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午盤:美股小幅上揚 標普指數再創盤中新高

2025-08-29 00:10

  北京時間8月29日凌晨,美股周四午盤小幅上揚,標普500指數再創盤中最高紀錄。交易員正在仔細研究英偉達的盈利結果和預測,許多投資者認為其業績為AI交易繼續亮起綠燈。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保持穩定,二季度GDP增長超預期。

  道指漲5.64點,漲幅為0.01%,報45570.87點;納指漲60.40點,漲幅為0.28%,報21650.54點;標普500指數漲4.85點,漲幅為0.07%,報6486.25點。

  周四早盤,標普500指數一度上漲至6495.44點,再創盤中最高紀錄。

  周三美股收高,標普500指數因預期英偉達強勁業績而創下歷史新高。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8月漲幅均超2%,30只成分股的道指同期上漲超3%。

  一份數據表明,美國企業正計劃以創紀錄的速度回購股票,這表明美國企業對經濟充滿信心,英偉達(NVDA.US)是最新一家加入回購計劃的公司。

  Birinyi Associates匯編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已宣佈的股票回購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創下達到這一水平所需的最短時間。

  投資者一直未理會特朗普政府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威脅。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告知美聯儲理事庫克已被解僱,庫克計劃對此採取法律挑戰。

  市場密切關注英偉達財報

  交易員正在仔細研究英偉達公司周三收盤后公佈的重要財報。根據FactSet數據,約佔標普500指數8%權重的英偉達,公佈的第二季度業績超出華爾街預期,營收激增56%。

  但英偉達財報仍存在兩個初步擔憂:首先,其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略低於預期;其次,公司對本季度總營收的指引為540億美元,僅略高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調查分析師預期的531億美元。

  英偉達公佈財報后,該股周三盤后最初回落,但周四盤前逐漸收復失地。

  多位交易員和分析師指出,英偉達的營收指引中未包含對中國銷售H20芯片的預期。如果該公司能與特朗普政府就此項銷售達成協議,本季度營收可能遠優於預測。

  Melius機構科技股研究主管Ben Reitzes表示:「英偉達的指引未包含中國市場,有些人原本期待能包含部分對華銷售,或許更堅定地認為對華銷售能夠繼續下去。」

  他補充道:「中國以外核心增長非常強勁。第四季度應該會有更大幅度的增長,我認為所有條件都已準備就緒。」

  多位評級英偉達的分析師在財報發佈后更加看好該股,紛紛上調目標價。摩根大通、花旗和伯恩斯坦等華爾街機構現在認為這家芯片製造商具有更大上漲空間。

  包括博通在內,其他一些受英偉達財報影響最初下跌的芯片股也開始回升,這表明許多投資者認為英偉達的業績為AI交易繼續亮起綠燈。

  Aptus資本顧問公司股票主管David Wagner表示:「英偉達股價最初的負面反應似乎有點錯誤的膝跳反應,」並補充説投資者應該「逢低買入」。

  他表示:「按照指引,英偉達公司預計仍將保持超過50%的增長,季度營收將達到500億美元——即使以當前估值來看也非同尋常。」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概念股Snowflake在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后股價飆升。

  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保持穩定 裁員潮得到控制

  美國勞工部周四報告稱,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有所下降,表明僱主仍不願裁減員工。

  截至8月23日當周,經季節性調整后的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2.9萬,與道瓊斯預估基本持平,較前值減少5000人。

  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數據滯后一周)在前周創下近四年新高后,微降7000人至195萬。

  另據經濟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增長率為3.3%,高於初步預估的3.0%,也優於3.1%的共識預期。

  市場的下一個重大事件將是周五的核心PCE物價指數通脹報告,這是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7月份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將顯示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6%。

  焦點個股

  英偉達公佈財報后股價小幅上揚。該公司第二財季營收467.43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59%。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周四公佈數據顯示,特斯拉在歐洲地區(含英國)7月新車註冊量同比暴跌40%至8837輛,連續第七個月下滑。

蘋果公司周四表示,英國旨在提升移動操作系統市場競爭力的計劃,可能會損害用户與開發者利益,甚至可能迫使該公司向外國競爭對手免費共享技術。

谷歌旗下YouTube與福克斯達成臨時協議,NFL賽季前避免頻道下架危機。

CrowdStrike第二財季同比由盈轉虧。

  攜程網報告業績增長,並宣佈股票回購計劃。

金山雲公佈財報后,瑞銀上調其目標價至16.5美元。

  中銀國際上調蔚來目標價以及今明兩年銷售預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