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滬皖「合夥」開園 背后是一套跨省利益共享新機制

2025-08-29 01:08

(來源:衢州日報)

轉自:衢州日報

  在六松現代產業園安徽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公司內,一排排嶄新的設備在無塵車間內有序運轉,工人們正仔細檢測着剛下線的Micro-LED芯片,這些精密元器件即將發往三星、索尼等行業巨頭企業。

  今年6月,這個投資3億元的高科技項目在六安金安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與普通企業不同,賽富樂斯身上繫着一條特殊的紐帶——它是由上海松江區推薦落户到六安的企業,未來五年內產生的税收和統計數據將由松江與六安按照40%:60%的比例共享。

  「這不是簡單的產業轉移,而是產業轉出地與承接地共享經濟成果的創新實踐。」六松現代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海峰介紹。

  國家戰略下的「雙城牽手」

  時間回溯到2021年底。

  2021年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藍圖上劃下關鍵一筆。這份文件將六安市與上海市松江區結成對子,開啟了一段山海聯動的合作篇章。

  「我們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積極對接江浙滬,優質、高效做好產業承接轉移。」六安金安經濟開發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22年,隨着《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出臺,六安與上海的合作被提升到新高度。

  2022年8月,松江區與六安市金安區簽署合作協議,六松現代產業園作為省際合作園區正式確立。園區選址金安經濟開發區核心區,緊鄰合肥市肥西縣,規劃範圍約15平方公里,成為兩地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

  「我們採用‘管委會+公司+基金’的市場化運營模式,主動承接長三角相關城市產業資源外溢。」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金安經開區管委會承擔行政管理職能,運營公司負責招商引資和服務,基金則提供金融支持——這種三位一體的架構為后續深度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礎。

  突破性的利益共享機制

  2024年11月,松江區政府與六安市政府簽訂《六松現代產業園利益共享機制協議》,標誌着兩地對口合作實現質的飛躍。今年2月,安徽、上海兩地統計、發改部門聯合出臺配套辦法,「財税分成、統計分算」跨區域共享機制正式落地。

  什麼是跨區域共享機制?根據協議,由松江區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推薦落地六松現代產業園的企業,其產生的增值税、企業所得税等財税收入地方留存部分,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統計指標,按照六安市60%、松江區40%的比例共享分算。

  「當前的產業轉移並不是先發地區將落后產能淘汰給周邊地區。」馬海峰解釋道,「在六松現代產業園中,既有在松江發展良好需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也有松江招商引資而來的優質項目將生產基地設在此。我們希望通過利益共享,讓兩地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機制實施后,松江區合作交流辦與六安市發展改革委聯合舉辦共享機制説明會,向松江各街鎮園區、國有企業詳細解讀政策。松江區發展改革委還常態化摸排工業項目外溢轉移情況,與六安積極對接,讓機制真正運轉起來。

  創新模式下的園區實踐

  成立之初,六松現代產業園就確立了「1+3+N」的工作思路:以招商引資為核心,依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開展產業鏈協作對接、科技創新服務和金融賦能建設三方面工作,並借鑑上海成熟經驗建立園區運營體系。

  金融賦能成為園區發展的重要推手。2023年8月,松江國投集團與六安金安區聯合發起設立吉六零山海合作系列基金,該聯合基金總規模5億元,基金存續期限7年,主要投向集成電路、先進製造、生命科學領域。基金80%投向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沿線城市,同時通過「投招聯動」帶動項目落地六安。

  在科創協同方面,園區藉助上海對口合作項目資金,完成六松創新中心的升級改造,組織六安企業參加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與產業創新大賽。金融和產業領域,舉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要素對接會,為金安經濟開發區揭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汽車產業合作園區」,推動金安區深度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促進六安應流航空與上海尚實能源達成技術研發合作,形成「上海研發+六安製造」模式。

  企業遷移的雙贏故事

  滬皖協作,山海情深。三年多來,六安與松江的合作不斷深化。隨着一批批優質項目落地生根,六安正從產業轉移的承接者轉變為區域發展的貢獻者,松江也在共享發展中拓展了經濟腹地。

  在六松現代產業園內,安徽艾科智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每天產出約25萬平方米電子面單。這家源自上海松江的企業2021年底建成投產后,發展勢頭迅猛。

  「好的政策讓我們發展安心。」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隨着艾科智創落地,為其配套的上游企業也來到六安發展。

  作為利益共享機制的首個落地項目,賽富樂斯的投產更具標誌意義。該項目通過松江國投吉六零資本與金安產投資本合作,「以投帶引」將項目引入園區,從簽約到開工僅用18天;曼盛包裝則實現了園區外資項目「零」的突破。作為利益共享機制首批項目之一,這些企業的落地不僅賦能老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羣發展,更對深化兩地產業協作具有深遠影響。

  「這兩個項目是兩地利益共享的開始。」馬海峰表示,從「對口幫扶」到「利益共享」,松江金安探索出一條跨區域協同發展新路。

  園區未來將繼續以招商引資為中心,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拓展招商渠道。同時深化「管委會+公司+基金」模式,發揮吉六零山海合作系列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服務區域合作。

  如今,園區內,來自上海的設備工程師正培訓當地工人操作精密儀器;松江的招商干部則帶着六安同事走訪企業,講解財税分成的雙贏模式。

  從黃浦江畔到大別山區,一條突破區域協作新路正在持續延伸。當松江的基金遇見六安的土地,當上海的技術邂逅安徽的製造,對口合作已不再是單向幫扶,而是長三角一體化浪潮中的共生共贏。據中安在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