看來,從長遠來看,國內仍有大量空白點位等待填補,包括旅遊景區、高速服務區、產業園區等。而截至報告期末,古茗位於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佔比從79%提升至81%。
目前,頭部茶飲企業絕大部分收入來源於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設備以及提供加盟管理服務。
門店增長也直接指向營收,新開店帶來的業績增量較為可觀。對此,古茗表示,隨着門店網絡擴展及開設多家新店,公司GMV(商品交易總額)及售出總杯數量相應增長。
財報顯示,古茗上半年收入56.63億元,其中,銷售商品及設備貢獻44.96億元,佔比79.4%;加盟管理服務收入11.59億元,佔比20.5%。同樣,蜜雪集團上半年商品和設備銷售收入高達144.95億元,同比增長39.6%,佔總體收入的比例超過97%。
另一方面,滬上阿姨門店數量增長就明顯落后,直營店整體數量未變,加盟店在上半年增加了905家,關閉了645家,淨增加260家,較去年同期的653家,擴張速度明顯放緩。而奈雪的茶仍處於戰略調整陣痛期。財報顯示,奈雪在報告期內關閉了132家自營店,這家茶飲企業將收入下降主因歸結為「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這導致其自營店數量減少,因店鋪關閉的損失達784萬元。
除了門店規模,上半年茶飲企業的成本與利潤得到改善。「長期來看,隨着我們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供應鏈效率不斷提升,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降本效應顯現。」蜜雪集團首席財務官張淵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蜜雪集團的毛利率長期目標是維持在3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古茗和奈雪的茶披露了單店日均GMV的品牌,巧合的是,兩家均為7600元。但不同的是,奈雪的茶有着高負荷的成本壓力。財報披露,其材料成本佔收入比例達34.1%,員工成本佔比則為29.8%,租賃及相關費用(含使用權資產折舊)合計佔總收入比例超過11.9%,配送服務費佔比也攀升至9.2%,僅上述幾項核心成本已佔收入80%以上。與此同時,其主營的即飲飲料收入暴跌37.7%,使得整個品牌獲利承壓。
談到增長,不可迴避的是,今年二季度以來,白熱化的外賣市場競爭帶來顯著流量紅利。
但各家反應又不同。古茗披露,外賣平臺的競爭主要從第二季度開始,第一季度沒有受到影響;7月開始活動力度加大,總體來説對上半年的業績影響有限。
「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外賣大戰’影響。」時朋則透露,「通過與加盟商共同把握此次機會,直接推動了集團的國內店均營業額提升,增量訂單也顯著提升了門店盈利能力。」
短期內補貼提振了新茶飲品牌的門店銷售額增長,補貼必不是長久之計,當流量的潮水退去,行業或將面臨增長回落。對此,時朋表示,本輪外賣市場競爭有效降低了消費門檻,增量訂單也顯著提升了門店盈利能力,但也產生了消極影響。至7月,外賣業務環比增速呈現放緩態勢。蜜雪冰城策略將聚焦於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與運營質量。
實際上,在7月,「外賣大戰」一度升級成「零元購」活動。這不僅給茶飲品牌帶來應對爆單的壓力測試,也影響了門店客單價和利潤等。王雲安表示,客單價較低的品牌,在此活動中收益更多。古茗在業績報告中進一步披露,該活動僅每周六進行,對古茗而言,每單影響4~5元。8月以來,外賣平臺的活動補貼力度已有所下降。
不過,也是在8月,茶飲行業又迎來「秋一杯」營銷活動,淘寶閃購率先啟動,美團緊隨其后發放100萬杯免單券,並在7日,官宣請全體騎手喝「秋一杯」,為此發放了270萬杯新品奶茶券。
潮水般涌來的訂單背后,是門店與供應鏈能力的承接。在財報中,四家茶飲品牌均強調供應鏈能力是業績增長的核心支撐。蜜雪冰城已實現核心飲品食材100%自產,古茗98%的門店實現兩日一配冷鏈,滬上阿姨也實現「13+7+14」倉儲物流網絡。奈雪的茶雖未披露具體數據,但也強調數字化供應鏈提升效率。
對此,高盛也指出,補貼為表現不佳的品牌提供支撐,減緩了門店關閉速度,打亂了原有的行業整合趨勢;補貼退潮后,單店增長將承壓,行業整合步伐將恢復,具備供應鏈和品牌優勢的古茗和蜜雪等頭部品牌將從中受益。
在外賣平臺補貼活動之外,各家茶飲品牌也在積極尋找更有確定性的增長點,咖啡成為共同的選擇。據悉,在今年二季度,蜜雪集團旗下的幸運咖新籤門店同比增長164%,截至7月31日,幸運咖門店數超7000家。除了子品牌幸運咖,蜜雪冰城門店也已上線咖啡品類。幸運咖中國大區首席執行官潘國飛表示,幸運咖側重於專業現磨咖啡,蜜雪咖啡強調簡化操作,兩者是互補關係。
而古茗咖啡在今年上半年不僅迎來首位代言人吳彥祖,還在超過8000家門店中配備咖啡機,上新16款咖啡飲品。據公開數據顯示,一部分古茗加盟商店內咖啡的營業額已經佔到15%左右。王雲安還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真正對標的是便利店模式,而不是瑞幸、蜜雪冰城。
滬上阿姨旗下滬咖品牌也於去年官宣了加盟政策,而在更早之前,奈雪的茶投資了AOKKA咖啡和怪物困了。可見咖啡品類一直在新茶飲品牌的視野內。但咖啡市場的擁擠也不言而喻,新茶飲品牌們能否在其中「分得一杯」,仍有待時間和市場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