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06:12
小微企業是穩定就業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必然要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35.99萬億元,同比增長12.31%。
近年來,多部門聚焦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逐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體制機制,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接下來,仍需繼續聚焦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關切問題,着力疏通堵點、破解難點,不斷提升可獲得性和可持續性。
強化政策引導
「我國已形成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普惠金融理念深入人心,普惠金融產品不斷豐富、服務成本穩步下降,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持續提升,人民羣眾獲得感、滿意度持續增強。」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説。
近些年,監管部門接連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多次召開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定期開展政策效果評估,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資源供給。
成立於2022年6月的寧波百鳥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電熱毯類產品出口的外貿企業,產品遠銷多個歐美國家和地區。依託寧波本地優質製造資源,百鳥商貿與多家生產企業建立了穩固合作關係。
百鳥商貿創始人徐韶明説,企業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自身規模小、資金實力有限,在業務開展中常需提前備貨,自有流動資金不足成為制約企業高速發展的因素。
「在走訪製造業企業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這家成長型外貿企業雖發展迅速,但因輕資產、規模有限,在出口訂單周期性備貨階段屢受流動資金短缺困擾。」中國農業銀行寧波大嵩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基於企業真實的出口貿易背景和跨境電商經營特點,深入分析其經營周期、回款節奏和融資痛點,最終量身定製普惠金融服務方案,推薦了與其適配的「甬農e貸」產品。
據介紹,在企業主提交貸款申請的當天,農行寧波大嵩支行高效完成審批流程,為其核定100萬元信用貸款授信額度。企業隨即在線上提款20萬元,及時緩解了資金壓力,保障了正常經營運轉。
提供差異化服務
大型商業銀行在支持普惠小微方面成效明顯,股份制銀行也通過特色化、差異化產品,有力推動了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
記者從中信銀行獲悉,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在充分運用總行標準化產品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區域市場特點開展創新,打造差異化的普惠金融產品矩陣。截至今年6月底,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近800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户近3.5萬戶。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中信銀行杭州分行通過完善機制、優化結構與創新產品,聚焦本地小微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的持續努力。
浙江明泉工業塗裝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型塗裝設備和塗料的研發與生產,在噴塗流水線裝置及噴塗工藝領域擁有不少專利,於2022年被評為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行轄屬德清支行了解到該客户入圍專精特新企業名單后,第一時間與對方取得聯繫。‘科創e貸’無擔保、純線上操作特點引起了企業濃厚的興趣,隨后便立即配合我們提供了審批資料。」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僅用了3天時間就完成了預授信流程,併爲企業發放了400萬元信用貸款。接下來,將持續推進加深與企業在國內票據、理財、交易銀行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不止於信貸的綜合金融服務。
「發展普惠金融要精準做好客户定位,在做好金融產品創新的同時,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和風控水平,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獲客效率和客户服務的精準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數字化在普惠金融領域有較多優勢,通過更多利用數字技術來發展線上金融服務,可以降低普惠金融服務成本,推動普惠金融覆蓋廣大偏遠地域、低收入羣體,從而擴大客户羣體覆蓋面,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滿足普惠金融客户急切的資金需求。
拓寬融資渠道
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既要「普」也要「惠」,不僅要量增、面擴,更要價降、質優。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3.48%,較LPR改革前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
此外,針對利息之外的融資費用,中國人民銀行還組織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工作,指導銀行在借款合同中明示「交什麼」「交多少」「交給誰」,進一步提升了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體驗。
在保障銀行信貸這一融資主渠道供給充足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積極支持小微企業開展多元化融資。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註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實行「快速通道」,專門創設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為企業發債融資提供增信支持。針對供應鏈上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積極推廣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供應鏈票據平臺、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幫助企業盤活應收賬款等資源資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累計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50.9萬筆、金額19.5萬億元。
總體看,與10年前相比,小微企業融資狀況明顯改善。經過10多年努力,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有了大幅提升。今年4月世界銀行發佈了中國企業調查結果,中國獲得資金相關指數為92.5,屬於第一批公佈的經濟體中最優水平(與新加坡均為最優值)。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保持了快速增長。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5萬億元,在企業貸款中的佔比由2014年末的30.4%提升至38.2%,近10年年均增速約15%;2018年末以來,普惠小微貸款實現了年均超過20%的高速增長,授信户數增長3倍多,充分體現了對「真小微、真普惠」的精準支持。
「小微企業融資情況不斷改善,但受部分小微企業自身經營壓力增大、銀行盡職免責機制可操作性需進一步增強、融資擔保和信息共享等配套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因素制約,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質效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婁飛鵬説。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未來,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抓好已出臺政策的落實落細和效果監測,同時聚焦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關切問題,着力疏通堵點、破解難點,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不斷提升可獲得性、可持續性,實現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